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春秋時期的兼併文化是否是現代中國文化和中國人包容性很強的原因?

左傳心理學


這個問題歪史思考過。歪史認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兼併文化並不是中華兼容幷包的文化的前提,兼容幷包的文化與列國兼併沒有直接關係,而兼併會導致一元,這也是後來儒家獨尊,其他諸子受到冷落的原因。

東周兼併文化的出現與理論

周平王東遷之後,周王權威日漸下降,各諸侯國開始互相征戰,隨即開啟兼併戰爭,這其中尤其以齊國、晉國、楚國、秦國吞併的國家為最多,他們兼併的對象除了諸夏之外主要是四夷。

這個局面是四國所處在的地理位置決定,東西南北各佔一個,這一時期的兼併就是為了壯大自己和生存,在叢林法則下,不想被兼併只有先兼併別人。這是第一階段的理論,僅僅是為了活著。通過一系列的征戰,到戰國初期,天下的諸侯國20個左右,比起春秋初期幾百個的諸侯國,被吞併而亡國的可見一斑。

戰國以後,第二輪兼併戰爭開始,還是延續的救亡圖存,壯大自己打擊別人的存活法則已經不能滿足這個時期的兼併戰爭,從各國稱王到齊秦兩國互立為帝,諸侯國的野心與實力一步步的壯大,他們開始謀求一統天下,支撐他們的正是周天子一手打造的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四海一家理論,這是第二段的理論,家天下、政由己出。這樣一直混戰兩百年,直到秦國的勝出方才中止。

兼容幷包文化的奠基與成形

歪史認為兼容幷包的文化奠基於華夏形成階段,正是炎黃兩族的融合,互相吸收使得彼此互相忍讓、吸納又扶持,由此發展而來的夏商周封建體系都是互相包容與剋制,長久的風氣使得民族性慢慢養成兼容幷包的文化,這一切都奠基於炎黃結盟。

自此以後,夏商周易代之時都對原來的夏人、商人最大限度的忍讓與包容,然後勝敗雙方互相學習吸收對方的有點,客服自己的劣點,共同融合出一個新的文化體系。

周武王伐商以後,建立起封建天子體系,形成眾星拱月的模式,他們通過封建的模式,發展鞏固了周王朝的制度,也對外擴張了周文化,但是沒有消滅不同的文化,而是吸收與融合,形成了以商周文化為主,雜以其他文化的中華文化。

中華文化的孕育與發展

天子制度確立以後,四海一家已經不容質疑,但是周天子權威的下滑使得各國間都想分一杯羹,建立自己的權威,於是出現的春秋五霸繼起爭雄的局面,他們無不以尊王為旗號來經營自己的霸業。

經營霸業需要人才,原來的封建制度,世襲化的貴族不在滿足用人需要,於是出現各國之間的變法,如胡服騎射、建立軍功爵制度。各國勳貴為了博得好名聲增加自己的籌碼,由原來的大封子孫轉為紛紛蓄養賓客,用人從血統改為才能。也正是因為這個改變,諸子百家開始萌芽並且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

影響後世的學術思想幾乎都是這一段時間萌芽並且形成體系的,這一些是中華文化核心,經歷戰國的征戰,秦始皇統一六國,劉邦建立漢朝,最終符合大一統王朝需要的儒家稱為王朝顯學正統。其他諸子式微,但是並沒有消沒,只是都弱化圍繞在儒家周圍。

總結

歪史認為,周天子制度的確立表示理論統一,秦王朝的建立代表政令統一,獨尊儒術代表思想統一,最終形成中華文化。長達千年的時間給中華文化充分的時間成長孕育,逐漸發展出以儒家為主,雜以百家的文化。


歪史


中華文化有著悠久漫長的歷史,其內容博大精深,其發展源遠流長,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一直是一支十分重要和燦爛的組成。可以說,具有博大的包容性是中華文化的一個標識性基因。

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上可追溯到中華文明的肇始時期。在上古時期,華夏先人已經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實踐中認識自然,無論從古人的結繩記事 還是到傳說中的伏羲畫卦、夏禹治瀆,都體現出一個原始的、樸素的思想與認識:在敬畏和尊重自然中順應自然、主動的認識自然,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構成了中華文化最基礎的包容性前提。

