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有些廣東人不喜歡把女兒嫁到外省?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廣東人,在老一輩的印象中,中國的南方就是廣東,出了廣東省內就其他地方是屬於中國的北方了。

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呢?廣東省大多數聚集了說客家話和白話的人比較多,一聽到說普通話就覺得是外省的,都歸為一類了。而且靠近香港澳門這樣開放的城市,接觸新鮮的事物比其他省份的比較多,比較快。

在這樣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廣東省例如廣州,深圳等發展最快的城市形成了一大批個體戶,先致富起來的人。

1.優越感 他們經過改革開放,接受了都是比較前衛的思想,和富裕的生活。覺得北方都是比較窮的,如果女兒嫁過去,一定會捱苦的。

2.思想和觀念 廣東省是我國改革開發前沿地帶,從老一輩傳下來比較守舊的觀念在慢慢被磨滅。例如一定要生個男孩傳宗接代等。重男輕女但這種思想,南方人都認為在北方人還是會這樣的。


3.飲食習慣和語言 廣東人的飲食習慣都是偏重於少油口味偏甜,日常喝涼茶和煲湯都成了習慣。粵語白話和客家話都是大家平時交流的經常用的語言。相對於北方人,飲食多油,鹹辣口味比較重,廣東人吃一兩頓就可以,長久下來一定熬不住。語言方面雖然說,現在的普通話都得推廣,但一時半刻也很難適應的。

4.體質 廣東省大部分是屬於亞熱帶地區,版圖面朝太平洋。暖溼氣流,雨水充沛,一年四季無下雪。相對北方的內陸天氣,早晚溫差大,空氣乾燥。特別到下雪天氣。也不要一般人能適應的。




5.媒體一些報道 在一些媒體會經常報道,外嫁女在外地的不公平的對待。家庭暴力等。在舉目無親下,離婚回家的。

雖然現在的飛機,高鐵等高速公路到全國都很快,但在廣東省父母的眼裡還是這樣,如果你找了一個外地的男朋友,第一要求能在家附近買房子安居下來。第二就想方設法讓你們分開。

女兒都是父母心肝寶貝,有誰想她受苦受累。可以避免的,父母都會比我們想得更多。如果真的一定要外嫁,請三思。婚姻不止是您們的事。這是兩個家庭的事!




廣州印象匯


作為一個廣東人在珠海,我是嫁了個江西上饒的,開始父母也是不同意後來實在沒辦法也就不管了。當初沒結婚的時候沒想過太多,現在真的是感覺生活習慣上有太多的不同太多的麻煩了。首先都知道江西人喜歡吃辣,老公家是連青菜都要放辣椒,而我本人是有咽喉炎只要一沾辣椒就會喉嚨發炎痛,沒結婚的時候老公是這樣說的‘我吃不吃辣都是無所謂的’,婚後是這樣說的‘沒有辣椒吃不下飯’,所以現在就是炒菜各做各的,或者一個菜一半加辣一半沒辣。還有就是江西上饒冬天是會下雪的,每年回去過年的時候都很冷,加入他們家沒有暖氣,過年又是這家生日那家結婚的擺酒,冷加入吃的酒席辣菜,然後就喉嚨發炎發燒,沒年回去都得打幾天點滴。最最討厭就是路程遙遠,從珠海回去要16個小時,坐飛機也沒有直達的。生了孩子後因為離得遠,婆婆呆在老家也沒法過來幫忙帶孩子。總得來說還是嫁得近好點,生活習慣各方面都會沒那麼大差異。還沒結婚的姑娘們真的要慎重呀!


A茄子茄子煲135


因為外省山,吃也一樣,外省人辣椒可以當菜吃,吃很省,也沒湯,因為它們現在的生活,是我們廣東人以前過的生活。

八幾年前的外省是怎樣的。

八0年的我從小就住起了兩層樓房,試問當時農村有多少人住起樓房的,

從小在左右鄰居的呵護下長大的,家裡人不曾打過我,也沒去上山幹過活,

你們覺得你們父母會讓在生活在這樣家庭去外省吃苦嗎?

