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房山的這座“綠水青山”,美得讓人陶醉!

房山的這座“綠水青山”,美得讓人陶醉!

在北京西南

有一片森林茂密、植被豐富

富含負氧離子的綠水青山

它就是房山區蒲窪鄉

同時也是北京市政府批准的

市級自然保護區

房山的这座“绿水青山”,美得让人陶醉!

俗話說:靠山吃山

曾經的這裡

是當地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

然而問題也從這裡開始了

發現問題

自2008年煤礦關停後

百姓最主要的生活來源除了外出打工

就是靠養羊等養殖業

房山的这座“绿水青山”,美得让人陶醉!

最開始,只是本地村民少量養殖,後來開始有外來人口來養羊,並且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經營性養殖

蒲窪的山裡,最多時曾經放養著兩三萬只山羊,原生態的山坡植被被啃得坑坑窪窪如同禿了頭。

而除了養羊,還有一個個規模養豬場、養雞場,排放的汙水滲入地下,對環境造成汙染

對於這一問題

蒲窪鄉決定

整!

20天“光速”清退

去年7月

一場清退經營性養殖業的戰役

在蒲窪鄉正式打響

這不僅是為了保護市級自然保護區

也是為了疏解整治促提升

刻不容緩!

房山的这座“绿水青山”,美得让人陶醉!

黨員幹部帶頭清理

再帶動身邊群眾進行清理

同時聯繫河北、內蒙古等地

請人來幫忙收羊

在短短20天的時間裡

8個行政村85戶養殖戶

共清退以羊為主的畜禽1.7萬隻

成為房山山區中第一個

全面完成清退的鄉鎮

房山的这座“绿水青山”,美得让人陶醉!

為防止反彈,蒲窪鄉還組織了巡查隊,每天不定時進行

三次例行巡查,對各村原有養殖地點、養殖圈舍、養殖人員進行走訪。

但問題也來了

“羊倌”不養羊了

那幹啥……

轉型&發展

既然不讓養羊了

就得給老百姓另謀出路

清退後

通過妥善安置

昔日的“羊倌”們

有的成為了生態林防護員

用實際行動守護這片綠水青山

有的在村裡的公益崗位

工程項目中就業

用勞動創造財富

有的養起了中華蜜蜂

發展綠色產業

發展“空中經濟”

房山的这座“绿水青山”,美得让人陶醉!房山的这座“绿水青山”,美得让人陶醉!
房山的这座“绿水青山”,美得让人陶醉!

清退養殖業後,不少村民都選擇開始養殖中華蜜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土蜂”。與引進的洋蜂相比,中華蜜蜂雖然個頭小,產蜜量也少一半,但釀出來的蜜營養價值更高!

同時

這種中華蜜蜂也特別適合

山裡的村民養殖

村民不用拖著蜂箱到處跑

只要把蜂箱擺在自家門口

等著收蜜就行了

房山的这座“绿水青山”,美得让人陶醉!

以前村民養羊

每年能收入五六萬元

而現在養蜂

一個蜂箱

搖蜜期5天搖一次蜜

每次都能搖出十多斤

一年靠養蜂也能收入五六萬元

如今

已經有村民從老“羊倌”

轉變成了養蜂大戶

發展高端旅遊

房山的这座“绿水青山”,美得让人陶醉!房山的这座“绿水青山”,美得让人陶醉!
房山的这座“绿水青山”,美得让人陶醉!

蒲窪雲海

現在蒲窪的山坡上覆蓋著一層“綠色地毯”,早上來看日出,晚上來看日落,別提多美了!而蒲窪鄉也開始朝高端旅遊業發展了。

隱藏在蒲窪鄉原始松林間的

林間木屋

屋內的桌椅由原木製成

衛生間裡裝有全套現代化的

高級衛浴設備

親子房內還貼心備有

兒童木馬等玩具

滿足外出遊玩的一切需求

房山的这座“绿水青山”,美得让人陶醉!房山的这座“绿水青山”,美得让人陶醉!

走出舒適的木屋

沿著林間鋪設的木棧道緩緩前行

很快就能看到一片

滿是種植大棚的區域

棚內種植著雞腿菇、平菇

及杏鮑菇等17個品種的蘑菇

房山的这座“绿水青山”,美得让人陶醉!

這是蒲窪鄉打造的

北京海拔最高的林下蘑菇基地

一共300畝

遊客可以在原始森林裡

體驗摘蘑菇的樂趣

而這些採摘下來的蘑菇還可以在

村中的農家樂直接加工成“蘑菇宴”

想一想

能夠在原始森林中

吃著自己親手採摘而來的蘑菇

是不是有種親近自然

迴歸原始生態的感覺呢?

關於未來

經過此次徹底的清退

預計5年後

蒲窪鄉生態環境會更美

滿山皆綠

房山的这座“绿水青山”,美得让人陶醉!

下一步,蒲窪鄉將繼續大力發展綠色產業,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發展高端旅遊,打造生態品牌,實現精品化、精細化、特色化,既保護青山綠樹富氧的優美環境,又為遊客提供生態休閒高端的優質旅遊服務!

讓“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在蒲窪鄉落地生根

開花結果

房山的这座“绿水青山”,美得让人陶醉!玩轉房山必備微信號長按下方微信號 - 複製- 添加朋友 - 粘貼

房山旅遊攻略微信號:fslygl房山招聘微信號:fs-jo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