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路遙、賈平凹、陳忠實作為同時代的陝西籍作家,誰對文學貢獻最大?誰的作品最好?

一騎紅塵皇上笑


路遙來自於陝西榆林,陳忠實來自陝西西安,賈平凹是陝西商洛市,很有意思,這三位陝西當代最為出名的作家,分別來自陝西的北部、中部、南部。在認識三位作家作品差異和貢獻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陝西。

陝西的北、中、南三個地區,分別被稱為陝北,關中,陝南。從地形上看:陝北是高原,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海拔也比較高。關中是渭河平原也稱為“關中平原”,沃野千里,號稱“八百里秦川”。《白鹿原》裡白嘉軒和鹿子霖家都是種糧大戶。陝南多山水,綿延的秦嶺橫亙於此。從氣候上看:陝北屬於溫帶氣候,乾燥、缺水,冬季寒冷。關中屬於暖溫帶氣候,比溫帶氣候要好一些,夏季雨水較為豐沛。陝南是亞熱帶氣候,氣候溼潤,氣溫適宜。

地形和氣候的較大差異,也造成了文化的差異。陝北人民住窯洞,唱信天游,信天游總是一種蒼涼而又宏壯。就像路遙在《平凡的世界》裡展現的,在少安痛苦無助時,悲壯的信天游從山坳裡飛出。關中自古就是英雄豪傑輩出的地方,我一直覺得四大古都中,西安是最讓我神往的地方,唐、漢王朝皆是從這兒崛起的,有一種文化的厚重,文人都帶有一種使命感,就像《白鹿原》中的朱先生,為民而獨闖清兵大營。還有鹿兆鵬、鹿兆海、白靈等都有一股家國情懷。陝南帶有一點江南的味道,文人墨客一提終南山,帶有一種飄逸,歸隱之情,還有對於自然的崇尚。不問世事,只求自我。就像《廢都》裡的莊之蝶,崇尚動物性,自然本性。

三位作家都曾先後獲得矛盾文學獎,這在中國文壇也是獨一無二的,三個人來自同一個省份,分別代表了同一省份的三種不同的文化,陝西有這三位作家是幸運的,讓更多的人,瞭解了陝西原來如此多元,有黃土高坡、黃河、關中平原、秦嶺,有信天游、秦腔、悠揚的陝南民歌,有描寫農村孩子砥礪前行的《平凡的世界》,有講述波瀾壯闊家族史的《白鹿原》,有敘述文人墮落引人反思的《廢都》。

要說貢獻沒有誰大誰小,他們三位都是當代文壇的代表人物,只是風格不一樣,沒有好壞優劣之分。文學作品只要給人以啟迪,傳遞某種文化就足矣。


一蒼耳


陳忠實、路遙、賈平凹,作為同時代的陝西籍作家,每個人都有其優秀的代表作品,陳忠實有《白鹿原》;路遙有《平凡的世界》;賈平凹則有《浮躁》。而且,三個人也同樣獲有茅盾文學獎。

但如果把他們三個人放在一起進行比較, 誰的文學成就更高? 誰的小說寫得更好呢?

這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畢竟三位都是當代文學大家,每個人都有其較為突出的特點。



先說一下路遙

畢竟三人之中,我先接觸到的是他的《平凡的世界》。記得在初一的時候,語文老師就對這本書十分的推崇,甚至於買了幾十本放在家裡。留一本精裝版放著收藏,其餘的皆是送給志同道合的朋友,可見她喜愛之極。

路遙是這三個人當中,離世最早的一位作家。他在寫完了一百多萬字的《平凡的世界》後,沒過多久就逝世了,這不得不讓人感到惋惜。



這麼多字數的小說,這對於任何一個作家來說,那都是一個非常吃力的事情,可見他文學功底的深厚。而且小說裡,孫少平的奮鬥史,那是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讓人們明白,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上,除了去努力奮鬥外,那麼還是奮鬥。



陳忠實

他是這三個人當中年齡最大的一個,而且他寫小說也比較早,但沒什麼名氣,後來發表了《白鹿原》,這一下使得他名聲大噪,還獲得了國內最高的茅盾文學獎。



《白鹿原》應該說是一部史詩般的傑作,它非常忠實地紀錄了從清末到民國後期的一些歷史事件,小說中很多的人物,描寫得活靈活現,讓人覺得無比的真實。



賈平凹

是當今還在世的作家。而且,他也是一位高產的作家,差不多每一兩年,便推出一部長篇小說來。他源源不斷的創作力,讓同時代的大多數作家汗顏。

賈平凹最好的作品應該是他早期的《浮躁》這部小說,描寫了一條河,不過那不是一條普通的人,那是一條生命之河,講述了人類的生活源源不息。

但他的散文更能體現他的風格,他常用輕淡的筆墨,再現實生活中人們習以為常的又經常忽視的景象,但卻能引人入勝。他的大多數散文常常閃爍著哲理的火花。

那麼這三個人到底誰的小說寫得更好呢? 誰的文學成就更高呢?

