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寶寶早識字到底好不好?該不該早識字呢?

叫我東海


寶寶小的時候應該以擴散思維能力為主,在輕鬆的環境下去玩,邊玩邊學習,在玩中學習。而不是嚴格的正兒八經的學習識字。

小時候教幼兒識字應該配合圖片,圖形和實物認知,提升認知的基礎上配合故事,形成連貫認知,這是主要調動孩子的聽覺能力和思維能力。

如果,以識字為主的話,孩子的思維能力會專注以文字變圖像模式來記憶,孩子太小的話太過專注記憶就會影響孩子的思維擴散。

和我孩子一起玩的孩子,當時快三歲,能夠把繪本的文字全部讀下來,一個字一個字的讀,但是最後問她整體的故事情節時,就無法聯繫起來。我的孩子認識的字很少,但她能夠看著繪本的圖畫,把整個繪本講出來。有時還會有自己新奇的想法,有時會特別注重細節,而且講故事的能力非常強,語言表達能力,表現能力都是很不錯的。

孩子單純學習認字感覺是比較枯燥的,認字的目的是為了通過文字增加孩子的認知和提高思維能力。如果,在這兩方面沒有得到鍛鍊,為認字而認字,就應該暫且放一放,不必著急苦逼孩子。以後的應試教育有的是機會讓孩子學習認字。

每一個孩子的天分不一,特長不一,應該根據自己的孩子綜合鍛鍊孩子的能力。不能給孩子造成壓力。一旦有壓力就會有牴觸情緒。以後再學就很困難了。興趣就是最好的老師。

孩子在上小學之前,3歲以後可以每天陪伴孩子讀書,讀書可以鍛鍊孩子的思維能力,思考能力,讀的時候可以讓孩子一字一字的看著讀,讀的多了孩子自然就認識了。一旦孩子在讀書上發現了興趣,自然會讀,認字也是順其自然的。


三城一郭


每個家長都希望有個聰明的寶寶。寶寶識字早當然好,但要看寶寶是自然對識字感興趣還是家長揠苗助長式的被動識字。如果是過早讓寶寶被動學習的話,那反而是本末倒置了。

嬰幼兒時期的寶寶正是全面發育階段,越早、越多的給予他們各種有益的刺激,更能促進寶寶大腦和其它器官的建康發育。

家長應儘可能地讓寶寶多聽、多看、多動手、多運動的機會,而不是刻意引導他們學習識字、算數、拼音等。這些知識到了寶寶上學以後自然會接觸的,並且比家長教的更正規。

嬰幼兒時期的寶寶應該以玩為主。比如玩兒玩具、玩兒遊戲、過家家、在畫板上信手塗鴉,家長也要多和寶寶說話,多為寶寶讀繪本、講故事,多帶寶寶到外面和小夥伴接觸或是去旅遊等,這些遠比讓寶寶過早地學習單純的知識要有益的多。

多年以前,某國研究者們做了一項研究,就是對兩組同樣人數的幼兒園寶寶做長期跟蹤對比,一組是從小玩遊戲長大的,一組是從小上課學習長大的。

多年後,研究者們發現,儘管那些學著長大的孩子剛開始上學時顯得更聰明,但多年以後,他們無論是學習方面還是其它方面,都不如那些玩兒著長大的孩子。

這也說明,嬰幼兒階段發育比擁有某種能力更重要。幼兒園時期的寶寶開始學習文化課程,已經夠早了,在這之前讓寶寶識字就更不利於智力的發育了。

當然,每個寶寶都是有個體差異的,有的寶寶天賦異稟,那就另當別論了。

總之,嬰幼兒時期是激發、培養寶寶各種能力、興趣和心裡情緒的階段,而不是學習學業開始的最佳時期。


呱呱嗎


我想所有的家長都有一個疑惑,特定的年齡識了多少字合適?到底該不該早識字?這裡家長一般認為識字是一個結果,但是識字卻是一個過程,一個提升認知的過程,這個才是最重要的,寶寶識字結果不是識的字數,是學習方法,是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切忌拔苗助長。

人的一生在於0—6歲的教育。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自然界的生物規律和人生的成長規律是神奇的和諧一致。

