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土雞蛋比普通雞蛋更有營養嗎?蛋黃顏色深的營養價值更高嗎?

戰馬童


兩種雞蛋的名詞解釋?

所謂“土雞蛋”就是我們所說的農村裡散養在外面自己覓食的散養雞下的蛋;而養殖場統一把雞圈養起來進行人工餵養的雞下的蛋叫做“普通雞蛋”又稱“洋雞蛋”。


如何分辨土雞蛋和洋雞蛋?

兩種蛋很容易分辨,土雞蛋一般個頭略小,蛋殼顏色淺且比較薄,但蛋黃偏大、顏色偏深;洋雞蛋蛋殼顏色深,且蛋殼厚重,蛋黃略小點。

雞蛋的營養取決於雞吃了什麼?

先來看看散養雞:很多農村散養的雞沒人管的,一整天都流放在外,讓它們自由覓食,雞吃進去的是小蟲子、草籽、還是其他什麼汙染物,已經無法知道,當然如果是山裡人家或一些生態環境沒遭受化工汙染的地區散養的雞還好一點,但這些雞下的蛋很難買到,農村人聽說土雞蛋更有營養大部分都留著自己吃了。

點評:散養雞攝入營養並不均衡,個頭也大小不一,母雞們都根據自己的愛好在吃,如果它們吃的是青葉或玉米,那麼蛋黃顏色會偏深,偏黃;有檢測表明,土雞蛋中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2含量會高於洋雞蛋,口感上:人們在吃土雞蛋時感覺土雞蛋口感比洋雞蛋更加細膩,味道更香醇。追求口感的年輕人和兒童更適合吃土雞蛋。


而養雞場出來的雞:個頭大小都很整齊,因為它們被統一“軍事化”管理,吃的都一樣作息時間也都一樣,雞飼料配方中營養成分搭配也比較均衡。因此雞蛋中的鐵、鈣、鎂等等的一些礦物元素含量相對也比較均衡,因為注重配方和雞蛋營養,在飼養時也會添加膳食纖維,蛋黃中的膽固醇和脂肪也比土雞蛋少很多,所以吃起來沒有土雞蛋那麼細膩和香濃。

點評:洋雞蛋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沒有營養,大家不要被固有的思想束縛,相反如果是中老年人,更加要選擇洋雞蛋,因為老年人更加需要控制膽固醇和脂肪,當然如果已經存在高膽固醇問題,不管是土雞蛋還是洋雞蛋,蛋黃都要少吃,一週2~3只為宜,蛋白可以多吃。

綜上對比,相信大家都有一個清晰的選擇思路了,還有一點需要強調的是,不管土雞蛋還是洋雞蛋,一定要選擇新鮮的,完好無損的,摸雞蛋表面粗糙不平,有光澤的;不要選擇灰白無光的、有汙穢物有裂痕的雞蛋,厚殼蛋在同等儲存條件下保質期更長。


琳的營養新概念


土雞蛋比普通雞蛋更有營養,這個說法看上去真的好美好啊,想象一下,從老農那,買到他們用糧食親手喂出來的雞蛋,既健康又安全,還有營養,哇,太理想了。


可事實是,這樣的土雞很難找到。

真正意義上的土雞應該是完全散養,沒有專門飼料,主要以蟲子、蔬菜、野草等為食物,即使吃點糧食,也是純苞谷的,這樣的雞蛋不但難尋覓而且成本高,除非在大一點的放養山林中有條件實現,往往也不是尋常百姓能每日消費的起。


至於道邊的老農自己餵養的幾隻雞,規模小,靠一天幾隻雞來下蛋,既沒有消毒防疫,也沒有冷藏設施,等拿到你的手裡,可能已經過去十天半個月了,新鮮度下降。

我這麼說,是不是養雞場的雞蛋就好了,也不是,有很多的小型家庭養雞場的雞圈養後,活動空間小,還有過度用藥預防傳染病的弊端,所以傳染病的發生小了,但是抗生素的風險高了。


我個人比較傾向的選擇是當地大品牌的雞蛋,管理能相對規範,生產標準高些,比較安全。

那麼我們再來說說營養價值

關於土雞蛋和養殖雞蛋的營養素比較,《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2009》有相應的含量說明。


相對而言,土雞蛋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膽固醇、鈣、鋅、銅、錳含量略高一些,而脂肪、維生素A維生素B2煙酸、等含量略低,其他營養素差別不是很大。
其中土雞蛋中膽固醇含量高,其原因可能與蛋黃所佔比例較大有關。
所以營養素各有所長,沒法話說哪個就是很好。

