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保險值不值得購買?已買兩年平安福的平安保險,現在在想要不要退保?

深海的魚魚魚8


首先保險不是買了退的,重疾險的現金價值極低。退保的哪點錢可以忽略不計。平安福總體來說,是一款保障比較全面的保險產品組合。但是有一個致命的缺陷,主險和附加重疾提前給付保險是公用保額的。也就是說明明你交著兩份分別收費的險種。當發生了重疾理賠之後,主險保額相對於等值降低。比如說主險15萬重疾12萬保額。如果發生重疾理賠12萬,那麼主險到生命終結時候在賠付3萬元。說的非常好聽最後還給3萬元作為補償。其實我覺得人家現在都發生重疾理賠了,為什麼還不把3萬一次性理賠給客戶(因為平安福就是一個虛假重疾險。人家其實叫平安福終身壽險)

我們再來看平安福的保險條款,很多重大疾病的理賠是有前提的。不是業務員所說的“重大疾病確診即賠”。其實平安福拒賠的例子太多了。不能說平安公司不好,人家合同裡面明明確確地寫理賠每一個疾病的“理賠要求”。

我們很多業務員都在忽悠客戶,我們的產品都是經過銀保監備案。如果不好銀保監會通過馬嗎?大哥的解釋是不是非常厲害👍。銀保監只是監管機構,不是評價機構。

現在市場上主流的重疾保險產品都已經有“輕症”“中症”“重疾”“後症”了,平安福其實只是重疾2.0產品。

萬目前市場上都在銷售5.0年代的產品了。所以購買保險的客戶應該找一箇中肯中立的保險經紀人買一款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而不是盲目跟風人家買什麼我也買什麼。因為每一家報保險公司的業務員肯定只會推自己公司的產品,難免出現“王婆賣瓜自賣自誇”,所以如何買到一款自己心儀,價格親民的保險產品?把自己都搞得頭大。所以選擇保險經紀人很重要……你的問題可以找我私聊


愛保君


我兩年前買了平安的安鑫保,當時業務員說的清清楚楚,門診不報,住院報銷。我覺得我是個挺自律的人,平時孩子有病我都是去門診拿些藥,從來沒去報銷過,我周圍也有人買了商業保險,都是辦理住院然後可以報銷。我買了三年從來沒有去報銷過。今年第三年我孩子肺炎住院了,我覺得這個住院可以報銷就去找業務員,業務員告訴我不能報,說我沒有買,還說了很多難聽的話,他覺得我就是鬧事的,明明沒有買,還要找他報銷,買保險前和保險後截然不同,在孩子入院後,心情極度鬱悶恐慌的時候,迎來的是平安業務員的人格侮辱,買保險本來就是多一份保障,我覺得買了這個平安是買了受傷害的,投訴了,然後平安仍然採用業務員說的,說是說清楚了,是我的問題。我說業務員當時明明說好的有住院的,平安說我說的沒有證據。不予理賠。欲哭無淚,買了平安,在最困難的時候不是給你保障,是傷害。


lucky雪99


前兩年,一個朋友給母親買了一份百萬醫療險,沒想到當年就得了癌症,她說幸好有這份保險,經濟負擔減輕很多,醫療費真的全部解決了。

可她收入本就不高,老人的各種營養費也不少,經濟還是比較吃力的。

最初建議過她給母親配置老年防癌險(也是一類重疾險),也算盡心盡力了,真的是為她好,可她還是因為擔心經濟壓力,沒有選擇。

從重疾險的起源說起,對這個品類產品的理解可能更加不一樣。

幾十年前,一位南非的著名醫生為一名病人做了一個非常成功的大手術,可幾年後,這名病人還是舊病復發去世了。可原因是出乎意料的。

那時南非的醫療費用全部國家支付,但重大疾病即使治好,也需要長期靜養(常規3-5年),通常是不適合去工作的。而那名病人在治療後修養時間並不足就出去工作,結果因為勞碌導致復發。

這個醫生經過情況瞭解,原來這名病人是因為家庭經濟狀況不太好,他必須要去工作才能維持一家人生活,無奈之下才去上班。

醫生頓悟,原來很多的重大疾病復發,有時候並不是治療本身的問題,也不是病人不小心,而是病人的家庭經濟問題,導致必須要去工作才能維持生活。

由此,這名醫生聯繫到保險公司,發明了重大疾病保險這個意義特別重大的險種。

從我們個人角度來講,給家庭經濟支柱購買重大疾病險,至少是TA自身收入的補償,給老人孩子購買,是因為經濟支柱通常要請假照看,或者請看護人員,保姆照顧……

這樣,只要保障額度足夠,病人和家屬就可以安安穩穩渡過難關,至少不會因為經濟負擔而產生其他不良後果。

即便是富豪,或許不缺這些錢,但他們不工作,收入損失的會更多。

[玫瑰]寫的有點長,希望能有所一起啟發。




光頭險哥


平安福,客戶年交保費4000+,才交了1年,今年不幸查出惡性腫瘤,重大疾病賠了20萬,醫療報銷9000+(額度買太少),他是不幸的但也是幸運的,不過一樣後悔吧,後悔當初買少了,且保且珍惜,祝好人一生平安



清空靜


如果這兩年身體條件沒有變化,應該退保。但需要等新配置保險等待期結束後,再退保平安福。

剛為一個2年繳費平安福的客戶更換新的產品,理由如下:

