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綿陽自古就是“東通巴漢、南屏成都、西控羌氐、北扼秦隴、劍門鎖鑰、水路四通”的川西北交通樞紐及軍事重鎮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讚美流光溢彩、晶瑩剔透之綿州夜景

當代人稱綿陽叫涪城,是因流經綿陽的涪江河畔一座州城而得名的。其實,綿陽自古就是 “東通巴漢、南屏成都、西控羌氐、北扼秦隴、劍門鎖鑰、蜀道咽喉、水路四通、唯急是應” 的川西北交通樞紐和軍事重鎮。三國時期就在這裡留下了眾多遺址遺蹟。而今,綿陽又是中國西部科學電子城、歷史文化名城。現在,讓我們打開眼界,去瞧瞧綿陽這座不夜城的風光無限、魅力四射的城市夜景吧!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綿陽城市中心叫涪城,這涪城的主要街燈、電子閃爍的輪廓燈、億萬盞華燈卻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全市人民創建全國文明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的大好時機亮化起來的,加起來總共有方圓30 平方千米吧!經過70年來的大建設,而今已成為川西北盆地邊緣一顆玲瓏剔透、流光溢彩、晶瑩璀璨、無與倫比的蜀道明珠。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從東方紅大橋觀涪城,涪江碧波盪漾、燈火璀璨無比,右岸為主城區,涪江三橋成了彩虹橋

七色光帶 不夜涪城

每當夜幕輕垂,涪城那街燈景觀便霎時亮起來,數不清的燈火串串綴綴、亮亮閃閃、爍爍發光,妝扮得千姿百態、夜色迷人,象搖曳的哈雷彗星,集成一束束赤橙黃綠青藍紫的七色光帶,逶迤蜿蜒地輝映著碧波浩淼的綿陽涪江、安昌江、芙蓉溪(三江)之濱……此刻, 夜色降臨,繁花似錦的涪城絢麗無比,億萬盞華燈似煙花齊放、璀璨無比、燈火閃爍,千百口噴泉漂射異彩,洋洋灑灑地迎來了新世紀春天的氣息、迎來了改革開放的累累碩果..........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在東方紅大橋下右岸拍此景,華燈將越王樓裝扮得晶瑩剔透,噴流瀑布懸掛橋下,與涪江美景相互交映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越王樓燈 晶瑩剔透 綿陽地標 輝煌璀璨

越王樓燈 綿陽地標

夜色降臨,以城東龜山上的越王樓為制高點輝映出的玲瓏剔透、色彩斑斕、光芒萬丈的華麗燈組,已經成為綿陽最顯著的地標建築;她與東方紅大橋下端佈置的噴流彩泉瀑布,隨燈光不斷變換瀑布的色彩、呈赤橙黃綠青藍紫閃閃爍爍的瀑布七彩燈組,與越王樓美景交相輝映,酷似"飛流直下三千尺,凝是銀河落九天"的真實寫照(可惜李白有預見但沒緣分看到),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最佳壯麗圖景;涪江沿岸10公里長的高層建築集中控制、融七彩變換、圖文並茂、廣告宣傳等於一體的高層建築輪廓燈構成的酷似巨大的電影寬銀幕般展現圖景……真誘人身臨其境、眼花繚亂、感受頗深、想入非非、如痴如醉、流連忘返.........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涪城夜色太美,美得令人炫酷,大橋西岸人行綠道幾十幅油畫美景與電子彩屏使涪城百姓在這裡悠閒欣賞文化大餐

萬紫千紅 燈花怒放

入夜,那臨園幹道盛大氣派、金碧輝煌的彩色燈;長虹大道高竿入雲、流光溢彩的電子燈;涪城路濃妝豔抹、彩虹飛架的花色燈;劍南路啟明星座、銀碧交綻的斑斕燈;躍進路長虹飛跨的彩電大王燈;高新區透射火炬的紅汞燈;科創園區高竿入雲的霸王燈;西科大滿園春色的校園燈;遊仙區亮如白晝的棋盤燈;經開區星羅棋佈的葵花燈;科學城飛向蒼穹的太空燈;八大公園及公共廣場伴奏廣場舞音樂的地腳燈;"三江"(涪江、安昌江、芙蓉溪)河堤光彩奪目的白銀燈;一排排縱橫交錯如編如織;一串串繞街過道穿去穿來;一片片輝映晚霞多姿多彩;團團簇簇、簇簇團團;滿目放眼,不夜涪城,明亮如晝,七彩斑斕夜明珠、光芒萬丈射夜空、萬紫千紅總是春、燈花怒放不夜城……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真誘人身臨其境、涪江流到這,彩波浩淼、眼花繚亂、感受頗深、想入非非、如痴如醉、流連忘返.........

