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裝飾工程應急預案

裝飾工程應急預案

編制目的

為了防止施工現場的生產安全事故發生,完善應急工作機制,在工程項目發生事故狀態下,迅速有序地開展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搶救傷員,減少事故損失,制定本預案。

17.2危險源情況

根據所承接的項目特點,施工現場主要有機械設備、電焊、施工用電、屋面及外牆高空作業等工程施工。可發生和重大危險因素的生產安全事故有觸電事故、電焊傷害事故、火災爆炸事故、機械傷害等安全事故。

17.3事故預防

(一)火災、爆炸事故預防措施

各施工現場應根據各自進行的施工工程的具體的情況制定方案,建立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施工的各項操作規程。

1、根據施工的具體情況制定消防保衛方案,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嚴格遵守各項操作規程。

2、在施工現場不得存放油漆、稀料等易燃易爆物品。

3、施工現場嚴禁吸菸,使用電焊作業應到總包單位開具動火證並設專人監護,並按要求對作業區域易燃易爆物進行清理,對有可能飛濺下落火花的孔洞採取措施進行封堵。。

4、作業現場要配備充足的消防器材。

(二)觸電事故預防措施預案

1、堅持電氣專業人員持證上崗。

2、建立臨時用電檢查制度,按臨時用電管理規定對現場的各種線路和設施進行檢查和不定期抽查,並將檢查、抽查記錄存檔。

3、檢查和操作人員必須按規定穿戴絕緣膠鞋、絕緣手套;必須使用電工專用絕緣工具。

4、臨時配電線路必須按規範架設,架空線必須從採用絕緣導線,不得采用塑膠軟線,不得成束架空敷設,不得沿地面明敷。

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的架設和使用必須符合《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範》(JGJ46-2012)的規定。

6、施工機具及人員,應與線路保持安全距離。

7、配電系統必須實行分級配電。並保持配電線路及配電箱和開關箱內電纜、導線對地絕緣良好,不得有破損、硬傷、帶電梯裸露、電線受擠壓、腐蝕、漏電等隱患,以防突然出事。

8、為了在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時能確保現場的照明不中斷,配電箱內的動力開關與照明開關必須分開使用。

9、電動工具的使用應符合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工具的電源線、插頭和插座應完好,電源線不得任意接長和調換,工具的外絕緣應完好無損,維修和保管有專人負責。

10、電焊機應單獨設開關。電焊機外殼應做接零或接地保護。

裝飾工程應急預案

17.4事故報告

1、事故發現人員,應立即向組長(副組長)報告。如果是火災事故,必須同時打119向公安消防部門報警,急救撥打120。

2、組長接到報警後,通知副組長、組員,立即啟動應急救援系統。

3、根據事故類別向事故發生地政府主管部門報告。

4、報告應包括以下內容:事故發生時間、類別、地點和相關設施;聯繫人姓名和電話等;

17.5應急響應

(一)觸電事故應急處置

1、截斷電源,關上插座上的開關或拔除插頭。如果夠不著插座開關,就關上總開關。切勿試圖關上那件電器用具的開關,因為可能正是該開關漏電。

2、若無法關上開關,可站在絕緣物上,如一疊厚報紙、塑料布、木板之類,用掃帚或木椅等將傷者撥離電源,或用繩子、褲子或任何干布條繞過傷者腋下或腿部,把傷者拖離電源。切勿用手觸及傷者,也不要用潮溼的工具或金屬物質把傷者撥開,也不要使用潮溼的物件拖動傷者。

3、如果患者呼吸心跳停止,開始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切記不能給觸電的人注射強心針。若傷者昏迷,則將其身體放置成臥式。

4、若傷者曾經昏迷、身體遭燒傷,或感到不適,必須打電話叫救護車,或立即送傷者到醫院急救。

5、高空出現觸電事故時,應立即截斷電源,把傷人抬到附近平坦的地方,立即對傷人進行急救。

6、現場搶救觸電者的原則:現場搶救觸電者的經驗原則是:迅速、就地、準確、堅持。迅速--爭分奪秒時觸電者脫離電源;就地--必須在現場附近就地搶救,病人有意識後在就近送醫院搶救。

