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8 80歲老人生病怕連累家人,為買藥在鄭州住橋洞開荒、撿垃圾!

“我在這兒挺好的”

心安之處即為家。南陽桐柏一位八旬獨身老人為了給親屬“減負”,選擇流浪於鄭州。住橋洞、撿廢品、開荒種菜,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他慢慢有了另一個“家”,“我在這兒挺好的,身體硬朗,還自在。”

80歲老人生病怕連累家人,為買藥在鄭州住橋洞開荒、撿垃圾!

河南商報記者 周坤鋒

好心人給他送來了羊肉串和手擀麵

7月8日下午,孫合理放下店裡的活兒,又來到連霍高速下的一個橋洞裡。這裡,有一個他割捨不下的人。去之前,孫合理專門烤了羊肉串,又到附近一家飯店買來一碗手擀麵。

進入黑乎乎的橋洞,孫合理喊了好幾聲,卻沒得到回應。當他走出橋洞的另外一頭時,看到了正在荒地上忙活的一位白髮老人。

老人看到孫合理的到來,顯得非常高興,扔下手中的鍬,二人擓著胳膊說不完的話。

“最近您的身體咋樣?”“中,中,可硬實!”……

由於老人已經吃過午飯,孫合理送過來的羊肉串和手擀麵,他只是吃了幾口,隨後包好,留在晚上吃。

旁邊的樹林裡,散落著老人撿來的廢品,有飲料瓶、廢鋼筋、還有舊衣服等物。

深夜“撿到”一位回不來家的老人

孫合理與老人的結識源於他多看了一眼。

7月4日深夜,鄭州市國基路與豐慶路,孫合理打烊後與妻子劉曉愛準備回家,在店門口不遠處,發現一位老人席地而臥,夫婦倆以為老人生病了,老人卻說他只是迷路了,三更半夜回不來“家”。

“一個流浪漢騎著我的三輪車碰到人了,車被交警暫扣,他怕賠償跑了。我好不容易找到這,交警說正在處理當中,我想回去不太知道路。”老人低聲說。

孫合理聽完後,答應會到交警隊幫他問問情況,擔心地上太涼,他提出要給老人找一家小旅館住下,可老人不想給別人添麻煩,謝絕了。

夫婦倆隨後領著老人到了附近的一個環衛工道班房,讓其睡在椅子上。第二天,孫合理給老人買來胡辣湯和包子等吃食。

孫合理找到了處理此事的交警,將老人的事情說了出來。被撞方得知後,也通情達理,加上只是擦破一點皮,決定放棄賠償,把電動三輪車返還了老人。

就這樣,老人又得回了他謀生的工具。

不想連累家人選擇了流浪

老人叫王志記,南陽桐柏縣人,今年80歲。他曾經有過一段短暫婚姻,但沒有兒女。

三年前因為頭部摔傷導致腦震盪同時患有焦慮症,家人送他來鄭就醫。經過治療,病情有了很大好轉,生活能夠自理。

80歲老人生病怕連累家人,為買藥在鄭州住橋洞開荒、撿垃圾!

院方考慮到他的經濟負擔,同時,更好地恢復健康,提出建議讓其出院,可定時來醫院取藥。

由於治病,家人為其花了不少錢,出了院後,老人卻拒絕了家人讓其回去的要求,而是選擇留在鄭州,當時,他給出的理由是“為了方便去醫院拿藥”。

為了生存,王老漢撿拾廢品,賣了廢品買吃的,過著居無定所的流浪生活。

今年春節後,他來到了花園路汽車北站附近的一座橋洞下住下,一邊撿拾廢品,一邊開荒種菜。

80歲老人生病怕連累家人,為買藥在鄭州住橋洞開荒、撿垃圾!

老人說,3年來他一次都沒有回去過,一是要定期到醫院取藥,二是回到家裡也是孤身一人,還不如到城裡熱鬧。

其實,他最“看重”的是,“畢竟到城裡掙錢容易些,撿拾廢品就可養活自己,更可以減輕家人的負擔。”

市民送錢送吃的,辦事處送油米麵

老人說其實他並不孤單,他的家人都對他也不錯,經常來鄭州看他,催他回去,他不願意。

“我們多次勸他回家,可他都不回,可能在鄭州習慣了,他身體好多了,我們也好硬催。”老人的侄子王先生覺得有點無奈,但只要老人願意,他們也不好強逼。

鄭州公益人士邵環凌晨看到孫合理的微頭條後,當即給孫合理發了一個100元的紅包,讓其給老人買些吃的。

在樹林外,是一塊空地,旁邊還有墳地,老人開荒種菜,種有南瓜、絲瓜、西紅柿、紅薯等作物。而他種地的各種工具,有不少也是附近的人送給他的。

80歲老人生病怕連累家人,為買藥在鄭州住橋洞開荒、撿垃圾!

老人說,他已經撒下了西瓜籽,等西瓜成熟,會送給幫助過他的人吃。

橋洞裡一張簡陋床,床上掛著蚊帳,長時間煙熏火燎,變得髒兮兮的,但床上的被子倒是新的,“今年過年的時候,附近辦事處的工作人員送來的,還有油鹽米麵,可全了。”

老人說,他在此生活的很自在,生活能自理,心情好了,身體也變得很硬朗,“我覺得挺好的。”

臨走時,老人站在橋洞口,揮手告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