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最低工資標準5年之變:多數省份每月仍不到兩千

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是我國一項勞動和社會保障制度,每一次調整都備受關注。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遼寧、新疆、江西、西藏、廣西、上海、雲南和山東8省份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截止目前,上海在調整後的月最低工資為2420元,居全國首位。

記者整理了近五年全國最低工資調整情況後發現,上海市最低工資標準由2014年的1820元/月提升至今年的2420元/月,增長600元,增長數額也居全國首位。除上海外,北京、貴州、陝西三地的月最低工資標準五年中增長較快,調整幅度均超過400元。

最低工資標準5年之變:多數省份每月仍不到兩千

多數省市最低工資標準不到兩千

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北京、天津、上海、西藏四地最低工資標準均為全省統一標準,青海省也在2017年將原來的三檔標準調整為全省統一標準。除以上五省市外,其他省市仍為多檔標準。據瞭解,部分省份經濟發展不平衡,因此出現了最低工資標準按地區分檔的現象。

除海南外,各省市最低工資標準均在1500元/月以上(含1500元/月),但達到2000元/月的仍在少數。其中,以上海2420元/月最高,領跑全國。天津、北京分別以2050元/月、2000元/月緊隨其後。同時,浙江第一檔最低工資標準達到了2010元/月,部分地區也邁入了2000元/月大關。

今年調整最低工資標準的部分省市中,廣西第一檔最低工資標準由1400元/月調整為1680元/月,增長280元,上調數額達到各省市之最。

6省市有望年內上調最低工資標準

根據人社部相關規定,各省市最低工資標準至少每2至3年調整一次,且調整幅度原則上不超過社會平均工資增長幅度。根據記者整理數據發現,廣東、安徽兩地最低工資標準均為兩年未作調整。若相關規定無調整,廣東、安徽最低工資標準或將於2018年上調。

此前,四川省人社廳曾公開表示,擬在2018年調整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並將於7月1日前公佈新標準;重慶市也表示,“2018年將擬製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方案,但是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方案須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制定並經市委、市政府及人社部審批同意後,方可向社會發布”。

記者發現,北京、天津、上海、山東四地幾乎每年都對最低工資標準進行調整。今年以來,上海、山東也已做出相應調整,而北京、天津則暫時按兵不動。據往年經驗,兩地在今年進行調整的概率也較大。

超鏈接

什麼是“最低工資”與“標準工資”?

最低工資標準是指勞動者在法定工作時間或依法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的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的前提下,用人單位依法應支付的最低勞動報酬。一般採取月最低工資標準和小時最低工資標準兩種形式,月最低工資標準適用於全日制就業勞動者,小時最低工資標準適用於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

標準工資是指職工完成規定的工作時間或勞動定額,按照等級工資制的工資標準領取的工資數額。它是勞動報酬的基本部分,也是計算職工退休費、退職生活費,提取獎金,發放加班工資,計算計件工資單價及其他勞保福利待遇的基礎和依據。

同為最低工資標準 “含金量”各不相同

根據《最低工資規定》,在勞動者提供正常勞動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應支付給勞動者的工資在剔除下列各項以後,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一)延長工作時間工資;(二)中班、夜班、高溫、低溫、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環境、條件下的津貼;(三)法律、法規和國家規定的勞動者福利待遇等。

上述規定並未明確最低工資是否包括勞動者應繳納的社保和公積金。對此,各地規定也不盡相同。專家認為,不包含“五險一金”的最低工資標準,“含金量”更高。因為用人單位需要另行支付,對於勞動者來說,拿到手的工資也就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