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博愛縣:“五個一線”築牢“紅色屏障”


博愛縣:“五個一線”築牢“紅色屏障”

  博愛縣磨頭鎮獅口村疫情監測點,黨員先鋒隊的大旗格外鮮豔。 翟鵬程 攝

截至目前,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均為0,這是博愛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交出的滿分答卷。該縣優異成績的取得,得益於採用新的工作方法,“五個一線”築牢“紅色屏障”。

黨支部建在一線,補齊小區防控短板

博愛縣城區共有135個小區,其中“三無”小區90個,防疫力量相對薄弱。該縣縣委組織部及時啟動“一員一隊一支部”樓院黨建防控模式,選派523名縣直機關幹部下沉到小區,與小區黨建指導員密切合作,邊防疫邊摸清黨員人數和熱心居民人數,建立小區黨支部和樓棟黨小組,組建志願服務隊,確保每個小區檢測卡點、每棟樓黨組織全覆蓋。該縣縣委組織部在城區開展黨員“雙報到、雙履職”“樓院黨員服務周”“樓院主題黨日”活動,各小區黨支部發出黨員召集令,2000餘名黨員到小區黨支部報到,黨群攜手,紮實開展排查登記、檢測消毒、代辦代購等行動,築起了小區樓院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黨員衝鋒在一線,讓黨旗高高飄揚

該縣縣委組織部號召廣大黨員投身一線,參加黨員突擊隊,亮旗幟、亮身份、亮承諾,以“我是黨員我先上”的擔當衝鋒在前。磨頭鎮在各村推行“支部雙代、黨員三包”(黨支部代買代辦,黨員包宣傳、包排查、包穩定)管控服務模式,全鎮2400名黨員在分包代辦崗位上無私奉獻,為群眾提供“無死角”“保姆式”服務。張殿仁一家三代四名黨員堅守防疫一線,共交納定向黨費1萬元。該縣戰“疫”一線,許多黨員全家總動員,湧現出了“母子崗”“父子崗”“夫妻崗”“全家崗”,較好地發揮了先鋒模範作用。

幹部識別在一線,戰“疫”成試金石磨刀石

為激勵黨員幹部在疫情防控中主動履職、盡責擔當,該縣縣委組織部專門設立“紅藍榜”,建立部領導分包鄉鎮(街道)、重點部門督導機制,在疫情防控一線考察識別黨員幹部。“紅榜”記錄衝鋒在前、敢於擔當、無私奉獻和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幹部;“藍榜”記錄作風不實、行動遲緩、不敢擔當、工作落後,甚至是臨危退縮的不作為幹部。截至目前,全縣有76名幹部被列入“紅榜”,其中3名衛生健康系統一線幹部得到提拔使用;15名幹部被列入“藍榜”,被縣紀委監委追責。博愛縣人民醫院駐中內都村第一書記馮欣剛,今年春節前剛做了膽囊摘除手術,1月30日身上還插著引流管就奔赴疫情防控一線,被稱為“插著引流管的最美書記”。

合力形成在一線,黨建引領威力大

為服務好居家隔離人員,該縣許良鎮由村組幹部帶頭,組織126名熱心群眾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愛心定製”服務;孝敬鎮推出“1+5”防疫模式,由各村黨支部發起,組織220名志願者協會、老年協會、文明道德評議會、平安守望崗和鄉賢議事會成員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服務,使防疫效果大大提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該縣1956名平安守望崗志願者既當“信息員”,又當“宣傳員”“服務員”,受到了群眾好評。

關心關愛在一線,持續輸出強大戰鬥力

為更好地關愛防疫一線人員,該縣縣委組織部在落實好職務職級、待遇補助等激勵政策的同時,編髮《疫情防控·博愛先鋒》簡報,大力弘揚正能量。對焦作市委組織部提出的“暖心六條措施”,該縣縣委組織部進一步細化、具體化,劃撥20萬元定向黨費支持防疫工作,定期為全縣77名駐村第一書記發放防護物資。為鼓舞防疫一線工作人員的鬥志,該縣縣、鄉兩級為1232名一線防疫人員購買了人均30萬元保額的人身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