0—6歲是快速增長期,到6歲已經基本成熟。期間豐富的物質營養是大腦發育的基礎和物質條件。而各種強烈有效的信息刺激,則會激活大腦細胞,使其產生儲存記憶功能和處理信息功能,讓大腦真正的活起來,發達起來。

若要提高智商,惟有激活腦細胞是最有效且必須的手段。沒有激活的腦細胞處於一種休眠狀態,對人的智力功能沒有任何積極意義。而且日漸退化、萎縮,喪失功能。

早期教育一年的效果等於以後10年,這已是教育界不爭的事實。投資早期教育1元錢,等於以後投入100元甚至更多。早期教育,事半功倍,宜早不宜遲。

所以早教的意義不言而喻,當然早教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有效地就是圖片記憶法。

人們對於畫面的記憶是非常深刻的,相比起枯燥的文字,需要一行一行進行練習,比如貓,小,帥學漢字是一款採用圖片演化成字體的軟件,讓孩子在好奇快樂中學習漢字,我家閨女從三歲開始接觸漢字,現在用了一年認字300多個,是一款免費的好軟件。我經常在她身邊陪她學,總之早教之根本就是迴歸家庭


發狂小靦腆


0-3歲孩子教育以聽為主,可以聽經典著作,比如論語 老子 易經 三字經這些,可以很好地刺激孩子的大腦,方便的時候就可以聽。

看是其次,3歲之內對孩子眼睛的刺激那能很好地培養孩子對藝術的欣賞。看什麼呢?要看世界名畫和古建築,像蒙娜麗莎,清明上河圖這些的圖片,孩子有空就可以看,當兒童繪本來看,父母有空的話最好陪著孩子一起看。

3歲之前孩子主要是玩沒錯,父母一有時間就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玩,父母的陪伴能很好地培養孩子的安全感和幽默感。

3歲之後可以讓孩子對著書本聽經典著作,不用刻意教他識字,每天只需半個小時。其他時間基本還是玩。要帶孩子經常到戶外,接觸人群。

5歲之後寶寶才可以開始握筆練字,從簡單的開始,每天不要超過半個小時,主要目的是讓孩子能夠安靜下來,同時培養一個每天花點時間在識字的習慣,不是為了讓孩子認得多少個字。

但是可以讓孩子背誦經典著作,孩子不需要理解,只要背誦就好,這是刺激孩子大腦,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如果他能一下子把“老子”背誦完,說明他的大腦能容納兩千多字,這個記憶力對他以後讀書是很有用的,而這樣的記憶力的培養在6歲之前是最有效的。

同樣一天的時間不要太久,看孩子接受程度調整。


育兒塗老師


關於寶寶識字這件事,最好還是不要急於求成吧,否則反而會起到拔苗助長的作用。

首先還是要培養起孩子的興趣,在平時的交流,閱讀或者遊戲中發掘孩子對識字的熱情,然後再一點一點加以引導,讓孩子在保持學習熱情的同時讓他接觸更多的知識。

培育一個聰明寶寶,是每個爸爸媽媽的夢想。但是面對這個夢想,我們一定不要心急。

不少家長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教孩子看圖識字,甚至有些寶寶還沒上學前班就會背誦《三字經》和許多古詩了。

但是也有些小寶寶沒那麼給力,他們學說話慢,識字也不積極,怎麼教都有點牴觸,爸爸媽媽也是心急如焚。

想讓寶寶贏在起跑線上?關於識字的節奏,爸媽有必要重新認識。

日本的繪本之父松居直說:“讓孩子提早認字,或強迫他們早日養成自己看圖畫書的習慣,容易讓孩子形成閱讀障礙,還會破壞孩子的想象力。”

過早識字,如同拔苗助長,會壓制寶寶自我學習力的成長,讓寶寶對學習產生抵抗心理,甚至產生閱讀障礙、厭學、注意力不能集中、睡眠障礙等問題。

那麼寶寶多大識字好呢?