彩虹飛架 豔抹涪江

這些年,涪城確實亮麗了,俊美了,街燈也變得更富有神采,靚俏爭豔,好一座火樹銀花不夜城,萬紫千紅滿天星,一串串鋪滿了樹梢;一團團掛滿了枝頭;一簇簇蓬起了千姿百態.........以涪江三橋為例,彩虹飛架,豔抹涪江;七彩燈組,層次分明,她顯示了涪城的年輕態,又顯示了涪水的歡歌,更顯示了改革開放後的綿陽,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冠名、中國電子城的興起、中國科學城的崛起,中國科技城的跨越與騰飛!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一座州城,如今變得如此“今夜星光燦爛”,涪水在歡歌,流此也不願流走了這就是涪城的魅力啊!

涪江兩岸 燈火闌珊

涪城的夜景街燈,借鑑了北國之春的工藝;博採了南國之濱的造型;引進了東方之珠的妝扮;領略了西歐北美的風情;徵得了港澳南亞的華麗;傾盡了五洲四海的姿色;橫溢了電子城科學城的情懷;當今盛世,涪城天天是佳節,億盞華燈齊開放;涪城月月有喜慶,大紅燈綴映彩豔;涪城年年有鉅變,張燈結綵贊盛世;一座新城躍人間,天上銀河降涪城;電子城連科技城,星光燦爛不夜城。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涪城年年有鉅變,張燈結綵贊盛世;一座新城躍人間,天上銀河降涪城;電子城連科技城,星光燦爛不夜城。

涪江彩虹 輝映綿州

綿陽的電子燈會,每年春節都有展示,但在三、五年凡有大喜慶之年還要大規模舉行,其創意超前、規模空前、陣容龐大、製作精緻、造型新穎;配音和諧、動作有趣;內容豐富、百看不厭;融 "形、色、聲、燈、光、動" 於一體,透射著絢麗的玫寶瑰玉,其燈景總是要把人們帶向美妙境界或銀河系的太空,帶向通往共產主義理想的金橋.........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綿陽的電子燈會,每年春節都有展示,凡有大喜慶之年還要大規模舉行,其創意超前、規模空前、、陣容龐大

夜幕綠茵 芳彩透豔

在涪城,在綿州大地,不論你走到那裡,街燈下站立的都是蓊鬱蒼翠的梧桐、以城中心人民公園為例:女貞、銀木、香樟、楠木、槭木、桂木、榆樹、棕櫚、蘇鐵、楊柳、黃角樹、夾竹桃、塔松柏等名木奇樹比比皆是,而樹叢中那貫有的低座燈、街沿燈、蘑菇球形燈、葫蘆汞銀燈、輕聲音樂燈、探射返照燈、歐式園林燈、電子椰樹燈、沖天禮花燈、滿天星串珠燈;芳彩透豔,星光燦爛,繁星點點,光閃運綴;依星似月老,別有星座掛;映照綠枝前,光晝萬象新。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綿州夜景,芳彩透豔,星光燦爛,繁星點點,光閃運綴;依星似月老,別有星座掛;映照綠枝前,光晝萬象新。

魅力城市 獨特夜景

夜幕降臨,這涪城魅力四射,夜景美麗獨特,樹叢燈下蹲著坐著的卻是大群大群的休閒休憩寫實人物,人們藉著那皎潔透亮的街燈,品茶談天、讀報論時、撲克紙牌、下棋對陣、操練太極、健身起舞、情侶閒步……街燈給他們奉獻上濃郁的情趣和詩意,更給這座古老涪城奉獻了朝氣蓬勃的青春般迷人風韻,於是,這街燈才成了涪城景中花、夜中月;怪不得書畫苑及城裡的畫家們愛畫夜景,遊客們也愛在街燈映照的翠樹下噴泉旁拍個照把笑臉帶回家,情侶們更喜歡依偎對視擁抱親吻在這街燈透射的夜幕綠茵花草樹叢中,久久地不願離開……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涪城街燈給人們奉獻上濃郁的情趣和詩意,更給這座古老涪城奉獻了朝氣蓬勃的青春般迷人風韻

晶瑩剔透 燈花璀璨

今夜涪城,燈光燦爛;建國 70年來,綿陽城市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綿陽的城關鎮變成新涪城,新涪城變為綿陽的大都市;大街朝天,幹道朝陽;老北街、鐵牛街、油坊街等幾十條大街小巷不見了,全都變成了高樓大廈的建築物與平坦寬闊的遊玩廣場不分家的命名狀態:濱江廣場、興達廣場、文化廣場、鐵牛廣場、五一廣場、青年廣場、甚至萬達廣場還分涪城萬達與塘汛經開區萬達等等;一座華燈齊放、琉光異彩、燦爛輝煌的新涪城,億萬盞街燈爭奇鬥豔、火樹銀花、熒光粲然;如有過路者,也不須再回到五、六十年代時划著火柴辨路吧!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電子燈會 熱鬧非凡 晶瑩剔透 燈花璀璨