以前我家生活過還行,那年代,因為我爺爺是建築主任吧。




寶寶132505171


我是萌友,不請自來…

第一個來回答你的問題的人,同時我也是一名廣東人,希望作為男生的我說出幾個問題吧

首先恭喜你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哈

現在進入主題了:

第一個就是語言文化的大環境問題,眾所周知,廣東省是個粵語的天下,從歷史來看,廣東省的文化語言肯定不能跟北方相比了。試想一下,我們廣東人是不是對於一個吉林省的女生嫁去山東省,是不是覺得沒什麼大礙的?說到這裡,題主就明白了你父母這個隱藏的擔憂了,簡單的說就是怕你語言環境不習慣,怕你受委屈

第二個就是經濟問題了!廣東省,經濟飛速發展也就是開國以來,改革開放以來才是真正的騰飛,而在這些以前,廣東省並不富裕,這些不富裕加上第一個原因,更加早就了廣東人不遠嫁的理由了,那時候能娶到隔壁鎮的人已經不錯了哈,這樣你能不能理解我所說的呢?

第三個原因就是長遠問題了,女生遠嫁,自然入鄉隨俗了吧?隨著嫁人的時間越來越長,父母這一邊就會慢慢淡化了,想象一下,當你50,60歲的時候,你父母那一邊已經基本沒什麼聯繫了,尤其你是普通家庭,飛一次去外省都要糾結一下錢夠不夠的那種(這裡要區分一下富裕資產階級,)。

最後一種原因了(萌友我腦子裡只能隨心蹦出這這個原因…)我們先說一下廣東潮汕人的印象吧,是不是都有一種抱團打天下的錯覺?沒錯,對於廣東人來說,都有一種抱團取暖的家庭關係吧!不遠嫁,就是當你一個人需要幫助的時候,起碼有三姑六婆,親戚來救助吧?何況你是一個女人家?

最後,小結一下,如果你作為一名女生,都有條件去推翻我上面的原因,證明你是一個富裕家庭,家族生意遍佈全國,這樣你以後的生活才會如你所願吧…而如果你是普通家庭,那就要考慮一下了

比較相對全國來說,廣東省再窮也是相對來說的…

最後,祝福你有一個美好的人生,我是萌友,全程手打20分鐘了(͒๑꒪⃙⃚᷄‥⃝꒪⃚⃙᷅๑)͒ຕ✧


萌友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廣東非珠村姑嫁外省的我來現身說法。從小村裡都流傳著誰誰嫁外省嫁得遠怎麼過得不好。反正家人潛移默化就給你灌輸嫁近點的思想。還有讀書不是什麼清華北大這樣頂級明校最好不要出省讀書。。廣東不在乎彩禮但是一般女兒都會常回孃家看看。反對嫁外省主要是風俗飲食起居不同,第二是嫁得遠好像真的白養了,第三擔心女兒委屈,家暴,離婚啊什麼的,四就是擔心嫁的窮。基本父母都是想都是本地消化最好,以後來往方便。我當初要報外省大學我爸說媽都要哭了😭。後來沒有出省讀書,但是選老公我沒有聽從父母意見。嫁到江西彩禮意思一下等於沒要。因為爸媽都是開明的人,雖然失望但是還是祝福我。我結婚那天我媽說我只來一次你們這裡,這裡太遠了沒法顛簸過來。我混不好的話爸媽基本就是白養我20多年了。對廣東父母來說很可能外地都嫌遠何況外省。