從兒童的內在發展規律來看,一般在寶寶4歲時開始就可以了。

教寶寶識字一定要注意方法,越有趣,效果越好。

繪本

繪本是育兒的一大神器,繪本里色彩明豔、畫面可愛的卡通人物總能吸引寶寶的眼球。繪本有故事情節,寶寶在聽故事的同時,也能想象出畫面。

在父母陪寶寶讀繪本的過程中,學習文字,這比在街上看著廣告牌識字更有效果。

講故事

爸爸媽媽每天晚上給寶寶講睡前故事,不僅可以讓寶寶更好入睡,還能讓寶寶在聽故事中學漢字。

在給寶寶講故事時,注意速度要慢,發音要準,並且用手一個字一個字指給他看。

一本故事書可以重複地讀,讓寶寶反覆聽反覆看,加深印象。

識字卡片

家裡的每一件傢俱家電都可以成為寶寶學字的工具。

比如電視上可以貼上“電視”卡片,冰箱上可以貼上“冰箱”字樣識字卡。

寶寶每次經過傢俱家電時,可以看到相對應的漢字,爸爸媽媽可以從一開始教他,等寶寶熟悉了就可以考考他,這個方法很活學活用哦。


壹壹早教說


我覺得媽媽讓寶寶識字的目的和方法有直接關係。如果媽媽把讓寶寶識字作為目的,那是需要堅決反對的,如果媽媽把識字當作與寶寶的一種開心的玩樂方式,目的是進行潛能開發,激活孩子的右腦及左腦語言區,那麼就可需要堅決支持的。

現在大街上有這樣的早教廣告“孩子0歲開始識字,到三週歲可以認識2500個字”,這一廣告沒有毛病。如能做到這一點,僅是2500張大字卡從寶寶眼前閃過這個量,也可以有效地激活寶寶的很多大腦潛能。同時寶寶也真正的才可以步入閱讀,並在四歲達到自由閱讀。聰明的寶寶有三週歲就可以自由閱讀的。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就不一樣了,早教機構太過於商業化、目的化反而會害了寶寶。等到孩子過了三歲再想從頭開始已經是不可能的了。只有結合了實際的才是真實有效的,所以媽媽們一定不要肓目的讓孩子單純識字,而不明白0 歲識字的意義和它不同方式產生的不同的結果。過了三週歲,如果寶寶的識字量沒有達到2500以上,則會造成明顯的不願學,再讓寶寶學習就比較困難了。所以我覺得對於寶寶識字,應該順其自然,讓孩子在玩耍中學,在生活中學,引導寶寶樂學,想學才是最重要的。



慧眼看人生


一,早識字的方式

1.給卡片給他玩,給他念。他慢慢跟著學習。

2.用一些色彩繽紛的泡沫字做識別,他可以拿著玩。

3.給他看有聲音的掛畫,邊聽邊學。



二,以上識字的目的和好處。

1.鍛鍊動手能力。

2.刺激視力,同時拓展思維。

3.有一定的需要啟蒙作用。

4.由於陪著愛學習的習慣。



三,學習,不要強求,遵循以下原則。

1.早識字,還是以玩為主。

2.如果感興趣;自然就好。可以保持好習慣。

3.不可強求,畢竟太小,否則有心理陰影。

以上個人觀點,僅作為參考,因人而異。


水凝



可能每個孩子不一樣,如果孩子有興趣看,可以適當地教他們認字,少量的,但是不要去計較他們到底記住了沒?記住了幾個?我覺得沒有必要。

上幼兒園之前還是讓他們盡情地玩耍,培養好的習慣,鍛鍊好身體,簡單快樂就好!以上都是個人觀點,謝謝!

圖片均來自網絡,謝謝!


我是全職不是太太


個人覺得寶寶早識字並不好。我覺得各個年齡段都有相對應的生長髮育規則。寶寶年幼時是培養他的各種能力的時期,比如表達能力,自我意識,創造力,想象力。而對於識字這一能力基本上在上小學的時候會比較系統的學習,相對來講對於提前學習識字,比較上小學才學習的孩子來說只是早幾年認識字,對於他並沒有太大的意義,而且後期孩子們都將掌握,所以早識字的意義我認為並不大。


空想家飛貓Tahiti


還有一部分是家長強迫寶寶學習識字,本身對識字不感興趣,這樣的寶寶會有逆反心理,你越讓他識字,他越不學,這樣的寶寶就不適合早識字。

所以,寶寶早識字好不好,確實應該因人而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