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猛砍18艘盾艦,355艘大艦隊拿啥湊?美國海軍似乎已找到答案

美國最近四處開戰、債臺高築,這讓海軍軍費嚴重縮水。應特朗普總統的要求,美國海軍原計劃保持一支355艘戰艦組成的艦隊,如今這一目標已基本落空,近期更是大砍宙斯盾巡洋艦和驅逐艦,為了湊足數,他們已加速推動中型和大型無人戰艦的裝備。


據美國《防務新聞》日前披露,最近通過的2020年美國國防撥款法案,批准美國海軍以2.5億美元,購買兩艘美國海軍夢寐以求的“大型無人戰艦”(LUSV),不過,這一方案並不允許美國海軍一步到位開發帶有垂髮等重武裝的無人戰艦,要求他們“先制定計劃,後提出要求。”

猛砍18艘盾艦,355艘大艦隊拿啥湊?美國海軍似乎已找到答案

儘管如此,美國海軍依然想要以重武裝的無人戰艦,來彌補海軍主力水面艦艇不足的現狀。

《防務新聞》另一則新聞稱,美國海軍已責成“水面作戰研發戰隊”研發兩種新型無人戰艦。較小的中型無人戰艦能夠模塊化搭載任務載荷,主要執行情報、監視和偵察(ISR)載荷和電子戰(EW)系統,可能是美國海軍正在測試的“海獵”無人試驗戰艦的量產版。

猛砍18艘盾艦,355艘大艦隊拿啥湊?美國海軍似乎已找到答案

而大型無人水面艦艇將專注於水面戰(SUW)和打擊任務。這種戰艦可能基於向伊拉克出售的60米級“近海支援艦”(OSV)設計,排水量多達2000噸,基本上和輕型護衛艦沒區別,既可以遙控操縱也可以以很少的任務人員操縱,而且它設計上還可以搭載垂髮系統,儘管“國會老爺們”對這個並不感冒。

猛砍18艘盾艦,355艘大艦隊拿啥湊?美國海軍似乎已找到答案

美國海軍現在有一艘隸屬於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 DARPA)的無人戰艦,也就是2016年下水的“海獵”號。這艘滿載排水量100多噸的小型三體戰艦,是“反潛戰連續軌跡無人艦艇”計劃的產物,艇體下部帶有艦殼聲納,可以在海上航行10000海里跟蹤潛艇,最大自持力高達90天,顯示反潛是無人戰艦最有前途的應用場景之一。

猛砍18艘盾艦,355艘大艦隊拿啥湊?美國海軍似乎已找到答案

相比“海獵”號,美國海軍希望未來的無人戰艦能“能做更多”,畢竟現在海軍陣中主力戰艦不斷縮水。

去年聖誕節前,美國國防部向白宮遞交了一份極為激進的海軍裁軍計劃,這份計劃提出要將現有的22艘提康德羅加級宙斯盾巡洋艦削減到9艘,理由是這些戰艦極為昂貴,正在建造或批准待建的12艘FlightIII批次伯克級驅逐艦(即伯克3型)還沒上船臺就被斃了5艘(剩餘7艘),加上可能要提前25年退役的杜魯門號核航母(1998年服役),美國海軍屆時將只有287艘主力戰艦,和特朗普總統希望的“355艘大艦隊”相距甚遠。

猛砍18艘盾艦,355艘大艦隊拿啥湊?美國海軍似乎已找到答案

比起造價動輒20億美元起的盾艦,廉價的無人戰艦顯然是更具成本效益的選擇,但其技術開發難度很高,尤其是美國海軍經常“高處不勝寒”,把簡單的問題複雜化,想當初,原本只是200噸級“街頭鬥士”近海戰艦的瀕海戰鬥艦如今變成“四不像”的戰艦,這些無人戰艦何時真的能實現作戰能力還不得而知。

猛砍18艘盾艦,355艘大艦隊拿啥湊?美國海軍似乎已找到答案

圖片:從洛馬的“海刃”到瀕海戰鬥艦,變化多大感受下

倒是在太平洋這邊,就在去年8月,由中船重工第716研究所、第702研究所聯合建造的JARI-USV小型無人作戰艇卻悄然下水,它裝有4面相控陣和至少4枚垂髮系統,還有魚雷,被譽為世界上最袖珍的“盾艦”,航速可達42節,具備自主作戰能力,儘管這艘戰艦僅有區區20噸重,卻清晰的體現了無人戰艦的發展前景。

猛砍18艘盾艦,355艘大艦隊拿啥湊?美國海軍似乎已找到答案

這恐怕會讓美國人五味雜陳,說好了“瞪一眼就懷孕”,我這還開始建造呢,你就隔空生下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