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7 解析浦東內環區域路網結構,世紀大道為軸線,黃浦江決定道路走向

浦東新區,是上海市的一個市轄區,因地處黃浦江東而得名。全區面積1210平方公里,位列上海第一,第二名的崇明區1185.49平方公里。儘管如此,由於地理位置和城市發展的原因,浦東新區在內環內的面積只有很小一部分,大約佔了內環區域四分之一的面積。

解析浦東內環區域路網結構,世紀大道為軸線,黃浦江決定道路走向

浦東新區的內環區域由黃浦江、龍陽路和羅山路圍合而成。

龍陽路與羅山路原為地面快速道路,於2009年改建為城市快速道路(內環線)的一部分。

解析浦東內環區域路網結構,世紀大道為軸線,黃浦江決定道路走向

觀察該區域地圖可以發現,世紀大道自西北向東南,幾乎向浦東的內環區域一分為二。

而浦東大道(昌邑路)、張楊路、楊高中路、錦繡路4條主幹道,在經過世紀大道後轉向西南方向,形成了一個魚骨狀的路網結構,如下圖。

解析浦東內環區域路網結構,世紀大道為軸線,黃浦江決定道路走向

可以說,先是由黃浦江決定了浦東大道和浦東南路的走向。再加上中軸線世紀大道的存在,導致大多數道路在經過世紀大道後,走向都發生了一定程度的偏轉。最終形成的這種路網結構,也導致了延安東路隧道的常年擁堵。

類似的路網結構,還出現在浦東的東陸路和楊浦的五角場地區。形成的原因都是先有一條老的主幹道(東陸路和四平路),然後圍繞這條路的兩邊逐漸擴張,最終形成了這樣的對稱的格局。

上海還有哪些由於歷史原因,形成的獨特道路形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