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疫情之下,數字金融力量正紓困小微企業

疫情之下,數字金融力量正紓困小微企業


疫情影響下,中小微企業首當其衝。特別是餐飲、旅遊、零售等對現金流需求量巨大的服務行業,疫情下營收無望,但仍要承擔店鋪租金、員工工資、設備折損等固定成本。一旦現金流斷裂,就會出現倒閉風險。通過金融服務獲得融資,成為維繫小微企業生存的一根稻草。


面對疫情傳染性強、出門受阻的情況,央行等部門密集提倡無接觸式的數字化金融服務。對於互聯網銀行、數字科技公司而言,這種被倡導的模式本身就是他們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也因此成為疫情下提供服務的優勢所在。


金融觀察團採訪瞭解到,藉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多家互聯網銀行、金融科技公司們能夠在疫情下提供全線上化的數字金融服務,大幅簡化融資審批流程、縮短業務時間,為小微企業的紓解了急迫的資金需求,在疫情中貢獻了獨特力量。


疫情衝擊 小微企業雪上加霜


疫情之下,數字金融力量正紓困小微企業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微企業在增加就業的同時也有力補充了大型國有和民營經濟難以觸及的領域。據悉,小微企業的就業人數佔比超過我國總就業人口的30%,GDP貢獻率同樣超過30%。


疫情之下,數字金融力量正紓困小微企業


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近日發佈的《中國個體經營戶系列報告之一》(以下簡稱《報告》)測算,全國2018年個體經營戶總量約為9776.4萬戶。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數據,一家體戶可帶動2.37個人就業,則可推算出中國個體經濟吸納了約2.3億人就業,佔全國就業總人口的28.8%。


但相比大企業,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弱,特別是小微企業居多的餐飲、零售等行業,由於高接觸、勞動力密集等特點,使得人員返崗面臨巨大挑戰和安全隱患。以餐飲品牌海底撈為例。據中信建投證券測算,按照關店15天和30天分別測算,並對全年的開店數進行預測,估計疫情對海底撈2020全年的營收損失將達到50.4億元,歸母淨利潤損失約5.8億元。


明星餐飲企業尚且如此,中小型餐飲企業、個體戶就更加難以為繼。


“受到疫情的衝擊,中小企業的普遍困難很可能會演變成一個系統性的風險。

而最主要的困難是現金流斷裂,因為獲得的業務收入減少、但開支還要承擔,而大部分中小企業缺乏大量的資金儲備”,北大數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黃益平分析指出。


黃益平表示,解決現金流問題,最重要的手段是利用金融工具。過去的經驗表明,受到大的衝擊之後,企業首先會去提取存款,然後是申請貸款。據螞蟻金服的調查,大概80%的小微企業都面臨資金短缺的問題,而且有70%的企業表示,只要能夠獲得融資,持續經營沒有問題。


數字化信貸服務 疫情下優勢凸顯


疫情之下,數字金融力量正紓困小微企業


面對疫情下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國家層面已陸續出臺多項措施,加大小微企業金融扶持。2月1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五部委聯合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為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工作,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2月2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部署對個體工商戶加大扶持,引導金融機構增加發放低息貸款。


憑藉互聯網技術優勢,互聯網銀行、金融科技公司在疫情中的優勢凸顯。


黃益平指出,與傳統銀行相比,數字金融企業在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方面有突出的優勢,一是不需要直接見面,二是沒有抵押資產同樣可以做風控。因此,無論是幫助個體經營戶抵禦疫情衝擊,還是支持它們有序復業,數字金融都可以發揮十分獨特的作用。


全國人大財經委委員李禮輝撰文表示,這次疫情是對金融機構的全面考驗,也是對數字化金融服務的一次全面考驗。數字化能力強的,自然抗疫行動快,覆蓋面大,效果明顯。這一次,大行的優勢盡顯。但同時也湧現出了各類數字化能力強的金融機構,都表現出了金融科技強而準的支持和服務能力。


這種優勢,也得到了監管層的認可。2月24日,銀保監會政策研究局一級巡視員葉燕斐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直言,“金融科技的發展,特別是疫情的發生,我想對金融業更好地通過金融科技來辦理業務是非常大的機遇。”


研究也證明,在疫情期間,數字金融服務起到了緩解疫情衝擊的作用。上述《報告》測算,基於數字技術精準放貸的貸款量每增加1%,疫情對經營的衝擊減少2.57%。課題組還通過比較分析得到如下結論:如果全國的數字信貸發展上升到杭州市同等水平,則可以使得疫情對個體戶經營衝擊幅度下降約51%,即疫情的衝擊減弱約一半。