(二)電焊傷害事故應急處置

1、電焊工,必須按照鍋爐監察規程(焊工考試部分)的要求,經過基本考試和補充考試合格,並持有合格證,方可允許工作。

2、焊工應穿帆布工作服,戴工作帽,上衣不準紮在褲子裡。口袋須有遮蓋,腳下穿絕緣橡膠鞋,以免焊接時被燒傷。

3、焊工應帶絕緣手套,不得溼手作業操作,以免焊接時觸電。

4、禁止使用有缺陷的焊接工具和設備。

5、班組要統一提前向項目部彙報當天、明天等電焊施工情況。

(三)火災、爆炸事故事故應急處置

1、火災、爆炸事故應急流程應遵循的原則項目部在接到報警後,應立即組織自救隊伍,按事先制定的應急方案立即進行自救;若事態情況嚴重,難以控制和處理,應立即在自救的同時向專業隊伍救援,並密切配合救援隊伍。疏通事發現場道路,保證救援工作順利進行;疏散人群至安全地帶。

2、在急救過程中,遇有威脅人身安全情況時,應首先確保人身安全,迅速組織脫離危險區域或場所後,再採取急救措施。 切斷電源、可燃氣體(液體)的輸送,防止事態擴大。安全總監為緊急事務聯絡員,負責緊急事物的聯絡工作。緊急事故處理結束後,應填寫記錄,並召集相關人員研究防止事故再次發生的對策。

3、火災、爆炸事故的應急措施

(1)對施工人員進行防火安全教育目的是幫助施工人員學習防火、滅火、避難、危險品轉移等各種安全疏散知識和應對方法,提高施工人員對火災、爆炸發生時的心理承受能和應變力。一旦發生突發事件,施工人員不僅可以沉穩自救,還可以冷靜地配合外界消防員做好滅火工作,把火災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水平。

(2)早期警告。事件發生時,在安全地帶的施工人員可通過手機向樓上施工人員傳遞火災發生信息和位置。

(3)緊急情況下電梯、樓梯的使用高層建築在發生火災時,不能使用室內電梯和外用電梯逃生。因為室內電梯井會產生"煙囪效應",外用電梯會發生電源短路情況。最好通過室內樓梯逃生。如果下行樓梯受阻,施工人員可以在某樓層或樓頂部耐心等待救援,打開窗戶保持通風,同時用溼布捂住口鼻,揮舞彩色安全帽表明你所處的位置。切忌逃生時擁擠。

(4)火災、爆炸發生時人員疏散應避免的行為因素員聚集災難發生時,由於人的生理反應和心理反應決定,由於過分緊張、恐慌,而失去正確的理解和判斷能力,擁擠逃生,這會影響疏散甚至造成人員傷亡。

4、機械傷害事故應急處置

應急指揮立即召集應急小組成員,分析現場事故情況,明確救援步驟、所需設備、設施及人員,按照策劃、分工,實施救援。需要救援車輛時,應急指揮應安排專人接車,引領救援車輛迅速施救。

17.6應急物資及裝備

(1)救護人員的裝備:頭盔、防護服、防護靴、防護手套、安全帶、呼吸保護器具、急救箱等;

(2)滅火器:乾粉、泡沫滅火器等;

(3)簡易滅火工具:掃帚、鐵鍬、水桶、沙箱、溼布、乾粉袋等; (7)通訊器材:移動電話。

17.7預案修訂與完善

(1)為了能把新技術和新方法運用到應急救援中去,以及對不斷變化的具體情況保持一致,預案應進行及時更新,必要時重新編寫。

(2)危險源和新增裝置、人員變化進行定期檢查,對預案及時更新。

(3)在實踐和演習中提高水平,對預案進一步合理化。

裝飾工程應急預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