按理來說,賈平凹的文學成就更高,但按我的喜愛程度,我更喜歡路遙的作品,僅僅看了一部《平凡的世界》,我竟親歷了一個時代的變遷。


調皮的小文案


這三位作家,都是國內比較知名的當代作家。他們的都展示了,陝西文化的特有型。同是呢又具備了各自的不同作品風格。賈平凹的作品,被《當代文學作品》選節選收錄《秦腔》。陳忠實《白鹿原》,被搬上熒幕。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被廣播,被搬上熒屏。這三位作家的這三部代表作都在國內獲得過許多大獎。這三部代表作都是人民所喜愛的書。

我讀過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在《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中讀了賈平凹《秦腔》,但是呢很遺憾沒有讀過陳忠實的《白鹿原》。但是我見過《白鹿原》這本書。所以:,從我個人觀點來講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影響力大。還有賈平娃《秦腔》,是廣大學生所熟知的。陳忠實的作品是80年以後出生的人,所熟悉的。據我的一個外甥講,她就是陳忠實老師的忠實讀者。

我對這三位作家的都很崇拜。特別是陳忠實老師,電視上有他的專訪。他又不幸在去年離世。這三位都是當代作家當中的佼佼者。我在他們的小說的陪伴下,激勵下,成長起來的新的一代作家。


可可潘琴


路遙,賈平凹,陳忠實,都是陝西籍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各有千秋。都有自己的特點和風格,比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賈平凹的《浮躁》和陳忠實的《白鹿原》等。如果要談誰對文學貢獻大,誰的作品最好。就要看三位作的在讀者中的影響和實力。這就要從作家作品的數量,和質量來談。我認為,賈平凹對文學的貢獻最大。他不但文學作品數量多,而旦質量上乘,幾平每部小說都能獲得國內外大獎。另外,賈平凹在散文創作方面也獨具風騷。作品甚多。在文學創作方面佔據一席之地。在廣大讀者中深受歡迎。因此我認為,陝西這三位作家中賈平凹的文學貢獻最大,作品最好。


童宏倉


在中國作家群體中 ,陝軍是一支不可小覷的力量。在當代作家中,賈平凹和陳忠實是兩個非常優秀的作家,難分伯仲,路遙和他倆比,有一定的差距。

賈平凹1952年出生,出版有《浮躁》、《廢都》、《白夜》、《土門》、《高老莊》、《山本》等長篇小說。

賈平凹是一個在藝術上有獨到追求並取得卓越成就的作家。這首先表現在他具有一種較為開闊的文化視野,善於吸納各種文化資源的優長為我所用。他從拉美作家,特別是從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的成功中得到啟示,注意特定的歷史文化和地域文化對人們日常生活和心理世界的影響;從日本的川端康成身上獲取了準確細膩地把握社會心態和人物心態的總體特徵和微妙變化的經驗。

陳忠實(1942——2018),他寫的長篇小說《白鹿原》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

《白鹿原》代表了陳忠實文學創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國鄉土小說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小說的時空跨度宏闊,起筆於辛亥革命,終迄於解放戰爭,借關中平原上白鹿兩大家族三代人的明爭暗鬥、恩怨情仇 ,將中國近現代史上所經歷的諸多政治大事件囊括其中。作者以家族的興衰沉浮來濃縮中國社會和民族歷史的變遷,以當代性的藝術思考去穿透歷史縱深,寫民族秘史、悲愴國史、隱秘心史,再現歷史艱難曲折的延伸與挺進,展示民族文化的深邃與厚重,從而獲得凝重、大氣、深沉的史詩性品格。

路遙(1949——1992) ,他寫的《平凡的世界》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的代表作。為了寫好這部百萬字的長篇小說,他準備了三年,寫作了四年。作家在這部力作中,展現了從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當代農村生活的鉅變。

在展示黃土高原廣闊的生活畫面的同時,作家也在《平凡的世界》中描繪了黃土高原的風土人情:溝壑縱橫的黃土地,熱情悠揚的“信天游”歌聲,打棗的歡樂場面,都烘托出濃郁的陝北風情。使人感到不足的是,小說沒能開掘更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人物性格的塑造也不夠豐滿,情節的推進遲緩。過於瑣碎的細節描寫也妨礙了作家提煉更豐厚的情節,開掘更深廣的主題。


美食家106


這三個人的作品都有特色,大家也都知道,從作品也能窺視人品的如何,這裡不做評論。若論誰的作品對文學貢獻最大,那非陳老師莫屬。賈老師是個高產的作家,商業性成分多些,最出名的作品是《廢都》甚至被禁,雖藝術水平不低,但正能量不充分。這點和路遙作品不能比了。誰的作品最好,這個問題可是不好說,也沒有 統一標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每個人多有不同的欣賞喜好,欣賞水平也不一樣,作品是面向大眾的,我比不出誰最好來,也許別人可以。陳老師的《白鹿原》我是從《紅旗雜誌》連載上看的,應該是比較早了,這幾期《紅旗雜誌》應該作為收藏品保留了,算是紀念陳老師。當然也存有路遙和賈老師的一些作品。


生命之光


路遙的《人生》,反映了當時年代的人的思想與現實的衝突,巧珍的影響深得人心。《平凡的世界》,更是以大的篇幅,給人們展示廣闊的農村,在改革前與改革後,人們的思想上的衝突與改變。更是反應了廣大的農民,自強不息的精神面貌。鼓勵了一代代的青年農民,奮不顧身的投入到改革開放的大潮中。這是時代自強不息,努力進取的精神!所以無論小說的中心思想,還是時代的反響,路遙是他們幾位之間作品最好的,社會反響最高,對文學的的貢獻是最大的!


路遙lgy


山中無老虎,

猴子稱霸王!


啥貨就上啥架板


做為一陝西人我都很喜歡,


驍騎校尉車英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對作家的評價是由社會的喜好讀者的喜好決定的,喜歡平凡勵志的可以看路遙,喜歡小方框喜歡琢磨人情人性的可以看賈平凹,喜歡一臉褶子喜歡滄桑變化的可以看陳忠實。讀書就是喜好,讀書未必能讓人有多高級的人生,但能讓人有比較高級的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