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MOM產品為何越發越少?正式指引已劃定方向,券商將迎全新增長點

MOM產品為何越發越少?正式指引已劃定方向,券商將迎全新增長點

MOM(管理人中管理人)指引終於落地!《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指引做了五方面的安排,包括產品定義及運作模式、界定參與主體職責等方面。因此,有券商人士提出,指引落地後會催生一批MOM產品面世。

然而,由於之前MOM基金市場不夠規範,且投資時間長、抗市場風險能力差,目前總體市場規模較小。Wind數據顯示,自2012年8月國內首隻MOM基金亮相後,到目前為止也還不到150只,單隻規模也難與FOF(基金中基金)相比。

指引內容包含5大方面

12月6日,證監會發布了《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管理人中管理人(MOM)產品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證監會表示,《指引》是為支持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更好承接各類中長期資金的資產配置需求,為資本市場引入更多中長期資金。記者注意到,《指引》主要做出如下安排:

一是明確產品定義及運作模式。MOM產品是指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即管理人)管理的同時符合以下兩方面特徵的公募基金或者私募資管產品:1、部分或全部資產委託給兩個或兩個以上符合條件的第三方資產管理機構(即投資顧問)提供投資

建議服務;2、資產劃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資產單元,每一個資產單元單獨開立證券期貨賬戶。

二是界定參與主體職責。管理人履行法定管理人的受託管理職責,投資顧問依法提供投資建議等服務。

三是管理人及投資顧問應具備相應的勝任能力

四是規範產品投資運作。要求管理人建立健全投資顧問管理制度,加強信息披露。

五是加強利益衝突防範及風險管控。要求管理人與投資顧問強化關聯交易、公平交易、非公開信息等管控。

值得注意的是,本《指引》所稱證券期貨經營機構,是指證券公司、公募基金管理人、期貨公司及前述機構依法設立的從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的子公司。證券期貨經營機構設立資產管理產品並委託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投資顧問的,適用本指引。

“MOM賬戶”問題得到解決

對於MOM產品,《指引》對市場上最為關注的賬戶問題有了解決辦法,即:資產劃分成兩個或兩個以上資產單元,每一個資產單元單獨開立證券期貨賬戶。記者瞭解到,之前一隻MOM產品只能對應一個賬戶,而現在每一個資產單元都可以單獨開立賬戶。這在業內人士看來,有助於有效解決之前傘形信託賬戶的穿透問題,利於考察投資顧問的業績水平,引進增量資金。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指引》發佈後,中國結算也修訂了《特殊機構及產品證券賬戶業務指南》,明確產品應以MOM基金的名義開立一碼通賬戶,可按每個投資顧問申請開立1對滬深A股賬戶。

MOM产品为何越发越少?正式指引已划定方向,券商将迎全新增长点

記者注意到,其實,在資管新規禁止多層嵌套的大背景下,節約一層嵌套的MOM將起到疏通資管機構間聯繫的作用。長城證券表示,資管新規禁止多層嵌套,僅允許資管產品再投資一層資管產品。MOM產品具有節約層級的優勢,即其只屬於一級資管產品,在嚴控嵌套背景下,MOM能夠有效疏通資管機構直接的融資及配資通道,形成優勢互補、風險分散的共榮圈。

由於MOM屬於一級產品,管理人通過考核,將其管理費靈活分配在各投顧,購買MOM產品也只需支付投顧費用;相反,FOF則存在著雙重託管費的情況。《指引》明確表示,投資顧問收取的投資顧問費用應當從管理人收取的管理費中列支,具體由管理人與投資顧問自主約定。管理人不得向未提供實質服務的投資顧問支付費用,支付的費用應當與投資顧問提供的服務相匹配。

另外,長城證券還表示,《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決定了未來銀行資管的發展主要取決於理財子公司的發展,理財子公司在缺乏經驗和人才配置的情況下還受到嚴控嵌套的限制,委外的形式也缺乏明確規範,未來理財子公司的發展動向尚不明確。而MOM產品正為理財子公司提供了明確的發展動向,未來理財子公司或將成為主要的MOM產品發行者。

目前MOM總體市場規模較小

從本質上看,MOM就是為大類資產配置而生的。總體看MOM本質上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規範化的投顧,是對投顧規則的細化,而FOF是特殊類型的規範化的嵌套。目前MOM基金市場不規範,且投資時間長、抗市場風險能力差,總體市場規模較小。

記者注意到,目前國內MOM產品主要是以私募和券商集合理財兩種形式出現。Wind數據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市場上共有MOM產品147只,其中私募131只,券商集合理財16只。MOM產品發行數量上以2015年最為密集,發行了59只,緊接著2016年~2019年逐漸下降,今年來僅發行了4只。

MOM产品为何越发越少?正式指引已划定方向,券商将迎全新增长点

由於未能獲取私募MOM的相關規模數據,記者只能從券商集合理財MOM披露的規模數據來大致瞭解目前MOM產品的規模。Wind數據顯示,16只券商集合理財MOM中,招商證券資管有13只,廣發證券有2只,國海證券有1只。顯然,MOM產品的頭部化現象較明顯,大型機構具有發行優勢,小規模的機構難以承擔產品運營成本。

其中披露有最新基金規模數據的有12只,平均規模約6770萬元,其中招商智遠尊享MOM3號規模最大,達3.42億元,其次是國海金貝殼旗艦合贏MOM1號,規模約1.31億元,而招商群英薈量化多策略MOM規模最小,約381萬元。不難發現,MOM產品整體規模偏小。

西南證券撰文表示,從國內MOM產品的運行情況來看,存在著以下問題:

第一,由於產品規模偏小,定製化特徵不明顯,大量投資於現存產品。

第二,子管理人偏少,動態更換的頻率低,甚至不做更換,缺乏子管理人的精細化篩選和管理,有待更加充分地發揮MOM的優勢,部分MOM產品投資方式上更接近於FOF。

不過,在12月6日證監會發布MOM《指引》後,有券商人士表示,這會催生一批MOM產品面世。MOM產品的後續規模化、多樣化發展將為券商帶來增量業務,券商有望迎來新的增長點。

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入市風險自擔。

MOM产品为何越发越少?正式指引已划定方向,券商将迎全新增长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