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安埠街——無法忘懷的記憶(二)

二、記憶中的安埠街上,留存心底的老“字號”

在安埠街上,有許多店鋪人們很少叫它的名字,卻用另外一個牌匾上沒有的“字號”代替,口頭叫久了,變形成了“字號”,這些“字號”至今還留在“老香坊”的心中。

1、“大粗脖”

在街道東頭,緊鄰通天街,第一家商鋪的店名好像叫“永安商店”,不知什麼原因,人們都叫這個商店為“大粗脖”。小鋪面積不大,經營一些日用雜貨,因離我家不遠,有時早起,父母便叫我拿著搪瓷盆和豆腐票去大粗脖“撿”豆腐,有時也去住在“大粗脖”後院的臧姓同學家玩耍。後來受市場經濟影響,“大粗脖”好像改成經營建築材料了,再後來隨著安埠街的改造,“大粗脖”結束了它的使命,和許多老安埠街上的商鋪一樣,被新的商鋪和模式取代,在哈爾濱商業版圖上永遠消失了。

2、“二門診”

在“大粗脖”斜對面、“永靖衚衕”西側,是一排舉架很高的平房,原來是香坊醫院的一個門診部,人們都叫它“二門診”。上世紀末期,這個診所肩負著兒童疫苗接種工作,後隨安埠街改造,原址變為安埠小區商服房,“二門診”這個字號卻留存在了老香坊人的心底。

3、“老市場”

安埠街往西右側,有一條小街——升永街。走進升永街是一個不大的旅館,在往北走街中心有個商店,叫紅星商店,外面是個大棚子,很多人來這裡排隊買菜。在紅星商店北邊對過,有一個當時規模不小的“上號廢品收購站”。街盡頭與公濱路交接處,是香坊有名的“老市場”。老市場過去是賣牲口的,只有星期天才有人在此交易,多是豬崽雞鴨之類的交易,隨著安埠街改造,升永街變成了寬闊的街道,老市場也早已不存在了,但“老市場”這個“字號”至今還留在老香坊人們的心中。

4、“五分社”

升永街南側的安埠街上,有一個大型綜合性商場——香坊區綜合商店,俗稱“五分社”。究竟為啥要叫“五分社”我不得而知,但這個俗稱卻比“綜合商店”還要深入人心,記憶裡,“五分社”後期改成二層小樓,一樓銷售食品醬菜魚類等,二樓則賣一些床單被罩等百貨用品,客流量不大,經營狀況不算太好,隨著市場經濟的轉變,綜合商店已經銷聲匿跡,但“五分社”這個字號卻留在了“老香坊”人們的心中。

5、“小樓”

在老安埠街,還有一處“字號”——小樓。“小樓”是一座陳舊的日式小二樓,細長的木製門窗,在小樓的西側有一道斜角的門,在臨安埠街上也有一道門,門口對著二樓樓梯。從西側斜角門進去,再從臨街門出來,“小樓”就算逛完了,這就是當時的香坊區安埠百貨商店,人們都叫它“小樓”。小樓商店當時在香坊區因商品齊全而被居民稱道。而在小樓商店右側則是中國工商銀行安埠辦事處,記得當時銀行櫃檯是鐵柵欄,手工點鈔,人工記賬,和現在仍然坐落在安埠街上的工商銀行比起來,簡直是天地之差。順著銀行向西,有一家民族商店——香坊區回民副食品商店,因是民族商店,我們當時去的很少,那裡的紅糖、大白兔糖果賣得很好。

6、“三八商店”

在回民商店對過,有一個叫“三八商店”的店鋪,之所以叫“三八商店”,是因為它是香坊區婦女兒童用品商店。三八商店裡外臺階都很高,店內牆上掛滿了各式花樣的布匹,名為婦女兒童用品商店,其實男士衣帽布衣這裡也賣,這也是那個年代“保障供給”的需要吧。而距三八商店不遠的東側一個小街口也有個飯店,好像叫“香坊三八飯店”,飯店裡大果子、油炸糕味道極好,每天早晨很多人來此排隊購買。

7、“大門洞子”

和“五分社”一樣,留在“老香坊”心目中的,還有一個地方,那就是真正的老市場——香坊區日雜商店。老市場坐落於安埠街往西的左側,是一個南北通透的大院,兩側黝黑的門洞上方依稀刻著的幾個字(記不清寫的是什麼),向人們講述著安埠街的歷史,因此人們管香坊日雜叫“大門洞子”。走進大門洞子,好像走進年代久遠的古代,大院東西兩側各有一個門市,屋內地面高低錯落,木質樓梯。兩處門市分別銷售一些鍋碗瓢盆、大醬缸、黑白鐵水壺煙囪、鞭炮等日用雜品,每到春節這裡也很熱鬧,鞭炮、對聯應有盡有,家家戶戶都要更換一些新的碗筷,而平時這裡和副食品商店比起來還是要遜色,畢竟醬缸的更換頻率和豬肉蔬菜比起來還是要慢的很多。隨著安埠街改造,“大門洞子”消失後,香坊區再也沒有如此風格的商業建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