西周時期,以宗法等級制度為核心的“禮”的思想,成為中國古代社會正統統治思想的核心,“禮”從根本上也正是以宇宙自然法則為核心的體現,即使以後其內容和適用範圍都有不同調整,但其基本的意識形態奠定了中國古代社會意識形態的基本格局。這也就形成了中華文化思想認識上的認知基礎。

春秋戰國時期,生產力的發展推動著社會思想的發展,宗法制度已然約束不了諸侯並起的客觀事實。在這一時期,百家思想爭鳴的實質是對社會動盪的深層次思考,是試圖從文化和體質方面找到社會迴歸自然和諧的嘗試。無論是楚之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還是秦之變法實踐,都是海納百川包容吸收的生動實踐,而缺少思想革新和文化包容的墨守者,最終必然被吞併或融合。在這一時期,孔、老思想最終成為影響後世百代千年的中華民族文化魂魄,其對歷史的傳承和對時代的包容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活躍因子。

——個人一點體會,希望能有所啟發。

參考書目:

1、傅斯年《先秦史》

2、錢穆《中國曆代政治得失》

3、馮友蘭《中國哲學史》




楚地漢風


準確的說,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兼併文化。


首先看兼併文化的內容,是由兼併戰爭和百家爭鳴構成。一個諸侯國兼併另一個諸侯國,擴大地盤,尋求霸權,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的作為。

一、兼併戰爭。常年兼併戰爭中,形成戰略合作的兩大派:張儀連橫,蘇秦合縱。蘇秦曾經聯合天下之士合縱相聚於趙國意圖攻秦,他遊說六國諸侯,要六國聯合起來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國土地南北相連,故稱合縱。與合縱政策針鋒相對的是連橫。 連橫: 秦國用魏國人張儀,勸說各國幫助秦國進攻其它的弱國,叫做“連橫”。“連橫”就是由強國拉攏一些弱國來進攻另外一些弱國,以達到兼併土地的目的。


二、百家爭鳴。諸子百家,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農家、名家等等。代表人物有孔子、老子、墨翟、莊子、韓非子、許行、公孫龍子等等。其中,儒家和法家在兼併文化中影響最大,形成“陽儒陰法”的統治思想。

三、中國文化的包容性主要來自兼併戰爭和儒家文化。打仗,使疆域變化,也使人口變化,各個地方的人遷徙,導致文化融合。《論語•顏淵》載,子夏曰:“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樣的思想展示了儒家的胸襟,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盛大的開幕式上,3000人扮演孔子弟子,吟誦“四海之內皆兄弟”。



秦國王室是華夏族,地處西邊,可能有少數民族血統,和東邊的齊國、魯國相比,是文化上比較摻雜、落後的族群。


秦王嬴政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後回到秦國。前247年,13歲時即王位。公元前238年,平定長信侯嫪毐的叛亂,之後又除掉權臣呂不韋,開始獨攬大政。重用李斯、王翦等人,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箇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朝,最終統一六國,依靠武力擴張,建立了“整修長城”的大一統帝國。