華燈滿城 如痴如醉

小時候,原以為那負載萬物的大地只有蒼茫一色,童心內殘留的也只是鉛一樣的灰暗,時至今日,有幸當年參加三線建設到此成了這城裡人,夜夜可以欣賞這充滿神奇色彩的都市燈火,方才得以盡情飽覽那紅得嬌豔、黃得瑰麗、綠似翡翠、藍如天穹、褐如紅飴、黑得鋥亮的都市天然壁畫了。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神奇壯麗 斑斕色彩 心曠神怡,豁然一亮 瀑布掛前川 銀河落九天

神奇壯麗 色彩斑斕

縱觀涪城街景、燈景,這使我常常感嘆那浩浩恢宏的大千世界啊!竟然擁有這麼多神奇壯麗的斑斕色彩,而勤勞勇敢的綿陽人民又如此巧奪天工地用萬道金輝裝飾著如此多嬌的涪城;此時此刻,每當我們津津有味地欣賞這涪城的街燈時,總是沉浸於那光與色、燈與景的陶醉之中,心曠神怡,眼前豁然一亮,精神境界隨之提升,即使是盲人走路也顯豁然開朗,燈光引路,不愁找不著北了……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縱觀涪城街景燈景,常感嘆那浩浩恢宏的大千世界啊!竟然擁有這麼多神奇壯麗的斑斕色彩......

三江兩岸 流光溢彩

步入2012年後,綿陽城市更是加快了發展步伐,城市夜景景觀開始重新規劃與佈局,從三江南山腳下匯流處的桃花島口高大建築物開始,沿涪江而上行,一直到涪江二橋處的五一大廈,長達10多公里的沿江高層建築物,全部統一安裝了TC新型智能集中控制輪廓燈組,集控室設在越王樓上,在優雅的配音樂聲中,可以聽到優美的播音員介紹綿陽風情、越王樓歷史風光、旅遊業務等等篇目,集控燈組可以變換成若干寬銀幕圖景,向路人展示綿陽8縣區風光美景及廣告商業務等。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南塔夜幕,可以盡情飽覽那紅得嬌豔、黃得瑰麗、綠似翡翠、藍如天穹、褐如紅飴、黑得鋥亮的桃花島天然壁畫了

南塔夜幕 桃花靚島

綿陽南塔,是矗立在綿陽三江口岸的鎮水寶塔,世世代代保佑著綿陽人們免洪澇災害之疾苦。現在,南塔歷經5.12地震考驗又修聳一新,探射燈組四角安裝,構成夜幕下南塔方位面臨涪江的一道指引航向的標誌燈塔,格外耀眼。對岸的桃花島,原本是一座分流三江口的孤島,而今兩橋飛跨,開發為綿陽的“城市會客廳”,島上三星級酒店、商貿、休閒娛樂設施應有盡有,成為名副其實的“桃花靚島”,入夜,幾十座高高低低建築物輪廓華燈一齊綻放七花異彩,格外靚麗。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涪城夜景,酷似流星花雨、飛天鳳凰、銀河流星飛逝,高層建築天天是節日盛裝,飄飄灑灑墜落人間。

高層建築 色彩斑斕

涪水歡歌、涪城鉅變,進入新的世紀,綿陽各級政府攜城建共同努力,使得三江兩岸,所有臨江高層建築物輪廓燈統一變換色彩與集控變化無窮無盡的美術圖案,統一霓虹彩控顯示城市廣告用語,高層建築天天都披上了節日盛裝,美圖美畫, 酷似流星花雨、飛天鳳凰、銀河流星飛逝,飄飄灑灑墜落人間。 使得綿州城市形象逐級提升檔次、越來越宏偉大器,更加流光溢彩,,,,,,,,,,,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涪江沿岸風光麗,濱江溼地規劃美;三江交匯更壯觀,涪城璀璨不夜城;蜀道咽喉屏障開,無與倫比美綿陽

電子新城 突飛猛進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綿陽城市發展,自1955年起,我西南建管局二公司(四川華西集團前身)的主力施工隊伍,從重慶開拔綿陽,開始承建西南繅絲廠、西山石油庫、發電廠、295、296無線電技校等工程,至1958年開始,綿陽躍進路上"四廠兩院"(780長虹廠、783九洲廠、796華豐廠、730涪江廠、11設計院、404醫院)大規模興建,形成電子新城規模,至1965年為適應綿陽城建迅猛發展需要,西南建管局又組建西南九公司、迅即演變為建一局省建六公司,開始大規模承建126廠、朝陽廠、208廠、756廠、322所、624所、827基地等一大批國家軍工、航空航天工廠及科研單位內遷興建,綿陽初步形成電子城規模。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每當我們津津有味地欣賞這涪城的街燈時,總是沉浸於那光與色、水與燈、燈與景的陶醉之中,心曠神怡,