網商銀行數據顯示,過去一個月,取用過貸款的小店,最近7天相比節前日常水平,單日流水實現了46%的增長。


互聯網銀行、金融科技公司助力小微融資


疫情之下,數字金融力量正紓困小微企業


金融觀察團採訪了眾邦銀行、網商銀行、微眾銀行、新網銀行、百信銀行五家互聯網銀行,美團金服、攜程金融、同程金服、360金融、平安普惠五家頭部金融科技公司,看他們如何充分發揮線上優勢,通過信貸支持,幫助小微企業度過難關。


眾邦銀行


眾邦銀行總部位於武漢。針對疫情嚴重地區的普惠型小微企業,眾邦銀行匹配了專項貸款規模,為湖北省內普惠型小微企業專項匹配50億元信貸規模,並根據實際需求靈活調增。針對中小微企業客戶提供了延期還款政策,小微企業的延期申請通過眾邦銀行審核後即可延期還款,個人客戶延期最長不超過2個月,公司客戶延期最長不超過3個月。


截止到目前,眾邦銀行已完成對34筆小微企業貸款的展期和續貸工作,合計金額2.7億元,單筆最低20萬元,有力支持小微企業客戶的經營,降低了相關客戶的資金壓力。眾邦銀行還利用互聯網技術,針對線下客戶

迅速開發線上辦理還款展期流程,幫企業渡過難關。


網商銀行


在疫情期間,網商銀行充分發揮資源、科技優勢,出臺多重舉措,為小微店鋪提供數字化金融服務,助力他們走過難過,發展數字經濟。


例如,2020年2月1日,網商銀行宣佈針對150萬湖北地區的餐飲、小超市等與本地生活相關的小店和全國範圍內正在抗擊疫情的30萬的醫藥類小店,不抽貸不斷貸,儘量避免小店因為資金鍊突然斷裂而關門,並且對利息下調10%,為小店減負。不幸患上新冠肺炎的小店主,可以通過客服電話聯繫網商銀行,從而全額免除利息。


此外,2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與螞蟻金服集團聯合推出了六大方面20項特殊措施,扶助中小企業發展。其中,網商銀行宣佈,對信用小店不抽貸、不斷貸,為線上線下全國850萬小店下調20%的利息,主要包括湖北線下小店、淘寶天貓等平臺上的電商小店等;針對湖北的淘寶天貓賣家,還將提供專項100億免息貸款,給了小店更大的底氣抗擊疫情,發展數字經濟。


2月14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等25家銀行與網商銀行合作,共同助力小店經濟,在特殊時期,為850萬小店降低下調了20%的利息,其中重點支持湖北小店和從事電商、外賣的數字經濟小店,緩解小店資金壓力。截至目前,小店已經領取成功的低息免息貸款金額達到250億。


微眾銀行


微眾銀行自成立始就以“科技、普惠、連接”為願景,積極運用金融科技構建普惠金融新模式、新業態。


在疫情期間,作為海底撈保理業務的合作銀行,微眾銀行與蜀海(北京)供應鏈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蜀海”)開展合作,蜀海為海底撈提供整體供應鏈全託管運營服務。據悉,微眾銀行為蜀海下游近1000家餐飲門店,提供信用貸款的專項支持。

其中採購端年交易額小於500萬元的有919家,均為典型的小微企業。


此外,微眾銀行還相繼推出了“延期三個月不還本只還息”、“全面下調貼現價格、首貼最高7500元減息優惠”、”微眾企業愛普”APP在線辦理業務免結算手續費優惠、全面下調“微閃貼”貼現價格等多項專項紓困措施,助力小微企業度過難關。


新網銀行


疫情發生後,四川新網銀行全面發揮“無接觸”的金融科技優勢,主動調整優化在線信貸服務流程,積極助力疫情防控。


其中,針對部分小微客戶用款計劃打亂、用款需求變化,為滿足客戶經營、消費、就醫等方面的緊急用款需求,新網銀行已臨時安排首期10億元信貸資金額度,保障客戶提款用款。

特別是涉及抗疫物資採購、流通、銷售等領域的客戶優先予以優先安排保障。


同時,新網銀行將加大針對小微群體的專項信貸投放,對湖北省多個疫情重災區實現信貸投放傾斜,對四川省內受到疫情影響的“創客貸”小微客戶加大金融支持,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保障其金融資金週轉需求,在防控疫情的同時有序復工復產


百信銀行


作為一家創新型互聯網銀行,百信銀行立足金融科技,充分發揮線上優勢,攜手政府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


2月11日,百信銀行為“基於區塊鏈的中小企業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平臺”)中的入駐企業——北京新晨陽光科技有限公司 (簡稱“新晨陽光”)提供了全線上的貸款融資服務。


此外,中信銀行和百信銀行為海底撈提供21億元授信額度,並承諾將加大對其供應鏈企業的支持力度,更深入地為海底撈提供金融服務。2月19日,8.1億元首筆放款資金成功匯入海底撈賬戶。整個項目從起步到放款僅僅用了一週時間