慈善文化研究


兼併文化不是產生包容性的原因,因為它還沒有形成包容的資本和條件。兼併文化很早就有了,遠古時期就是由諸多部落不斷兼併、不斷融合的。直至炎、黃、蚩三大部族爭奪融合,黃帝為中原各部族的共主,但此時還只是一個大聯盟的性質。後來的分封也是因各部族的存在,強者為主的部落聯盟的遺續。到戰國又出現大動盪、大改組互相爭奪、兼併的局面。包容性的產生是完成兼併後的事。秦統一後歷朝的基本特點是北面防、南面擴、西面擴、通,周邊較遠處釆用懷柔安撫,也就是包容的意思了。常見的說法是因儒家的。“中庸″“恕”、“己所不欲,勿使於人”等思想融合了各民族。我認為這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l、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的擴大、穩固、強盛時為表中央大國聲威安撫周邊、外通有無。如嫁女和親、漢的絲綢之路、唐的興佛、明的鄭和下西洋等;2、農耕的穩定、黃河長江中下游的廣大富庶和地理優勢、漢族族群的龎大和一統觀念牢固意識的形成。既便致北方少數民族南侵強佔最終也被融合,中央集權的強力南推及漢族被迫南遷的主動融合。這兩種融合都不是什麼思想上所謂感召的結果,而都帶有被迫性和主動性、強力性;3、地理優勢。中華民族大一統(以秦的郡縣制等為奠基)的框架和意識形成以後,儘管出現過混亂,但其大一統意識是共同的,分分合合總體不散。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是西面、西南面是高山,阻隔了較強大民族的入侵、衝擊,而中原四周都是相對弱小的,不管依什麼方式總結局是強者包容了弱者。至於儒家思想,準確的說“獨尊”改造融合諸家以後維護了大一統的皇權,在總的包容中起到了一定作用。就古代而言,從根本上說就是以上三個方面而產生的“包容”。所說現代包容更與春秋及上古的兼併無關了。新中國國內釆取民族平等、尊重、扶助少數民族的政策,致使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團結創造了空前的奇蹟。面向世界的“包容”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團結第三世界,敢為弱者發聲、慷慨相助,使我國成為發展中國的旗幟、榜樣,這是我黨我國的根本信仰和馬列毛澤東思想的精神實質的體現,是正確的政策、策略和真心誠意、實際行動的結果。


崑崙139100429


您好,非常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首先您得知道歷史是有其特定的規律以及它的侷限性的,歷史並不是歸類於人文科學或社會科學中,而是其間的橋樑。

越是四分五裂,政治混亂,思想越光輝燦爛;越是大一統,政治穩定,思想越停滯不前。

前者如春秋戰國之百家爭鳴,魏晉南北朝之三教合融;後者如秦之焚書坑儒,漢之獨尊儒術,明之八股,清之文字獄。

春秋初期,楚國日益強大。前704年,楚君熊通自號為武王,有地千里。因其地處中國南方,故而楚國與中原的各諸侯經常發生一些戰事。通過戰爭,楚國先後吞併了四十五個較弱小的諸侯方國,並逐步成為春秋前期中國南方的主要強國之一。

楚國在城濮之戰後,韜光養晦,向東發展,滅了許多小國,勢力南到今雲南,北達黃河。楚莊王改革內政,平息暴亂,興修水利,國力更為強大,竟向周定王的使者詢問祭天地的鼎的大小輕重,意在滅周自立,此即“問鼎”一詞的來源。周定王十年,楚與晉會戰於邲,大勝。不久又進兵圍宋,晉人不敢去救,於是中原各小國紛紛歸向於楚,楚人稱霸中原。

春秋戰國是中國文化大發展的時期,實現了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由卜巫的宗教迷信文化向以人為中心的理性人文文化的歷史轉型。在春秋這個轉型期,儘管夏商周以來的傳統觀念仍在人們心中起著巨大的作用,普遍地發生著影響。周天子及其諸侯政治權威的動搖與衰落,學在官府局面的被打破。文化走向民間等社會方方面面的變化,又引起了人們思想觀念的某種改變,這些變化正是春秋時期思想文化轉型得以實現的歷史條件。

所以說:春秋時期的兼併文化是其在特定歷史,由於中國文化和中國人包容性,而出現的一種文化融合的現象。


不求人的三腳貓


您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這不是包容性的問題,在春秋戰國時期,因為多國並立和國家間競爭的需要,客觀上形成了比較寬鬆的學術環境,但是秦統一六國後,接下來的局面,大都是一個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國家這種專制主義國家恰恰是不利於學術發展的。

春秋時期,是一個很特殊的,張揚了個人的邏輯理性主義和道德人本主義的時期。它與現在由西方所倡導的已經逐漸為全球所接受的,被譽為普適價值的文化脾胃最相投合。因此,只有這段時間裡的文化才為我們現代人所關注,並冠之以思想、文化的名號,或者稱之為思想文化的精華。

