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住新房,不愁吃穿還有錢,仙桃這個村讓村民暖心

12月4日,冬日的陽光,照在胡場鎮祠堂灣村九組。貧困戶羅金山的家裡,水盆裡放著豬肉,晾繩上晾著乾魚,桌上放著兩盤菜餚,一盤家常豆腐,一盤肉末醃菜。一旁土灶上的鐵鍋正“咕嚕咕嚕”冒著熱氣。

住新房,不愁吃穿還有錢,仙桃這個村讓村民暖心

▷左一為羅金山

  “我住進新房兩年了,現在不愁吃穿,每年還有3600元的低保。”羅金山感激地說,“大河有水小河滿,沒有黨的好政策,沒有國家的富強,就沒有祠堂灣村今天的變化。”

  順著羅金山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見寬闊整潔的通村道路延伸到農戶家門前,太陽能燈沿道路兩側相間分佈……然而就在幾年前,這個村子卻是另一番景象:交通不便,村部漏雨,電壓不穩。“感謝工作隊,幫村裡扶出了新面貌。”村幹部許承烈說。

住新房,不愁吃穿還有錢,仙桃這個村讓村民暖心

“以前,村裡沒有一條像樣的路,路面大坑連著小坑。一組的村民孫三清的拉魚車,曾因路不好走,連人帶魚一起翻到溝裡,損失了千餘元……

”“老村部的會議室只有16㎡,最多隻能容納10餘人,還經常漏雨。每次村裡組織開大會,只能到露天廣場開。遇到雨季,還得搭雨棚……”講起以前村裡的樣子,村民們記憶猶新。

  2015年,市司法局選派精幹人員組成扶貧工作隊,到祠堂灣村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在幫扶過程中,扶貧工作隊用“三心服務”——耐心、貼心、用心,換來群眾的稱心。

  瞭解到村裡交通不便、電壓不穩的現狀後,扶貧工作隊多次到市裡、鎮裡,為修路跑項目、籌資金。儘管在爭取項目和資金過程中,多次受挫,但工作隊卻用耐心化解困難,如借春節探親之際,多次請當地能人回鄉敘情,聚力量共謀發展繪藍圖。

住新房,不愁吃穿還有錢,仙桃這個村讓村民暖心

貼心,把村民冷暖放在心上

  去年,五保戶劉木志危房改造後,為家中缺少生活用品而發愁。得知情況後,幫扶幹部出資千餘元,為他購買了單人床和生活用品;村民向晉江是殘疾人,對生活喪失信心,工作隊多次走訪,鼓勵他發展水產養殖。現如今,他把藕帶、河蟹、小龍蝦等產業,經營得有聲有色 ,家庭人均收入達到了1.5萬元。

住新房,不愁吃穿還有錢,仙桃這個村讓村民暖心

用真心化解各類矛盾

  電壓不穩,村部漏雨,近年來,扶貧工作隊直面問題,用真心化解各類矛盾,共為該村爭取到650萬餘元資金,實施水改和電力設施升級改造項目,解決群眾最急最憂最盼的問題;籌措資金近150萬元,用於村部升級改造、安裝40餘盞路燈、維修改建九組公路涵閘,村級基礎設施得到不斷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