疫情之下,數字金融力量正紓困小微企業


五家金融科技公司在疫情中發揮自身技術、資源、平臺優勢,與金融機構夥伴一起,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美團金服


2月2日,為助力商戶更好地抗擊疫情,美團宣佈啟動七項商戶幫扶措施。


金融方面,針對商戶存在的現金流緊張等實際情況,美團攜手多家銀行,累計為美團商戶提供200億額度的優惠利率扶持貸款,並將持續組織貸款額度,滿足商戶的流動性需求。


截至目前,湖北地區已有超過6000多商戶從美團獲得七折優惠貸款扶持,貸款授信額度超3億元,包括雲海餚雲南菜等商戶在內的全國連鎖商戶也已完成500萬至1000萬的優惠利率授信額度。


此外,針對受本次疫情影響,經營暫時出現困難的美團生意貸商戶,美團將持續通過支持延期還款並免收罰息、給予商戶徵信保護等多項舉措推動行業有序恢復正常經營。自美團推出生意貸以來,已有240萬商戶從美團獲得了小微信貸支持,累計支用金額超過300億元。


攜程金融


發佈“同袍”計劃 10億支持基金與百萬戰友共渡難關。其中,全國8000家旅遊門店將獲得免除3個月管理費的支持,其門店各自簽訂的任務額度將可延期3個月,以緩解門店的經營壓力。


金融支持方面,攜程金融分別針對酒店和旅遊供應商推出經營貸、程信鏈產品,攜手多家銀行合作伙伴,為攜程平臺商戶提供不少於100億元額度規模的小微貸款。同時,對湖北地區商戶的資金需求優先受理,專項支持。湖北地區的合作伙伴還將獲得攜程聯合中國平安免費提供的“新冠”疫情公益保險。


同程金服


針對大量中小旅遊企業收入來源大幅減少,甚至短期內失去收入來源,現金流吃緊這一現狀,同程旅遊將對其服務的旅遊產業鏈上的中小微企業提供金融特殊支持。該業務由同程金服提供。


目前,凡是在同程金服平臺申請或已經借款的企業,現均可向同程金服公司提出資金服務相關特殊申請。同程金服將積極和資金方溝通,為企業提供有針對性且行之有效的幫扶方案,同程金服會在審核通過後及時給予回覆。


近日,同程旅遊-同驛貸又宣佈牽頭並聯合數十家金融合作機構,推出5億元專項授信資金,用於緩解酒店在疫情這一特殊時期的資金壓力。


360金融


360金融助力小微企業抗擊疫情的三大舉措:第一,確保對小微企業正常開展借貸業務的同時,加大費率優惠,解決資金問題;第二,開通技術專項通道,免費幫助小微企業進行企業內部疫情排查,解決安全問題;第三,針對小微企業復工需求,提供相關科技工具,解決人員調動問題。


截至目前,360金融的小微貸業務已為29萬家小微企業提供借貸服務,為他們提供了包括業務擴張所需的週轉資金、創業起步資金等等,受惠人數達到千萬。360小微貸“防疫保”產品精準切入小微企業復工痛點,實現了小微企業返崗防疫的公益保障。針對小微企業復工的需求痛點,為廣大小微企業提供了遠程人工智能復工支持。


平安普惠


平安普惠發揮服務下沉的優勢,疫情剛發生就開始通過線上方式深入調研小微客戶需求。經過調研,平安普惠感受到當前僅通過普惠信貸助力小微企業遠遠不夠,金融機構必須承擔起賦能者角色,關注當前小微企業成長性和經營可持續性難題。具體舉措上看:


安普惠捐贈1000萬馳援湖北。其中,500萬元捐款將在疫情結束後,用於幫扶湖北省全轄在抗擊疫情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的經營生產,助力疫後民營經濟快速恢復。


其次,平安普惠積極協調各合作金融機構,針對尤其是受疫情影響的廣大小微企業,根據客戶受影響的程度向提供服務的金融機構申請關懷政策。


最後,發揮金融科技優勢,引導小微企業通過“無接觸”方式自主辦理金融業務、接受諮詢服務。運用人臉識別技術等科技手段持續為小微企業主提供諮詢服務,確保7*24小時全天候的線上普惠信貸服務。


疫情之下,數字金融力量正紓困小微企業


顯而易見,也許我們無法準確判斷疫情將何時結束,但是我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數字金融服務正成為助力小微企業走出難關、維護社會穩定的一股重要力量,未來也將持續下去。


正如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預測,對金融行業而言,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繼續鞏固零售端線上金融、大力發展公司端線上服務,形成“零售+公司”的全方位線上產品供給體系,持續優化和豐富“非接觸式服務”渠道,將金融服務更好地嵌入客戶工作、生活等多元化場景,不斷提高“非接觸式服務”滲透率,還需要業界長期耕耘。


*聲明:金融觀察團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