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神仙宰相之家 揚州八怪李鱓最貴的畫《山水花卉蔬果冊》賞析

2010年5月15日中國嘉德春季拍賣會上,揚州八怪命最怪的李鱓,作於乾隆七年的《山水花卉蔬果冊》冊頁,當天以1310.4萬元的價格成交。創造了李鱓的時至今日的最高拍賣紀錄。

神仙宰相之家 揚州八怪李鱓最貴的畫《山水花卉蔬果冊》賞析

李鱓 山水花卉蔬果冊 水墨 設色紙本

李鱓(1686年—1756年),字宗揚,號復堂,別號懊道人、墨磨人。江蘇揚州府興化人。

李鱓的鱓字,有兩種讀法。一讀為tuó(音同駝),同鼉(學名揚子鱷,古代人稱之為神獸)。李鱓曾經在臨淄為縣令時,為官清廉深得民心。人皆稱為李tuó,大家互相告誡,切記不要讀錯官諱。另一種讀法是shàn(音同善),同鱔魚的鱔(今人多采用這種讀法,都稱之為李鱔,本文采用"李鱓")。李鱓落魄江湖時,題畫的署名多次題為“鱔”,據傳他認為自己不過是江湖裡的一條普普通通的鱔魚罷了。

神仙宰相之家 揚州八怪李鱓最貴的畫《山水花卉蔬果冊》賞析

冊一 乾隆七年二月 李鱓寫

冊一畫的初春之際山水間的幾株柳樹。李鱓工書畫,詩文也出類拔萃。早年跟隨蔣廷錫、高其佩學畫。後來受到石濤的影響,擅長畫花卉、竹石、松柏等,早年的畫風工整細膩嚴謹,頗有法度。中年時畫風開始轉變,轉入粗筆寫意,揮灑自如,氣勢充沛,對晚清花鳥畫有較大影響。此冊頁畫於乾隆七年,李鱓57歲之時,正是他畫風轉變成粗筆寫意比較成熟時。

神仙宰相之家 揚州八怪李鱓最貴的畫《山水花卉蔬果冊》賞析

冊二 同是蒜 也有雅俗之分焉

冊二李鱓自題:”同是蒜,也有雅俗之分焉。水仙一名雅蒜,故云。“此冊水仙兩株,構圖平穩,筆法上吸取了沒骨花卉的表現方法,墨色淡雅又工細嚴謹,變化豐富且富於立體感,具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

神仙宰相之家 揚州八怪李鱓最貴的畫《山水花卉蔬果冊》賞析

冊三 道人刻意傷遲暮 不寫春叢畫晚芽

冊三:”道人刻意傷遲暮,不寫春叢畫晚芽。一種孤芳後凋意,生成原是後開花。“這段期間李鱓往返於彎德、滕縣、泰安,崮山旅次,此冊正是在泰安所畫。

神仙宰相之家 揚州八怪李鱓最貴的畫《山水花卉蔬果冊》賞析

冊四 山水以氣味為賞鑑

冊四:”山水以氣味為賞鑑,氣空靈,用筆雖密亦疏;著手拈滯,雖簡亦實。一峰道人為元代畫家另開生面,妙在空耳。本朝惟程端伯得一峰空字之妙。“

李鱓的書法具有顏、柳筋骨,比較古樸。李鱓大多的作品上都長題滿跋,參差錯落,寫滿畫面。此冊即是典型。此冊頁是仿的黃公望的山水。

神仙宰相之家 揚州八怪李鱓最貴的畫《山水花卉蔬果冊》賞析

冊五 牆陰碧血千年恨 思婦遊魂八月春

冊五:”牆陰碧血千年恨,思婦遊魂八月春。漫道嬌羞腸斷處,殘妝結佩也撩人。“李鱓於寫意上推崇和學習徐渭的潑墨破墨法。曾題有“青藤筆墨人間少”之句。用墨豪放瀟灑卻又刻畫精確。

神仙宰相之家 揚州八怪李鱓最貴的畫《山水花卉蔬果冊》賞析

冊六 廣陵以白楊梅為聖僧

冊六:”廣陵以白楊梅為聖僧,則紅者為醉僧矣。東坡有怪石曰醉道士,拈此二者為圖。鱓亦酒民,應當參我一座也。“此冊畫楊梅兩三枝,意境比較活潑有趣,題跋道:”鱓亦酒民“,我也是酒民,東坡居士也該帶上我。當追思古賢之作。

神仙宰相之家 揚州八怪李鱓最貴的畫《山水花卉蔬果冊》賞析

冊七 冰雪關河懶出遊 崢嶸歲事老夫愁

冊七:”冰雪關河懶出遊,崢嶸歲事老夫愁。爭如雀躍兒童意,棗慄盈盤萬事休。“此圖趣在題跋:”午後每神倦欲睡,立志作畫,睡魔已退避三舍矣。“午飯後疲倦,發現一直作畫後就不睡了。當知李鱓痴迷於畫的程度。

神仙宰相之家 揚州八怪李鱓最貴的畫《山水花卉蔬果冊》賞析

冊八 破酒瓶插梅花


冊八:“破酒瓶插梅花,懊道人做秀才時樂處。籃筐買豆腐,則當與老僧共之耳。“《中國書畫家印鑑款識·李鱓》裡面收錄的印章有8枚是出自此本冊頁。李鱓是明代狀元宰相李春芳的第六世孫,李鱓有兩方印章,一方叫:“李忠定文定子孫”,另一方叫:“神仙宰相之家”。

神仙宰相之家 揚州八怪李鱓最貴的畫《山水花卉蔬果冊》賞析

冊九 塵土勞攘時 高興為禪盟

冊九:“塵土勞攘時,高興為禪盟,作畫不覺筆墨已入眾香國中矣。”

神仙宰相之家 揚州八怪李鱓最貴的畫《山水花卉蔬果冊》賞析

冊十 翠羽時來窺魚兒

冊十:”翠羽時來窺魚兒。"寥寥幾筆,畫面鮮活。枝葉筆墨淋漓。

神仙宰相之家 揚州八怪李鱓最貴的畫《山水花卉蔬果冊》賞析

冊十一 臨天水夫人意

冊十一:“臨天水夫人意。”

神仙宰相之家 揚州八怪李鱓最貴的畫《山水花卉蔬果冊》賞析

冊十二 碧山夜來雨 孤松靄蒼質

冊十二:”碧山夜來雨,孤松靄蒼質。嶺上留白雲,松間拂瑤瑟。“此本冊頁曾是故宮博物院舊藏,貼有”故宮博物院 新169675“編號貼條。

神仙宰相之家 揚州八怪李鱓最貴的畫《山水花卉蔬果冊》賞析

故宮博物院編號貼條

後來此本冊頁被曾任職南京博物院院長、上海市委宣傳部長、上海市文化局局長,文化部副部長的徐平羽收藏,徐平羽與鑑定大家吳湖帆、謝稚柳交情深厚,經常來往,此冊亦經過二位鑑定大家的鑑別,皆認為是李鱓的最精品之作。亦可謂流傳有序。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李鱓於南通去世,享年71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