政治上,諸侯混戰不斷,百姓流離失所,各個學派思想主張得到充分的空間發展,各國諸侯都在各種思想中尋找治國良方。經濟上,鐵製工具的出現,井田制的瓦解,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人的勞動負擔大大減輕,人得以解放勞動的束縛。文化上,隨著教育不再是貴族們的專利,教育平民化使得底層群眾思想活躍,各種思想得以在底層廣泛傳播。在這個時期,一個新的社會階層應運出現了,這就是士。他們來自社會的各個方面,地位雖然較低,但很多是有學問有才能的人,有的是通曉天文、歷算、地理等方面知識的學者,有的是政治、軍事的傑出人才。其代表人物如孟子、墨子、莊子、荀子、韓非子、以及商鞅、申不害、許行、陳相、蘇秦、張儀等,都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或科學家。至於一般的出謀劃策、談天雕龍之流,以及擊劍扛鼎、雞鳴狗盜之徒,更是人數眾多。由於士的出身不同,立場不同,因而在解決或回答現實問題時,提出的政治主張和要求也不同。他們著書立說,爭辯不休,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形成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名家、縱橫家、雜家、農家、小說家等許多學派。

希望對您有幫助。




經轉流年正業風水師


的確如此。

以楚國為例。春秋時期楚國兼併了40-50個小國家。疆域居春秋五霸之首,方圓3000公里,人口500萬之巨!通過兼併戰爭,加速了民族大融合,形成了荊楚文化中心,最終發展為漢族的主要支系之一。

今天中國56個民族能和諧相處,與先秦兼併文化形成的漢族兼容幷蓄的民族性格不無關係。而這一性格特徵也使得我國自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能迅速融入國際多邊貿易體系,從而加速了中國經濟近20年的由大到強。


BuddyYee


怎麼說呢,上有炎黃、周易、鬼谷子,下有民族融合、大乘佛教和儒家的集大成,這個問題狹義上就如同題目下所分析的那樣,但廣義上看這個問題就不成立。

以西方科學“分“的的概念分析中國傳承並未斷絕過的文化,總有牛頭不對馬嘴之處。分出來的結果一定要放到宏觀的歷史背景中,然後順著歷史分析下來才有意義。

自春秋之後,人口的遷徙和外來民族的入侵與融合,讓原本春秋時期的文化能留下來多少首先存疑。更不用說文化兼併在春秋本是一種自然選擇的淘汰機制在起作用,西方的概念應該就是“官僚主義”和稀泥。

總的來說,講“春秋時期的文化兼併對中華民族的包容與融合能力有所助益”,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周易那些事兒


中國文化兼併不是起於春秋,中國文化兼併從炎黃時代就有了,後來又出現了商朝文化的兼併,春秋時期文化已經有很強的包容性了,否則孔子周遊列國也不會那麼輕易做到,春秋時期文化進一步的兼容在了一起,當時也是諸子百家的進一步融合,這個決定了中國文化的兼容性。

可是兼併後的文化其實就是融合來的,早期中國文化注重實用,這個是文化對中國人的影響,秦始皇統一六國,首先是做的統一文化的動作,把一些不能兼容文化的人送進了墳墓這個時候中國文化的兼容性得到了鞏固,也決定了中國文化的兼容性!

中國人的思維還是受五行陰陽理論的影響,才可以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其實中國文化兼容性是中國哲學思想決定的,因為在中國人的思維裡金木水火土是不能獨立存在的,這個也是對古人的思想有更深刻的影響,中國諸子百家的學說才可以在一起共同發展,其實中國文化的包容性受到了諸多因素的影響。

中華民族在行成的過程中也是經歷了很多次的政權交替,每一個政權都是非常重視天下一統的大觀念,這樣就導致了所有文化都是有融入中國文化的基礎,中國文化從開始發展的時候就是部族融合後再產生新的文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也是很多學說可以共同發展的一個前提,中國人也是最後受文化影響,最後要變成了一個實用民族,實用民族只是注重實用,對於理論的指導沒有太多的要求,這個其實也是文化應該有的樣子。

中國人雖然沒有統一的信仰,可是中國人有統一的共識,這個是決定中國文化多元性的關鍵,中國的周易理論可以讓所有的元素融合後還可以獨立存在,這個就是中國文化的特點!中國的中醫也是一樣的,可以很多付藥合在一起可以行成新的藥性,這個都是古人辯證法的具體體現,在辯證法裡大家關心的是實用性,很少關心文化本身的出處,這個也決定中國永遠也行成不了單一的宗教,永遠也不會被一種文化固化!最後行成了多元化的道路!