科技新城 翻天覆地

八十年代國家核工業部九院(中物院839工程)從三線建設長期隱蔽的深山老林內遷綿陽,我華西集團包括省建六公司在內的15家下屬公司與核工業二四公司總承包與分包839工程施工建設,8年基本建成,形成佔地3千畝,建築面積數百多萬平方米的科學城規模。含蓋江油、平武、廣元、梓潼、三臺、鹽亭、北川、安州等的大規模城建及827、839等國家保密軍工科研院所的分散興建,形成綿陽電子科技城規模。特別是歷經5.12抗震救災、災後重建,綿陽科技城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涪江沿岸風光麗,濱江溼地規劃美;三江交匯更壯觀,涪城璀璨不夜城

涪江沿岸 金碧輝煌

迄今,涪江沿岸,金碧輝煌。已由六七十年代"劍門鎖鑰、蜀道咽喉"僅有的一座東方紅大橋,發展至今為涪江二橋、三橋、一號橋、三江大橋、桃花島大橋、東原大橋、小島(漢龍)大橋、川交大橋(科學城)、石馬大橋、聖水橋閘、開元電廠橋閘等10餘座大橋橫跨涪江,形成"十橋飛架東西、天塹變通途"的壯麗景觀。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蜀道咽喉屏障開,無與倫比美涪城;綿州大地盡朝暉,城市升級史無前。

涪城夜幕 彩燈璀璨

且隨城市亮化工程、濱江溼地公園、市民漫步休閒長廊、健身器材場地、彩色人行步道等同步規劃建設實施。這正是:涪江沿岸風光麗,濱江溼地規劃美;三江交匯更壯觀,涪城璀璨不夜城;蜀道咽喉屏障開,無與倫比美綿陽;綿州大地盡朝暉,城市升級史無前。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悠悠的涪城;悠悠的街燈;悠悠的三江;悠悠的綿陽

悠悠三江 悠悠綿州

悠悠的三江,悠悠的綿州;也許,這綿州涪城的街燈就象一首無韻律的詩;一幅無墨香的畫,每當我和同伴們閒庭信步街燈下時,總感到這涪城的溫馨朝氣陣陣撲面而來,那光與色滿街流淌;燈與光滿城流墜;燈與影如痴如醉;燈與人含情脈脈;一切都湧動著春潮急的涪江。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那光與色滿街流淌;燈與光滿城流墜;燈與影如痴如醉;燈與人含情脈脈;一切都湧動著春潮急的涪江。

今日綿州 輝煌燦爛

綿陽自建國以來,在大躍進中開始城市擴容,至1964年後,即成為國家規劃的典型“三線建設”地區,一大批保密單位、代號工廠、科研院所在這裡興建。如今,已建成四川省人口150餘萬的第二大城市,形成了成、德、綿“三點一線”鏈接的經濟核心圈,城市輕軌、地鐵已納入規劃之中..........

悠悠的涪城;悠悠的街燈;悠悠的三江;悠悠的綿陽;使我不得不信服,街燈就是涪城無聲的禮讚;也是涪城燦爛明天更加輝煌的建設新篇章……

花燈妝扮  玲瓏剔透 晶瑩璀璨 蜀道明珠

這街燈數萬盞花燈就是涪城無聲的禮讚,也是涪城乃至整個綿州大地光輝燦爛的明天更加輝煌的建設新篇章



作者簡介:楊得富 1952年1月生,四川德陽人,大學文化。工程師、經濟師、高級政工師。 曾當過知青、民辦教師、公社民師主任、公社廣播站廣播員、華西集團四川六建一工程公司工人、團支書、勞資員、公司總部秘書、副主任科員、海南公司辦公室主任、党支書、綿陽分公司勞資科長、物業公司党支書、副經理、勞務公司經理書記、工程公司黨總支書記、副總經理兼工會主席、四川六建公司工會主管、黨委工作部主管、華西集團總部志辦副主任、副總編輯、綿陽市建委志辦副主編、《綿陽市城鄉建設志》、《綿陽市建築志》、《綿陽市建設黨史》常務副主編、《華西集團志》常務副主編、《中國建設者》《四川工人日報》《四川建設報》(華西建築報)特約通訊員、綿陽市作家協會會員、 作協第四屆理事等。先後在企業、國家級各類報刊雜誌發表詩歌、散文、論文等500餘篇。獲各類獎項160餘項,其中獲省市及國家級各類獎項50餘項,獲國際級獎項2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