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只爭朝夕 演繹“景德鎮速度”

——我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紀略

11月18日下午3時30分,地下綜合管廊智慧管廊大廈監控中心內,工作人員正注視著電腦屏幕,密切關注著地下綜合管廊內的情況。

此刻,地下綜合管廊已默默為景德鎮城區和百姓“服役”了近兩年,令人很難想象的是,它的開工時間始於2017年1月,工期不到一年。

高位推動:堅實的組織保障

2016年4月22日,於景德鎮管廊建設而言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當天,經競爭性評審,我市作為江西唯一推薦城市,成功入選2016年中央財政支持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第二批試點城市。

景德鎮的入選並非偶然。由於事關城市的“裡子”,我市早在2014年就謀劃啟動了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工作,經過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這才成功入選國家第二批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試點城市,成為我省首個管廊項目。

自入選試點城市以來,為全力推進管廊建設,我市建立了市委、市政府牽頭,市住建局統籌負責,管廊項目公司具體實施的三級組織管理機構。同時,成立了市地下管線(管廊)領導小組,組建了以市長為總指揮、常務副市長為常務副總指揮、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掛點的指揮部,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分工,高位推動,協調推進項目落實。

高位推動給項目建設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通過現場辦公、市政府聯席會、聯合黨建、勞動競賽等管理舉措及活動措施,有效保障了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

晝夜奮戰:創造“景德鎮速度”

2017年1月5日,中鐵四局中標我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在短短5天時間裡,該局從全局各單位抽調精兵強將,完成了項目管理團隊的組建。

中鐵四局指揮部指揮長丁玉勤至今還記得,自項目開工後,他們250多人在工地上過了一次難忘的春節。

“由於工期緊,我們臨時決定春節期間不放假。”讓丁玉勤感動的是,在獲知這一消息時,250多人全部給予了理解支持,“有些買了火車票、

飛機票的同志立即退了票。”

據瞭解,該工程具有工期緊、體量大、技術複雜、安全質量和文明施工要求高、社會關注度高等特點,為打贏這場攻堅戰,中鐵四局指揮部圍繞“3·10”“3·30”“7·30”等時間節點,在大力開展“保工期、保安全、保質量、爭第一”和“百日大會戰”勞動競賽的同時,全面加強標準化建設和技術創新,嚴格控制工程建設質量,多角度、多方位促進施工生產。建設中,還應用了無人機航拍技術、揚塵在線監測系統、VR視頻安全教育系統、遠程視頻監控系統等,強化對工程項目的管控;應用中鐵四局開發推廣的成本2.0系統、隱患排查治理系統、財務共享服務系統等信息化管理系統,對項目進行精細化管理。

最終,該項目實現了當年開工、當年完成28.22公里管廊及建築面積約15000平方米的國內最大管廊監控中心主體施工, 並創造了單日完成廊體433米、單月完成6.4千米管廊主體、單月完成產值2.226億元的“景德鎮速度”。

攻堅克難:績效考核全國第二

項目施工過程中,一方面要確保完成各個搶工任務,另一方面還要面對各種技術難題。

高鐵商務區管廊施工,需要兩次下穿九景衢高鐵(朝陽東大道和建設大道),全部在預留涵洞的有限空間內作業,且要求在景德鎮北站正式通車前完工。為此,中鐵四局指揮部組織精幹力量,在保證安全、質量、進度的情況下,順利完成搶工任務。

陶玉路管廊施工要下穿老貨場既有普速鐵路,經群策群力,施工單位最終採用了頂進法施工,既有效解決了交叉作業及鐵路運行的安全風險,又消除了耽擱鐵路運營的時間,保證了民生。

類似的搶工和克服技術難題的例子還有不少,如應用可拆卸式對拉螺栓,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採用BIM+無人機技術進行實景建模,實現土方工程量的快速計算,加強成本控制;應用疊合裝配式預製管廊施工技術,既具有現澆整體性好的特點,又發揮了裝配式工藝簡化現場施工工序的優勢,解決了地下綜合管廊建設中生產、運輸、施工等環節的技術難點……一個個技術難題,被施工單位在演繹“景德鎮速度”的歷程中,通過創新性的嘗試和運用一一解決。

毫無疑問,2017年是我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攻堅克難的一年,也是收穫的一年。當年,我市地下綜合管廊在2018年國家地下綜合管廊建設績效考核中位列第二,並榮獲2017年度江西省建築安全生產標準化示範工地、2017年度江西省建築結構示範工程、2017年度景德鎮市建築安全生產標準化示範工地等榮譽,項目《提高疊合裝配式管廊“雙皮牆”安裝精度》QC活動成果榮獲安徽省QC成果發佈二等獎,項目第一QC小組榮獲“中國中鐵股份公司QC活動優秀小組”稱號。

如今,該項目雖早已竣工,但榮譽卻依然不斷地傳到工作人員的耳中:當行進在沒有“空中蛛網”“馬路拉鍊”的高鐵商務區、當管廊在汙水環境治理髮揮積極作用時,市民們的一聲聲讚歎,更勝那一份份沉甸甸的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