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對比黨的十九大,四中全會為何將“執政本領”由8項增加為9項?

更多精彩內容請看北京日報客戶端學習頻道:

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要帶領全國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面增強執政本領”,並深入闡述了需要增強的8項具體本領,即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對各級領導幹部在執政本領方面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決定》明確提出“促進各級領導幹部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科學發展本領、依法執政本領、群眾工作本領、狠抓落實本領、駕馭風險本領,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

對比十九大報告不難發現,《決定》將需要增強的“執政本領”內容由8項增加為9項,即增加了“鬥爭本領”。

那麼,《決定》為什麼提出“增強鬥爭本領”?認真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結合有關學者的相關分析,對於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認識:

1.增強鬥爭本領是推進新時代偉大社會革命的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場偉大社會革命進行好,我們黨必須勇於進行自我革命,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從我們黨領導社會革命的歷史進程來看,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改革開放,是在偉大斗爭中進行並不斷髮展壯大的;新時代推進黨領導的偉大社會革命,同樣需要在偉大斗爭中展開。

對比黨的十九大,四中全會為何將“執政本領”由8項增加為9項?

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涵蓋領域的廣泛性、觸及利益格局調整的深刻性、涉及矛盾和問題的尖銳性、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的艱鉅性、進行偉大斗爭形勢的複雜性,都是前所未有的。面對艱鉅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和各種風險矛盾挑戰,領導幹部必須增強憂患意識,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積極主動做好應對任何形式的矛盾風險挑戰的準備,持續深入推進新時代偉大的社會革命。

2.增強鬥爭本領是推進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的需要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們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樑,始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自身必須始終過硬。那麼,怎樣才算過硬?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就是要敢於進行自我革命,敢於刀刃向內,敢於刮骨療傷,敢於壯士斷腕,防止禍起蕭牆”。

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場偉大的自我革命,從根本上說這種自我革命就是同一切影響黨的先進性、弱化黨的純潔性的問題作堅決鬥爭,實現自我淨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進行自我革命,意味著要同安逸享樂和不思進取的消極心態做鬥爭,要同各種頑瘴痼疾和積習積弊做鬥爭,要同權力的腐蝕和利益的誘惑做鬥爭,要同若隱若現的“關係網”和若明若暗的“潛規則”做鬥爭,要同黨自身存在的各種缺點和問題做鬥爭。如果沒有刀刃向內的鬥爭勇氣,沒有壯士斷腕的鬥爭決心,沒有真刀實槍的鬥爭交鋒,沒有高超嫻熟的鬥爭藝術,黨的自我革命就很難引向深入,全面從嚴治黨就難以向縱深發展。

3.增強鬥爭本領是提升新時代領導幹部能力的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我們一些幹部最缺的是實踐經驗,特別是缺少在重大斗爭中經風雨、見世面的經歷。不少幹部工作很勤奮,對自己要求也嚴格,但一到大風大浪來了就沒主見了,總希望一切都太太平平的,工作思路也就是這個思路,求穩心態有餘,鬥爭精神不足。”鬥爭歷練不夠,鬥爭精神不足,鬥爭本領不強,實際上已經成為新時代部分領導幹部領導能力的突出短板。

進入新時代,要進行偉大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積極應對各種矛盾挑戰,著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必然要求各級領導幹部要成為敢於鬥爭、善於鬥爭的戰士,不斷增強鬥爭本領。這是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領導幹部提出的客觀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