至於有的蛋黃比較黃,也跟飼料有關,餵養含葉酸的飼料可以有高葉酸雞蛋;餵養富硒飼料可以有富硒雞蛋,餵養含胡蘿蔔素豐富的飼料呢,變成顏色更深的雞蛋。


應該說雞蛋最後營養到底如何,跟飼料更有關,而不是單看顏色。


蔡蔡營養秀


土雞蛋,是指在自然環境下生長、吃天然食物的雞產下的雞蛋,而普通雞蛋(又稱洋雞蛋)是指工廠飼養、吃飼料的雞產下的蛋。現今社會上流行一個說法:土雞蛋比普通雞蛋好,原因在於土雞蛋的營養價值高。與此同時,蛋黃顏色越深,代表該雞蛋越好。此傳言一出,不少市民便信以為真,不惜花較高價去購買土雞蛋。那麼,這個傳言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首先從營養方面來說,土雞蛋不見得比普通雞蛋勝出一籌。我們先看兩種雞蛋中宏量營養素的差別。雞蛋中的宏量營養素以脂肪、蛋白質為主。其中,雞蛋中的氨基酸組成十分適合人類的需要,其蛋白質為優質蛋白質,因此,雞蛋中的蛋白質含量格外引人關注。以下為兩種雞蛋蛋白質含量對比:

由表1我們可以看到,土雞蛋與普通雞蛋相比,蛋白質含量相近,土雞蛋的蛋白質含量比普通雞蛋略高。我們再看看兩種雞蛋中的脂肪含量。雞蛋中的脂肪主要存在於蛋黃中,除脂肪外,雞蛋還含有膽固醇、卵磷脂等脂質,以下為兩種雞蛋脂肪含量對比:


由表2、表3可得出,土雞蛋的脂肪含量、卵磷脂含量確實比普通雞蛋要高些,但與此同時,土雞蛋的膽固醇含量會比洋雞蛋高(如表4所示)。

除了以上宏量營養素外,在微量營養素方面兩者比較結果如何呢?在維生素方面,土雞蛋的維生素A含量為199mg/100g,維生素E含量為1.36mg/100g,普通雞蛋維生素A含量約為234mg/100g,維生素E含量約為1.84mg/100g,就維生素含量來說,兩者沒有很大差別,反而是普通雞蛋會稍高些,與飼料中添加了部分維生素有關。在微量元素方面,土雞蛋的鈣、鐵、鋅元素含量與普通雞蛋差別不大。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土雞蛋與普通雞蛋的營養成分相差不大,其中土雞蛋的膽固醇、脂肪、卵磷脂含量稍高於普通雞蛋,而普通雞蛋微量元素、維生素含量會稍高於土雞蛋,兩者可謂各有千秋,消費者可按個人喜好選擇,沒有必要為了所謂的“高營養”而盲目購買較高價的土雞蛋。

解決完第一個問題,我們來看看第二個:蛋黃顏色深的雞蛋是否營養價值就高呢?實際上,這也是不合理的。經常購買雞蛋的市民會發現,一般來說,較普通雞蛋而言,土雞蛋的蛋黃個頭較小,顏色較深。蛋黃的顏色主要來源於雞蛋中的脂溶性色素,而雞蛋蛋黃的深顏色則來源於斑蝥黃和阿樸酯等類胡蘿蔔素[3]。也就是說,蛋黃顏色深的雞蛋類胡蘿蔔素含量會高一點,但這並不能作為評判它營養價值高低的依據。因為,雞蛋的營養價值主要體現在上文所說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方面,單憑一個類胡蘿蔔素的高低無法評定該雞蛋營養價值的高低。所以“靠蛋黃顏色看營養”這個說法是錯誤的。但是市面上有不少不法商家利用市民對此的誤解,故意往蛋黃中添加非法色素(如蘇丹紅等)來增加蛋黃的顏色從而欺騙消費者。因此,我們在購買雞蛋時要謹慎選擇,無需為“土雞蛋”、“蛋黃顏色深的雞蛋”而趨之若鶩。

參考文獻:

[1]朱飛.草雞蛋和洋雞蛋蛋白質與脂肪含量的比較[J].現代商貿工業,2013,25(02):192-193.

[2]戴政,付瓊,甘菲,郭一清,邵雪玲.不同家禽蛋類營養成分的比較[J].氨基酸和生物資源,2003(03):24-26.

[3]李俊,程業飛,蘇越,陶正國,周迪,周巖民,溫超.阿樸酯和斑蝥黃複合對蛋雞抗氧化功能、蛋品質和蛋黃色素沉積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2018,57(18):88-92.



超哥話食


雞蛋一直是人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很多人都比較青睞於土雞蛋,但土雞蛋價格比較貴,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土雞蛋和普通雞蛋有什麼區別。 土雞蛋和普通雞蛋養殖方式不一樣,土雞蛋就是家裡用玉米,等糧食養的雞,普通雞蛋就是養雞場用飼料餵養的雞,兩種雞蛋外表有一定的差距,一般普通的雞蛋比較大,蛋黃較小,土雞蛋個頭比較小但是蛋黃比較大,蛋黃比普通雞蛋蛋黃顏色深,所以人們吃起來口感會比較好一些,也感覺吃土雞蛋營養高,其實土雞蛋和普通雞蛋雖然有些差異,但是營養價值是一樣的,只是餵養方式不一樣,所以雞蛋品種也不一樣




小羊羊愛美食


現在人的觀念都是錯的,其實草雞蛋和洋雞蛋他們的營養是一樣的。那個蛋黃根本就不分顏色深和淺。而且每天每人一個雞蛋就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