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萬達售670億元資產背後的真正原因:王健林許下三年賭約

萬達售670億元資產背後的真正原因:王健林許下三年賭約

“一百年來,全球大型房企無一例轉型成功,萬達已經改寫商業歷史,成功轉型為服務型為主的企業。”在2017年工作總結會上,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如此為萬達的轉型定音。

然而,在過去的一年中,萬達經歷了風波,也承受了一些磨難。儘管多次闢謠,萬達仍陷在輿論漩渦中。緩解輿論衝擊也好,穩定軍心也罷。1月20日,王健林曝光了出售資產獲得670億元現金的背後四大動因,同時許下三年後再見萬達的賭約。

非地產收入佔比超六成

值得關注的是,王健林特意強調了國內外資產佔比情況。他表示,萬達集團以成本計資產7000億元,同比減少11.5%;其中國內資產佔比93%,國外資產佔比7%。

“為什麼專門提這個數據?去年有人說萬達把大量資產轉移到海外去了,數據證明完全不符合事實。”王健林在這份工作報告中,首先就用數據反擊了這一輿論聲音。

更重要的是,在王健林看來,萬達的去地產化可謂已經實現了。因為,萬達的非地產收入佔比超過了六成。

王健林表示,2017年萬達集團收入2273.7億元,服務業收入佔比63.4%,同比提高8.4%,其中,租金收入佔比約18%,連續多年平均實現超過30%的增長;商業地產收入1125.4億元,佔比49.5%;文化產業收入637.8億元,佔比升至28.1%,已成為萬達另一個支柱產業;影視集團收入532億元,佔比為23.4%;金融集團收入321.2億元,佔比為14.1%;網絡科技集團收入58.6億元,佔比為3%;體育集團收入71.8億元,佔比為3%;其他板塊則為文旅集團和寶貝王集團的收入等。

不過,對於出售680億元資產後的萬達,核心資產則是萬達廣場。王健林也表示,萬達轉型關鍵是萬達商業的轉型。萬達商業轉型關鍵是從單一重資產企業轉為輕資產為主、輕重並存發展的企業。而關於萬達的輕資產方面,王健林稱,萬達不再向以前一樣全部持有物業。

他表示,萬達的輕資產分兩類,一種為投資類,一種為合作類。投資類就是別人出錢,萬達幫別人找地、設計、建設、招商、竣工運營後移交給別人,其中還有一個資本化程序;合作類就是萬達既不出錢,也不出地,覺得項目合適,跟別人籤合同,幫別人建設,建成後租金三七分成。

萬達售670億元資產背後的真正原因:王健林許下三年賭約

轉讓資產背後四大動因

2017年,對於萬達,乃至成個地產行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年。2017年7月份,萬達和融創、富力簽署了文旅項目、酒店資產轉讓協議,僅此一項協議就減債440億元,回收現金670億元。先拋開萬達來說,融創接手這筆資產後可能上位行業前四的位置。反觀萬達,則有解讀稱,“萬達賣資產,是不是不行了”。

對此,王健林表示,“其實這是根本不理解商業的基本邏輯。”生意就是有買有賣,沒有隻買的生意,也沒有隻賣的生意,關鍵看價格。萬達清償海外賬務,賣一半資產就清償全部負債,就是掙了一倍。所以買賣是正常邏輯,關鍵看差價。

其次,萬達廣場已經是很重資產,幾千億元,文旅項目再持有,資產太重了。雖然有大量銷售物業可以回收投資,文化項目能收回投資,但每個項目週期要7年至8年,十幾個項目累加,至少5年至6年內,萬達每年要淨增千億元有息負債,萬達的負債就會太多。

萬達售670億元資產背後的真正原因:王健林許下三年賭約

再次,萬達已持有大量較高收益的萬達廣場物業,沒有必要再去持有文旅項目物業。酒店整體年平均回報率低於4%,全部酒店每年吃掉十幾個萬達廣場的淨利潤。所以,萬達決定把重資產的文旅項目和酒店賣掉,做輕資產這種只賺不賠的買賣,絕對是上策。

更重要的是,企業經營安全是第一位的,為集中有限資金髮展萬達廣場,就要有舍有得,否則就不能保證開業50個廣場,在建超百個廣場。

  最後,王健林給出自己的三年賭局。他表示,“社會不理解,員工也有不理解,但是咱們三年之後再看,迪士尼、環球、大型酒店管理公司均是如此。”同時,除了提高收入,繼續降低負債仍在王健林的2018年計劃表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