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考研初试400+?中了这4点,复试照样被刷!

面试是考研复试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面对导师的提问时,没有考生能够完美解答所有问题,所以尽量准备充足才是关键。尤其是面试过程中,千万不要做一些“作死”行为,否则很容易被刷掉,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1.紧张忘词,说不出话来

有些同学在复试前,背了无数遍知识点,模拟了N次面试现场,但在真正上考场时依旧十分紧张,在自我介绍时还报错了自己的信息,回答问题时也磕磕碰碰,有的甚至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复试时大家普遍都会紧张,但太过紧张导致忘词就不行了,将会严重影响你的发挥。

遇到以上这种情况,不妨握握拳头做个深呼吸,先让心情平稳下来,然后面带微笑组织好语言,让自己的表达清晰有条理。通常情况下,太过紧张是由于对自己的要求太高,或担心自己准备不足,可以适当“降低”要求,尽量保持平常心去参加复试。

2.急于表现,咄咄逼人

与紧张忘词的表现相反,有一类考生是急于表现自己,在导师问题还没问完便滔滔不绝回答,或是老师还在对你的回答发表见解,你觉得不认同时就立马打断,继续长篇大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是最为典型的“作死”表现,虽然看起来像勇于表现自己,其实是一种不尊重人的行为,你的形象在导师心中将会大打折扣。因此最好要认真听完导师的提问,回答时注意语气,太过尖锐的反驳会显得咄咄逼人,要让你的观点有理有据,逻辑清晰。

3.不懂装懂

部分考生被问到之前从未接触过的问题时,生怕回答不了会被扣分,于是不懂装懂,现场开始编造答案。其实老师们对自己的研究领域都非常了解,只需要多问几个问题就能看出来,基本能判断出哪些学生是真正做了功课的,哪些只是现场胡诌的。

只经历了本科阶段的学习,对每一块都深入地了解是不可能的,对专业问题要根据自己的思考去回答,而不要弄虚作假。如果真的不知道,就诚实地说不知道,也针对问题大胆发表自己看法,将导师的提问方向转移到有利于自己局面上。

考研初试400+?中了这4点,复试照样被刷!

4.刻意迎合导师

不少同学们在回答问题上会投老师所好,为了获得导师更多的肯定,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会有意无意地都会去迎合老师,这也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人情。但要想清楚的是,如果你对某个研究热点并不感兴趣,硬着头皮装作很喜欢的样子,接下来可能还会被问及更多相关问题,导致招架不住。

明智的做法是,同学们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不要揣摩老师的意图而去刻意迎合老师的心理,也不要去想什么标准答案,尽量从客观角度去作答。要记住,有时回答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重要,但也不要刻意标新立异。

以上就是面试过程中的几个“大忌”,希望大家都不要触犯,顺顺利利通过复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