1、原平安福繳費30年,年保費7千多,重疾險和壽險保額為20萬;(陪過重疾後壽險責任為0);

新配置重疾險繳費20年,年保費10000元,重疾險和壽險保額為50萬。

2、平安福重疾僅賠付1次,賠付一次重疾合同終止。意味著賠付20萬後重疾責任終止;

新配置重疾險重疾分兩組賠兩次,如果第一組賠付為惡性腫瘤,3年後如仍處於腫瘤狀態,再次賠付1次保額,3年後再賠付1次。也就是理論上最多賠付4次保額。4次*50萬=200萬

3、之前的平安福缺少最高發輕症的3種:輕微腦中風、不典型心肌梗塞、冠狀動脈介入術(心臟支架),這屬於產品責任非常大的劣勢,會降低很大的賠付率;

新配置重疾險高發輕症很全,而且賠付比例為保額30%,也高於平安福的20%。

4、中國保險法體系,和銀保監會監管體系,各家保險公司的安全性和理賠標準一致,沒有必要為了一家保險公司品牌去多花錢。

綜上理由,建議新配置一份重疾險,等待期結束後,退保這份平安福,做到及時止損,並獲取更好的保障。



七色土保險說


關於平安福退保問題,問的人太多了,這次不想回答退不退的問題!

在此想提醒已經買了保險,正在買保險的,和未來計劃買保險的人,想清楚下面幾個問題:

1-你瞭解保險的分類和作用嗎?

2-你需要配置的是哪類保險?

3-你適合買的險種是哪些?

4-你瞭解你正在研究或正在被推銷的產品嗎?

5-你正在接觸的產品能滿足你的需求嗎?

6-你正在接觸的產品保障有哪些?

7-你正在接觸的產品不保哪些內容?

8-你確認如實並正確的做好了健康告知嗎?

9-你知曉猶豫期退保事項嗎?

10-你知曉等待期嗎?

11-你知道退保可能會有損失嗎?

12-你看清楚保單現金價值表了嗎?這個表對應的就是你退保能拿回的錢!

以上都想好了明白了,再簽單不遲!都想明白了,退不退保就不是事了!沒想明白,以後可能就會後悔!


一帆保


你好,當你想到這個退不退保問題的時候,意味著下面這些情況出現了:

1、有其他代理人為你做過產品對比。

2、或許經濟安排有變化,需要錢去做其他事。

3、你認識到了保險公司品牌價值對你作用不大。

4、保險值不值得買這個點,也許是有人跟你說保險沒什麼用或者騙人之類或者又出現了性價比更高的產品,但公司品牌不熟,怕買不過。

5、你看到平安的拒賠案例後,心裡產生了對保險信任感的變化。

6、你覺得之前業務員有銷售誤導的情況。

等等。

先說值不值得買,個人認為,值得,理由

1、人有很多家庭責任,自己去找詩與遠方,誰替自己照顧家?

2、如果住院了,花自己的錢給醫院,還是花保險公司的錢給醫院?

3、有什麼金融工具可以在風險出現時救命的?銀行?通常最落井下石就是它。先來看看有沒有欠它債,你才可以飛昇。就別想他可以多些錢給你了。

再說要不要退,三個原則

1、身體沒有變化。

2、新投保的產品比原有產品保障範圍與保費都要足夠好。

3、先投新產品,過觀察期再退舊產品。


老蔥的識險視角


我們來看一個理賠案例:

買的都是重疾,同樣的保額,

得了同樣的疾病……一家賠12萬,一家賠21萬,

一家繼續繳費,一家不用繳費……

問題出來了,是什麼原因呢?

👉答案【條款】‼️

和品牌無關,更加和保費無關。

不要懷疑,就是會有省去一半的價格但又能多理賠一倍的產品。

缺點就是你不知道😌😌

買對了,就是可以篤篤定定的拿差價去做其他的規劃。[機智]



E佳保


如果不是相當貧窮,保險還是要買的,特別是醫療險,比如社保和農村合作醫療等福利或公益性醫療保險。

而像平安福這種重疾險,一年存不了幾個錢的就不要買了,買了以後會加重負擔,甚至變成負債——因為退保費損失很大,致使你不會退保。

當然,如果你的收入相對較高,比如一個月除花銷以外還能剩下五千以上,那麼可以適當的買份重疾險。但是不想通過買保險來理財的話,並不推薦平安福,因為它的現金價值部分相對較高,對保障沒有多大益處,即大部分資金會進入現金價值產生資產增益。

一旦買了平安福之類的重疾險,非特殊情況(比如交不起保費)都不建議退保。因為退保會損失很大,重疾它本身的保障費用支出很多,再加上分攤到後面的幾十年(延保到75歲),前期進入現金價值部分資金極少,退保會遭受重大損失。

例如上圖,張先生30歲,每年交13923元,交了兩年之後的現金價值只有3315元,即退保只能退3315,會損失2.4萬元。


三人聚眾


退了吧,我買了四年都退了,否則越交越虧,這款產品只適合想傳承高額身價的人,不適合普羅大眾。無論如何,保費高但保額卻低,兩者價值不平衡,甚至倒掛,即總保費低於總保額,如果算上錢的時間價值,可以說非常不划算,二三十年後保額都變成零錢而非救命錢。記住:買保險就是買保額,保額低沒有保障意義。保險公司自己享受巨大的複利價值,卻把消費者的保單價值拋到腦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