中國在文化開始的時候就一直追求多元化,這個從《皇帝內經》,《山海經》,《易經》裡都可以找到答案!

而且中國人也是很深的家鄉觀念,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宗教的模式,因為中國思想是開放性的,很少會因為認識不同產生分歧,而且中國人的哲學也是比較活泛,人們受到的思想禁錮也相對比較少,文化也是影響了宗教的模式,中國宗教也是種類繁多,在這樣的環境裡宗教還沒有禮法來的實際,所以中國文化始終朝著兼容性的方向發展,永遠不會產生一家獨大的文化!

這個其實都是有賴於中國國民的特點是實用性這個特質來發展的!所有的文化都是有人傳承,大家在接受文化的時候注重的是實用性,沒有實用性的文化大家不會接受。

中國文化的特點還有一個主要的特點就是必須你可以實證出來,當然你在使用的過程中,你證明你的東西有實用性,大家也不會關心你說的是什麼!只要你可以用實際效果證明你說的是對的,馬上你的觀點就可以被人接受,因為注重實用的國民一般不會考究你的東西出處在哪,只要可以印證有用,中國國民馬上就可以接受,這個才是中國文化的特點!

中國的哲學決定了中國是一個實用民族,中國人就具備了學習外來文化的基礎,在歷史上也是一樣的,所有學說進入中國都是相對容易的,可是能不能紮下根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外國人搞不懂中國人,覺得中國人沒有信仰,其實中國人的信仰就是實用,中國人的思想裡連宗教都是可以實用的東西,如果不能實用,中國人馬上就會產生懷疑的思想!

其實讓中國文化有兼容性的根源是文化的特點,中國人一直信奉實用,一切不實用的東西都會被牴觸,最後能夠存留下來的東西大家都是可以接受,這個也是中國文化很難被理解的一個方面,中國這樣大的國家,這樣大的群體可以本著實用的根本來選擇文化,這個文化一定是非常具備生命力的!

其實中國文化是在勞動中創造出來的,這個跟西方說教文化有著很多本質上的不同,中國人的信仰,也是深深的埋藏於文化之中,所以很難讓中國人搞清楚宗教和文化的具體區別是什麼!中國人的信仰就是如何用所有的東西活的更好,實用文化產生的神也是獨有的,我們拜的所有的神靈也是實用的,我們信奉的神靈其實都是我們的祖先,中國人的這個特質是世界文化獨一無二的一個存在!


龍映熹


那裡有什麼兼併文化,兼併只是人類歷史發展一種必然趨勢而己。因為人類本來就是一種群體性的動物,地球上所有的地區,無論西方,東方都有這種兼併現象。只不過效果不同罷了。

雖然大多數兼併都是出於利益的需求,並且這種兼併過程大多伴隨著殘酷的殺戮,但客觀來說由兼併所帶來的人類族群之間文明交流,融合對人類的發展是有益的。

西方古羅馬的兼併戰爭促進了歐洲社會的融合,創造了至今讓西方人念念不忘的羅馬帝國。

而中國古代春秋時的兼併戰爭,使周朝後期紛爭不斷的數百個諸侯國,逐漸合併成幾個大國,到後來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秦帝國,才有了流傳至今的中華文明。

但同樣是統一的帝國,羅馬帝國消失後再無統一的歐洲,而秦帝國滅亡後,雖然朝代更換,但統一仍然是中華民族的主基調。

這其中的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中華文明是一種基於人倫的儒家文明,這種基於人倫的文明有它的天生的普世性。因為所有的人類社會都是由家庭構成,而家庭的構成和維繫是建立在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關係之上,而一個良性的家庭關係最需要的就是包容性。這自然讓中華文明有了天生的包容性。

而西方文明的基礎,建立在由於個人面對自然和未來的恐懼而發展出來宗教之上。這種基於個人感受而發展出來的文明發展到後來,必然在強調個人的存在和價值的同時,限制了它的包容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