06.07 論語:坦蕩,是一種生活態度

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能夠包容別人;小人愛斤斤計較,心胸狹窄。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處世當無愧心、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不欺暗室不欺心,不愧屋漏不愧人”。

這些都叫坦蕩。坦蕩之人,可以寵辱不驚,坐觀窗外葉枯葉榮,靜品天際雲捲雲舒;可以站在高處俯瞰,享受登高遠眺的悠然;可以看淡人間一切得失、恩怨,擁有“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舉重若輕。

春秋時期宋國有人得了塊寶玉,拿去獻給當時的大官子罕。子罕不受,並說:“你的寶物是這塊玉,我的寶物是‘不貪’;我若是收下你這塊玉,你和我的寶物豈不都喪失了嗎?還不如各人留著各自的寶物為好!”

論語:坦蕩,是一種生活態度

那人聽後跪下磕頭,說:“我是個小小老百姓,藏著這麼貴重的寶物,實在不安全,獻給您也是為了自家的平安啊!”子罕於是在本城找個地方讓其住下,並介紹加工買賣玉石的商行幫他把玉琢磨好,賣了個好價錢,然後讓他帶著錢回家做老闆去了。

這是一種坦蕩。

晉國老臣祁奚是個襟懷坦蕩之人,“舉賢不避親仇”的故事就來自於他。當年祁奚年事已高,將要還政於君。悼公問何人可以接替他,祁奚推薦瞭解狐。悼公驚訝地問道:“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嗎?你為何要推舉他呢?”祁奚的回答是:“您問的是誰能接替我的職務,沒有問誰是我的仇人。”悼公又問何人可以擔當都尉,祁奚推薦了祁午。

悼公聽後又是一驚,說:“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祁午不是您的兒子嗎?”祁奚應道:“您是問誰可以擔任這項職務,沒有問他是不是我的兒子。”後來事實證明,祁奚推薦的這兩個人都很稱職。如果祁奚沒有坦蕩的胸懷,恐怕很能做到這一點吧。

被祁奚推薦的解狐為人耿直,公私分明,他和當時晉國一個勢力強大的大夫趙簡子關係很好。後來,趙簡子領地的國相職位空缺了,他就讓解狐幫著推薦一個人,讓他感到意外的是,解狐竟然推薦了奪走自己妻子的荊伯柳,因為他覺得只有荊伯柳可以勝任。

論語:坦蕩,是一種生活態度

果然,荊伯柳把趙簡子的領地治理得井井有條。荊伯柳得知是解狐推薦自己後,就登門前去拜謝,但解狐卻說:“我推薦你,那是為公,因為你能勝任,可是私人之間,我和你有不共戴天之仇。

這也是一種坦蕩呀!

許衡(金末元初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曾經在盛夏時經過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由於行走路途遙遠,天氣又熱)十分口渴,路上有一棵梨樹,眾人都爭先恐後地去摘梨來吃,許衡獨自端正地坐在樹下,安然如常。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吃),(許衡)說:“不是自己擁有的卻摘取它,不可以。”那人說:“現在時局混亂,這棵梨樹沒有主人了(何必介意)。”(許衡)說:“梨樹沒有主人,我的心難道也沒有主人嗎?別人丟失的,(即使)一絲一毫不合乎道義也不能接受。

這同樣是一種坦蕩。

至於長慼慼: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往往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還說一句話,即便整個世界都欺騙你,唯獨自己不能欺騙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