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歐盟正考慮3~5年內禁止公共場所人臉識別:谷歌支持,微軟反對

根據歐洲議會近日的一項立法草案,歐盟正在考慮在未來 3~5 年內禁止在公共場所使用人臉識別技術。歐盟希望通過相關立法,防止該人臉識別技術被濫用、侵犯個人隱私等。

根據該提案,這一新監管框架“建議 3 至 5 年內禁止在公共場合應用人臉識別技術,並留出更多時間評估技術風險”。這些公共場合包括火車站、運動場和購物中心等。法案的最終版本預計於 2 月份發佈。

消息甫一發布,也在硅谷科技界引發正反兩面的討論:Alphabet CEO Sundar Pichai 表示支持這個決定,而微軟全球總裁 Brad Smith 則是較冷淡的態度。

Pichai 表示,毫無疑問,需要對 AI 進行監管,但規則制定者應嚴謹行事。“明智的監管需要配套的措施,在潛在危害與社會進步之間取得平衡。在高風險但又有高價值的地區尤其如此。”他說。

Pichai 認為,監管機構應根據不同部門制定規則,例如說醫療場景和自動駕駛場景所需要遵循的規則應該是不同的,“政府應該調整規則並就核心價值達成共識”。

Brad Smith 則稱,此類禁令正如使用切肉刀“一刀切”而非使用手術刀精確打擊來解決潛在問題。Pichai 在布魯塞爾的智庫機構 Bruegel 組織的一次會議上說:“我認為,政府和法規儘早解決此問題併為之提供一個框架非常重要。”

歐盟正考慮3~5年內禁止公共場所人臉識別:谷歌支持,微軟反對

人臉識別是諸多 AI 技術中發展最快的方向之一,也正在成為歐洲社會監視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英國,一些警局正在試用人臉識別算法,將其視為一種“創新”,用以識別涉嫌犯罪或被列入監視名單的人員;德國政府則計劃在 134 個火車站和 14 個機場使用人臉識別;法國則將成為第一個需要公民通過此類軟件訪問政府網站的歐盟國家;包括里斯本和布拉格在內的一些歐洲機場已經開始支持人臉識別,乘客可通過臉部掃描,免去排長隊的麻煩。

與此同時,歐洲的民權組織對人臉識別技術被採用的速度表示關注。英國的數據保護監管機構,信息專員辦公室(I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敦促在使用此類技術時要格外謹慎。

在保護個人隱私方面,歐盟被認為是全球最嚴格的地區。2018 年 5 月,歐盟就正式實施了《通用數據保護法》,督促美國科技公司進行全面整改。

歐盟委員會發言人拒絕對這一信息發表評論。但他表示,該委員會希望“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益處——實現科學突破,保持歐盟企業的領導地位,通過加強診斷和醫療保健或提高農業效率來改善每個歐盟公民的生活”。

歐盟正考慮3~5年內禁止公共場所人臉識別:谷歌支持,微軟反對

近年來,不止政府官方人士,包括企業高管也在呼籲對人臉識別進行監管。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就曾表示,有必要為這項技術進行監管,“使這個市場不至於觸碰到底線”。

特別是基於人臉識別的監控問題,現已成為監管機構關注的一個關鍵問題。英國信息專員 Elizabeth Denham 曾表示,她“對執法部門和私營部門在公共場所越來越多地使用面部識別技術深感擔憂”。

有趣的是,2020 年 1 月,美國白宮發佈規範人工智能發展及應用的監管原則《人工智能應用規範指南(Guidance for Regul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pplications)》,旨在限制政府對 AI 的過度限制,美國也敦促歐洲避免激進的限制做法。

由此也可見,監管的天平同樣在艱難地搖擺之中,對 AI 的利弊權衡遠非易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