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10萬外來人口,防控“確保一個不漏”

<table> 社區10萬外來人口,防控“確保一個不漏”

2日,深圳市龍崗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調查人員在醫院開展密切接觸者咽拭子採樣。南方日報記者 朱洪波 通訊員 梁曉東 攝

/<table>

社區疫情防控

“再苦再累也要堅持,我們的工作關係到10多萬居民的安全。”1月31日,在完成一名密切接觸者的隔離工作後,深圳龍崗南嶺村社區黨委書記張育彪終於舒了口氣。南嶺村是一個外來務工者高密度社區,4平方公里的社區內,外來人口約10萬人,結合社區特點,“黨支部+物業+居民志願者”的群防群治防控機制第一時間啟動。

黨支部、物業、居民志願者合力

1月28日1:30,南嶺村社區網格站站長鄧惠強被電話驚醒。“我發燒38.5℃,怎麼辦?”居民王明在電話裡求助,他想去醫院,但不放心妻子一個人在家,獨自照顧1歲和4歲的孩子。“你安心在醫院隔離,我們會幫你到底,一起渡過難關。”鄧惠強馬上幫叫救護車,並在王明轉院隔離期間,幫他送換洗衣服,回到社區給王明的妻子做居家隔離指導,清理垃圾。

南嶺村社區社區成立7個小組:群眾宣傳組、“三類”人員信息排查組、健康監測組、衛生消殺組、居家隔離生活服務組、後勤保障組、疫情工作落實檢查組。上述各個工作組成員由黨員、物業員工和網格員、居民志願者組成,黨支部黨員帶頭上一線。南嶺村還建立起“四個100%”機制:出租屋業主房東100%宣傳到位、轄區湖北籍人員100%聯繫到位、湖北來人100%排查登記到位、出租屋樓棟100%張貼提示到位。

每個小組各司其職,在所有樓棟門口、大堂和電梯張貼通知,在小區出入口循環播放注意事項,還在業主微信群等處持續發佈疫情防控提示。

“您好,您需要的蔬菜和水果我們已幫您買好了,預計5分鐘後送到您家門口,請記得領取。”居家隔離服務隊員通過微信每天2次與隔離對象一對一溝通,隨時為居家隔離居民提供服務,購買生活用品、倒垃圾都是他們每天的工作。

密織“疫情防控監測登記點”

在深圳鹽田區梧桐社區,社區工作站同樣通過密織的“疫情防控監測登記點”等辦法,把住社區第一道關。

梧桐社區是海山街道典型的城中村社區,現有居住樓宇小區全是敞開式、原住民居住樓、城中村等綜合體,四通八達。工作人員通過電話、上門等多手段摸清掌握本社區近期從湖北往返深圳人員情況,對居家隔離人員實行“一人一冊”,每日微信、電話溝通,詳細記錄每個人員的體溫情況,有異常情況立即上報。

針對區域內城中村、無物業小區,社區工作站統一協同,只保留一個出入口,並設立了8個“疫情防控監測登記點”,對進入住宅區的車輛人員進行檢測體溫並作好記錄。“每個檢測點每班安排2人,每天3班近60人,對進出人員進行體溫測量,發現體溫異常者,及時報社區‘三人小組’進行復查。”梧桐社區工作人員廖燕彬說。

1日上午,深圳石井街道大街小巷張貼起“提示+告示”:返深人員必須先到居民小組登記信息,取到“入住條”後方可入住。根據新辦法,所有返深的住戶和租戶在體溫正常無其他異常狀況的情況下,取到“入住條”後方可入住;如體溫異常,馬上通知醫院、社區、街道,送醫院隔離。此舉目的在於管住混過路卡、崗卡的漏網之魚,築牢“確保不漏一個”的最後一道防線,保障各項防控措施精準有效落實。

南方日報記者 戴曉曉 璀璨

陶清清 徐劍

(文中王明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