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汈汊湖啟動退垸(田、漁)還湖二期工程

汈汊湖啟動退垸(田、漁)還湖二期工程 重現“最大內陸封閉式湖泊”美景

汈汊湖啟動退垸(田、漁)還湖二期工程

12月2日,汈汊湖退垸(田、漁)還湖二期工程開始掘池破垸。(視界網 陳智 攝)

湖北日報訊 (記者宋效忠)幾乎被精養魚池分割殆盡的汈汊湖,開始重現昔日煙波。未來,逾6萬畝浩渺湖面可期。

繼2018年完成首期還湖1.3萬餘畝之後,12月2日,汈汊湖退垸(田、漁)還湖二期工程開始掘池破垸,首批入場的兩臺挖掘機揮動鐵臂,將一處處池埂剷除。

汈汊湖原本是泛洪區,經過上世紀70年代的圍湖造田,形成長16.1公里、寬5.5公里的水面,為全國最大內陸封閉式湖泊。數十年來,湖面逐漸萎縮,最大成片連體水面不足3000畝。與此同時,汈汊湖調蓄洪能力大幅下降,災害頻頻發生。1998年汛期,民樂閘翻閘,湖區7.3萬畝魚池被淹;2016年洪災期間,湖區水位接近歷史最高,當地群眾緊急轉移躲避洪峰。

“人不給水出路,水就不給人活路。”2017年11月,《湖北省五大湖泊退垸(田、漁)還湖實施方案》出臺,明確要求汈汊湖開展退垸(田、漁)還湖。2019年5月,中央第四生態環保督察組反饋督察情況,要求加大還湖力度。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中央、省、孝感市有關決策部署和要求,漢川市委市政府扛起政治責任,自我加壓,全力做好汈汊湖生態修復、環境保護、綠色發展三篇文章。2018年,首期順利還湖達1.34萬畝,成片魚池變為密佈水草的灘塗。

12月3日,一群群天鵝、大雁、野鴨在草間棲息、覓食,熱鬧了冬天的湖區。“這裡至少已有10年沒見天鵝了。”汈汊湖養殖場黨委副書記鄒順斌說,“珍稀天鵝飛回,說明生態轉好。”

“還湖工程帶來的生態效益不可估量。”汈汊湖退垸(田、漁)還湖工作指揮部辦公室主任方壽生介紹,“二期工程完成後,還湖總面積將達到5.86萬畝,湖面比2018年初‘長大’約20倍,調蓄容量增加3000萬方,達到1.29億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