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假如一個研究生讀研三年一篇論文都沒有發表,你覺得應該怎麼看?

平天湖畔好讀書


三年內都沒有發表論文,也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有些專業很好發論文,而有些專業則很難發表論文,不能一概而論。碩士畢業有自己的學分和論文要求,不同學科要求不一樣。如果系委員會要求發表一篇論文,並完成畢業論文答辯,那就說明該學生能力有欠缺,會面臨延期畢業的風險;如果沒有要求發表論文,只需要完成畢業論文就可以,那就達標了,但這個時候能不能把畢業論文修改成一篇小論文進行發表呢?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祝好!


漫談科研


以前可能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能發文章就發不能發也不影響畢業,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學校對於研究生畢業都有論文要求了。重慶大學土木學院就要求研究生髮表一篇北大中文核心或CSCD或或EI或SCI才能正常畢業,這意味著你就無法正常畢業啊,那麼對於這種研究生顯然是不合格的!

研究生的主要工作就是“科研”,沒有相應的科研成果說明研究生這三年可能就水了,讀研沒有任何實際的幫助,我相信在讀研期間認真做還是能夠出一篇文章的,不管文章的質量如何!那麼三年沒有發表一篇文章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自身的原因。

自身的問題肯定是最大的,我認為認真看文獻然後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有效的和老師溝通,在三年的時間裡面發表一篇文章還是有很大可能的,那麼三年沒有發表文章很可能就是自己把自己水了,把導師水了,想著混畢業!

之前一個年輕的研究生導師就在網上說過他兩個學生讀研就是為了混學位,這導致導師很難叫動這兩位學生,但是老師又不可能讓這兩位延期,畢竟這關係到之後的招生啊!

2.導師的原因。

現在部分學生水導師,但是也有導師水學生的。部分導師讓學生做項目,不然其開展自己的工作,一直不給學生定研究方向,部分導師臨近退休不太管事,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啊!沒有一個好導師的指點,研究生三年發文章的難度就直線上升了,發不發的出來就聽天由命了!

當然不排除一些其他的因素,學生想要發好文章,導師要求嚴格等等,如果有什麼問題歡迎關注和私信我!


高校研究生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針對碩士生而言,"發表"的說法不合適,一般是要求"接受"。以Sci論文為例,論文從接受到在線發表普通需要3-6個月時間,部分期刊甚至長達1年(比如小西就有一篇,等了1年+)。目前,博士生申請答辯時,科研小論文的要求才是“發表”而不是接受,這也直接導致少量博士生為等論文在線發表而被迫延期半年。

不同學校、學科的碩士生培養方案不同,或者說專碩、學碩的要求不同,部分大學的碩士生是沒有強制要求得有1篇論文已接受。如小西表弟在讀傳媒專業的專碩,明確有實習的要求,但是沒有小論文發表要求,而且2年的學制也不太容易出論文。

但是,以目前國內大碩士生培養的大環境來說,一個碩士生三年未發表一篇論文,小西覺得還是稍顯有些"不太合理"。就小西熟悉的情況,985大學理工科碩士生畢業時普遍有一篇Sci論文接受(學科畢業基本要求),普通院校碩士生畢業時也有一篇不錯的中文核心,甚至是一級學報。

碩士生課題開展快慢的因素有三個:導師、個人、同門。

首先,導師因素最關鍵。這也是經常被家長和部分學生質疑較多的,偶爾一兩個師德不佳的導師總能引發不小的風波,如之前WUT那個"讓學生喊爸爸"的碩導。相對來說,導師初期有效的指導和課題方向的把關,很容易幫助研一新生打開局面,快速進入狀態。除了師德,導師的課題經費、學科內地位(尤其是部分被打壓的導師,學生同樣悽慘)、離職等同樣有不小影響。

其次,讀研關鍵得靠個人自己。之前,小西也說過少量學生進入課題組後,抱怨學校、抱怨課題、抱怨導師等,一天天的"晃"過去。甚至在導師溝通聯繫時,自己躲避不見。就小西這些年的觀察,付出努力的研究生基本運氣不會差,最終都會有不錯的收穫。需注意的是,一旦2周內不參加學術活動(尤其是不見人),可是會被學院強制擬退學的,如6月清華大學就有2位博士生被擬退學。

另外,同門的幫助非常關鍵。一個課題組的課題會有較好的延續性,如不少碩士/博士新生就是已畢業或將畢業的同門師兄、師姐的課題延續,研究的內容更細化/深入。這樣的課題好處是不需要自己"另起爐灶",團隊內部積累好,容易做和做出好成果。難點就是一旦和同門關係處理不當,別人不"爽"你,而有保留的話,自己一個人琢磨需要耗費不短的時間。

碩士生三年沒有學術論文接受的原因:

基於上述研究生課題開展快慢的三個因素,碩士生3年沒有學生論文接受肯定是導師、個人、同門中的某個因素、兩個因素或全部三個因素出現問題。

給大家舉個不常見的個例:2018年,小西作為評審專家參加了一個師兄所在高校的碩士生答辯,其中就有師兄的兩個個碩士生。但是,引起我注意的卻不是這兩個碩士生,而不是一個學位論文寫的不咋樣的延期碩士。

事後,和師兄聊天我才知道,這個學生之所以延期一年,是因為他的課題跟著一個博士師兄做的(博士發表幾篇不錯的Sci論文),但是博士沒有給他任何數據,僅僅是安排在辛苦的前期實驗環節,測試、數據分析與論文撰寫等都是博士生自己來。研三時這個學生沒有數據撰寫學位論文,而且博士發表的學術論文也是給他三作/四作。

也許,有人會問他們的導師呢?他們的導師是兼職的校外導師,每年在該校都有1人的碩士招生計劃,和這邊某導師聯合培養,會在其他大學"遠程指導"。類似的情況其實在國內高校比較常見,但是類似導師的碩士生經常過的不是"太如意"。

小西舉這個不常見的個例,不是想挑撥同門之間的關係。比如,我自己讀研/讀博期間和同門師弟/師妹關係都非常不錯,哪怕是畢業後也經常會聚聚,有機會也會彼此間開展一些合作交流。但是,一個碩士生讀研期間可能會遇到各種不常見的問題,導致自己未能有論文接受,甚至是延期畢業。

而且,大部分碩士生本科期間是沒有撰寫/投稿過科研小論文的,碩士階段接受的學術論文,普遍是個人的第一篇,也是碩士階段的唯一一篇。萬事開頭難,第一篇的難度非常大,其實在撰寫了第2個/3個等論文後,同樣有"熟能生巧"的感覺。


以小西指導的學生為例,數據整理、論文初稿撰寫、修改潤色這三個環節,碩士生普遍需要2-3個月,少量可能需要半年。再算上投稿、回覆審稿意見、校對、接受的幾個月,還是十分不容易的。往往在此過程中,小西也能看出不同學生的"科研潛力"和"個人勤勉程度",作為推薦其讀博的重要參考因素。

同時,小西還要說個人因素方面的原因,即讀研/讀博期間最容易有的"拖延症"。之前,小西指導的研究生中同樣有類似的情況,約好2周給我結果,到點後詢問還沒有完成。在她自己要求延遲一週後,時間過去後依然沒有完成。讀研讀博期間,這樣的"拖延症"是非常不好的,不止坑自己,也會讓導師"放棄"你。

最後,小西想說碩士期間儘量取得不錯的科研成果,非常有利於個人日後的深造。加油!

小西的答題肯定有些許不到之處,歡迎各位朋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小西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贊,這將是我答題最大的收穫!

帥小西De


為什麼現在國內普遍要求研究生髮表論文?如果從培養要求看,或許有一定的必要,但這種必要性又是基於前期課程學習中研究訓練薄弱的背景。換句話說,通過發論文部分彌補常規訓練短板。如果常規訓練質量高,發不發本不需要硬性要求。

另一個因素也很重要,那就是轉嫁導師和學校的論文考核壓力。由於答辯論文,特別是高水平論文,對學校和導師的考核至關重要,而研究生髮表論文通常都計入導師成果,這在相當程度上推動了研究生髮論文的潮流。

注: 以上兩點更適合說明碩士研究生,博士發論文沒啥好說的,只是唯SCI的做法欠妥。


蒲公英盛開


論文不是想寫就有的,有的人一輩子一篇論文足矣,什麼時候能寫出來還不一定,有的論文是實驗性,總結性的論文,研究生三年寫不出論文非常正常,如果人人都發表有分量的論文,那科研也太簡單了。現在許多論文用處不大,就是為了完成任務,尤其我們國內的論文,不管發到國內期刊,還是國外期刊,水分太大。


zmj72231771


論文不是那麼重要吧?能力,貢獻才是第一,屠呦呦沒有論文沒有博士文憑,一樣是諾貝爾獎,我覺得有些專家就是願意給個個行業制定更多的條條框框去約束人,限制了很多人的發展,你怎麼不制定些條條框框約束一下你的嘴,沒有論文就意味著幹什麼都不行了唄。


簡約lDS


我研究生三年寫了6篇學術論文1篇畢業論文,畢業後才發了一篇北大核心期刊。心裡什麼滋味誰能明白?


彩色星人


如果是學工科,醫學的不發論文應該不應該的。說明你沒搞項目嗎?


金子早晚會閃光


目前的學碩要求是必須發論文,專碩不用必須發表,只寫一篇畢業論文就可以了,起碼我們學校是這樣


該用戶無稱暱14805907


別傻了。不發文章畢不了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