融進江西


說實話作為來廣州的外地女我也不太想嫁本地人,主要廣東的文化、觀念和外省差別太大,尤其是潮汕地區觀念太傳統了,好多幾個女兒一個兒子的家庭,還有強烈的宗族觀念,大男子小女人思想,各種迷信、忌諱什麼的也不少。而我老家都是獨生子女,我估計我受不了那些規矩,他們也看不上我,肯定會嫌我好吃懶做不幹活,互相嫌棄。還有一部分本地人(低學歷居多)不喜歡普通話和所謂的“外地撈仔”,覺得粵語才是正統什麼的,普通話也不標準,一言不合就飆粵語,溝通起來比較困難。本地人高學歷人不錯的我也有認識的,可以做朋友,但是他們給人感覺都很開放,特別愛玩會玩,夜生活豐富,點子很多,當然不是說這樣不好,只是如果一起生活的話還是生活習慣差別太大,估計他們會覺得我比較沉悶沒意思,我會覺得融不進去,太累………

相比之下同樣來打拼的其他省份的外地人就比較有共同語言,最後我找了江西來的老公。


sherrygranger


遠嫁,談戀愛時很美好,結了婚生活了一切都現實化,到時你就知道,你要忍受的不是你老公一個人的習慣,還有他一大家子,地域不同,飲食,衛生,風俗觀念等習慣會很不同,到時你就知道婚姻光有愛情是不夠的,而且遠嫁了受委屈了都沒地方去,父母心疼也幫不了你,我們那有個女的也是打工時和一個外省的好了就不顧一切嫁了,嫁了後被他的婆婆大嫂欺負,她老公不幫她,她生孩子帶孩子沒去工作又沒錢,連回孃家的錢都沒有,天天過著生不如死的生活,後來過了很久才被孃家人知道,她弟弟去接了她回來,她什麼都沒要逃命似的回來了,那個地方對於她就是個噩夢吧,不過當然這是個別的現象,但是遠嫁的女人在你生孩子坐月子的時候如果遇到好男人和家庭你是幸運的,如果遇到不好的男人個家庭你就會後悔不已。


無名之某


作為廣東女人,我父母也經常說我不能嫁太遠,更不能嫁到外省,父母都怕孩子遠嫁受委屈,受委屈了也沒孃家在身邊撐腰,除非這個外省人有能力在當地買房的,父母才能容易接受!

遠嫁了,父母年老了,想去看看孩子也不容易,有些暈車的,根本不出遠門,我媽就是嚴重暈車的,所以我近嫁了,現在我媽天天幫我帶孩子,我還能經常吃著我媽做的飯!

父母想女兒近嫁的心,當你作為媽媽那天就可以理解了!


陽春花兒


題主還未成年,而且男朋友還是外省的,父母也反對你們交往。說句不好聽的,你們是不會長久的。張韶涵有句歌詞唱道:“太美的承諾因為太年輕,但親愛的那並不是愛情……”可能你還不太懂得愛,過早地接觸愛情並不是件好事。我有一個閨蜜,她也是未成年就初戀了,可他們最終還是分手了。如今她奔三了,還是單身,而作為同齡人的我卻結婚了。這些年她身邊也不乏追求者,可卻沒有一個交往比較久的。姐姐我的初戀是在大學的時候,不過初戀男友那時就已經不是學生了。

但是說了這麼多無關緊要的,現在言歸正傳。我的表姐就是嫁給了外省的,我也是廣東的,表姐夫是湖北的。記得我讀大學的時候幾乎一有空就去表姐那蹭飯(那時她就在我學校所在的城市工作),她對我很好,就像親姐妹似的。那時她跟她的老公還在拍拖,不過已經同居了。表姐夫戴著一副眼鏡,看起來很斯文,對錶姐也不錯。不過我從學校出來之後,就很少跟表姐聯繫了,不知她現在過得怎樣了呢?


柔情似水的御姐90


個人認為不喜可噴,廣東人大部分都不願意跟外省通婚,文化不同習慣不同,其中最主要的還是外省人尤其是女人性開放隨便,我所知道附近跟外省女結婚的真沒幾個能堅持幾年的,外省女人物質不專一容易出軌,這從各省離婚率高低就可看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