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部分單位工位密集!北京排查樓宇防控,發現六大問題

3月5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孫鑫貴介紹了樓宇辦公場所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

部分單位工位密集!北京排查樓宇防控,發現六大問題

孫鑫貴說,近期,市疾控中心會同市衛生健康監督所組建了督導組,通過人員訪談、查看資料、實地檢查等方法,重點對返京人員管理、健康監測、通風換氣、消毒以及健康教育等情況進行檢查。截至3月3日,共排查45座樓宇中的61家單位。

督導組發現樓宇辦公場所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

(一)寫字樓經營管理者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有待加強。表現在管理者未對樓內各單位統籌管理,導致各有關單位落實疫情防控措施鬆緊不一。

(二)有的單位疫情防控宣傳存在不足。在醒目位置張貼各類健康提示較少,很少對員工開展健康培訓。

(三)有的單位對員工健康狀況監測重視不夠。對員工體溫測量未做記錄,體溫測量工具配備不足。難以在單位層面落實“早發現”的措施。

(四)辦公工位佈局不合理。部分單位辦公場所工位比較密集,工位間距較小,桌面無擋板或擋板過低,存在人員密集辦公的風險。

(五)室內空氣流通狀況存在問題。部分單位集中空調通風系統較為陳舊,無法關閉迴風系統;有窗戶的辦公場所開窗通風不夠;部分廂式電梯無通風換氣裝置或未運轉。

(六)就餐方面存在的問題。不提供餐飲服務的寫字樓,中午時間存在大量送餐人員在樓外聚集的情況;提供餐飲服務的寫字樓,廚房工作人員存在佩戴口罩不規範和聚集的情況。

針對排查中發現的問題,督導組提出了建議:

(一)進一步落實樓宇經營管理者主體責任。做實做細各項防控措施。協調樓宇內單位錯時或靈活上下班,樓內工作人員數量較非疫情期間減少50%。集中管理樓宇內各單位在崗人員健康監測信息。在建築物公共區域醒目位置張貼健康提示,加強復工復產後疫情防治知識科普宣傳。

(二)做好出入口人員登記管理。要做好樓宇各出入口人員體溫檢測和登記工作。對非本單位人員進行體溫檢測,並詢問來源地等情況,符合要求方可進入。指紋考勤機應暫停使用。

(三)加強員工健康監測。及時甄別員工發熱、乾咳等身體異常狀況,並安排從快就診,實現“早發現”的防控目的。

(四)合理調整辦公工位佈局。辦公場所應劃分為若干獨立區域並保持適當距離,辦公桌最好設置擋板,每個人之間的間距不小於1米。也可採取AB角輪班、“三班兩倒一休”等辦公形式,減少人員聚集。

(五)保持工作場所通風換氣。要敦促職工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當空調通風系統為全空氣系統時,應當關閉迴風閥,採用全新風方式運行。在疫情期間,樓宇經營管理者應每週對運行的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進行清洗、消毒。

(六)做好公共場所清潔消毒。由專人負責對電梯、衛生間、洗手池、浴室等定期消毒,增加電梯按鈕、門把手消毒次數。

(七)加強員工集體用餐和廚房衛生管理。統籌各單位就餐時間,實行錯峰就餐,用餐時應避免面對面就坐,縮短用餐時間。做好廚師的健康管理,嚴格要求廚師做好個人衛生和佩戴口罩。做好洗消間衛生清潔工作,使用後的餐飲具要嚴格執行“一洗、二涮、三衝、四消毒、五保潔”的操作程序。做好清潔區和汙染區劃分,及時將清洗後的餐飲具分類碼放在保潔櫃內。

(八)加強重點人員技能培訓和管控。根據樓宇內人員情況,識別防控工作薄弱環節,加強重點人員管控,如保安、保潔、勤雜人員等,降低駐樓人員居住密度,加強通風和消毒,對衛生防疫知識加強普及教育,積極推進愛國衛生運動,形成人人參與防控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