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海河有座不繫舟,80後可能還記得,這是天津渡口的最後遺蹟

天津水多,自然就是橋多渡口多,就連天津的名字都源於“天子渡口”,但是如今的哏兒都市內,已經沒有渡口了。

海河有座不繫舟,80後可能還記得,這是天津渡口的最後遺蹟

在河面上還沒有這麼多橋的年代,天津人出門總要帶上幾枚硬幣,隨時準備“渡河”。渡口和渡船,就這樣成了天津人抹不去的回憶。

寬闊的海河兩岸工廠連著工廠,工廠生產時冒出的黑煙和流動的海河水交相輝映,遠遠望去頗為壯觀。每到上下班時間,工人從四處湧來,大光明渡口、楊莊子渡口等地就熱鬧起來,河水發出的細碎聲響被掩蓋在人們的歡聲笑語中。人們神采奕奕,即使是勞動了一天也不見垂頭喪氣的疲憊之態,有的拎著順路買的蔬菜,有的跟同事討論著業務問題……

海河有座不繫舟,80後可能還記得,這是天津渡口的最後遺蹟

1959年,掛甲寺渡口(照片由天津市檔案館提供)

海河有座不繫舟,80後可能還記得,這是天津渡口的最後遺蹟

1959年,大光明渡口輪渡(天津市檔案館提供)

天津最早的渡口出現在明萬曆十六年,舊社會時為了爭奪渡口,各方勢力展開角逐,有人勾結洋人,有人藉助舊軍閥勢力,頂不濟的,也要有流氓地痞“罩著”才能在渡口經營。

海河有座不繫舟,80後可能還記得,這是天津渡口的最後遺蹟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在楊莊子渡口等船的人們(照片由胡玉棟提供)

據記載,趙家場不遠的運河邊上,附近兩個渡口,都是將船與船相連橫亙在河心,兩頭用繩索系在棧橋上,遇有來船,看守擺渡的船工便解開系在棧橋上的纜繩,然後手持竹篙將船撐開,船隻過後,再將其繫好復原。

海河有座不繫舟,80後可能還記得,這是天津渡口的最後遺蹟

海河有座不繫舟,80後可能還記得,這是天津渡口的最後遺蹟

擺渡口的棧橋是由兩岸伸向河心的,來往的行人要過擺渡,則需經過河坡的馬道,從岸上下到河邊,經過棧橋進入渡船,搖搖晃晃地走過去。張誠記憶裡的擺渡,大多是搖擺的渡船。“渡船上建有一個廊橋樣的棚子,可供行人遮陽擋雨。船艙中央,一側有一條長凳,看船人在此歇息,在他的對面,有個收費用的木箱。箱子頂部由兩塊倒錐字形木板組成,中間留有一條縫隙,行人過擺渡時,可將硬幣直接投進箱子。小孩子隨大人過擺渡時,都希望自己能親手將硬幣投進去,‘噹啷’一聲,那聲音好聽、清脆也很刺激。”多年後,天津老人還記得那聲聲脆響,“擺渡口的管理員除了負責行人的安全外,還兼維修、養護之責,我們叫他‘看擺渡的’。除了坐在船上那長凳子上以外,在夜晚或人少的時候,他們也會回到岸邊的小房子裡歇息或用餐。”

海河有座不繫舟,80後可能還記得,這是天津渡口的最後遺蹟

那時船小,所以保持平衡很重要,上船的人不能隨便站,而是要聽擺渡者的指揮,有序站位。對於乘船的孩子,擺渡的人總是多些擔心和囑咐,要求小孩兒不能打鬧,不能靠近水邊站,甚至不能大聲喧譁。特別是一群愣頭小子一起乘船時,擺渡者會“如臨大敵”,而孩子們則總在擺渡人“小心翻船”的警告聲中暫時收斂了頑皮性情,只待下船後尋了小夥伴,三五成群地一起瘋玩兒。

關於渡口的收費,據老人們回憶,新中國成立初期,渡價是參照當時白牌電車的票價規定的,為舊幣100元,幣制改革後摺合1分錢。到1980年代,自行車也要加收1分錢。

如今,海河上再也沒有了渡船,但是在河北區永樂橋右方不遠處,一座漢白玉石雕刻而成的天石舫矗立於海河之上,遠遠望去,就像一艘即將起航的巨大輪船,氣勢恢宏又古韻猶存。

海河有座不繫舟,80後可能還記得,這是天津渡口的最後遺蹟

作為海河最後一個渡口遺址,天石舫一直以都來備受關注。石舫長約五十米,高約二十米,寬約十六米,據說要比頤和園的園石舫的規模還要大。

海河有座不繫舟,80後可能還記得,這是天津渡口的最後遺蹟

天石舫前艙聳起,屋頂呈弧形曲面,中船低平,屋頂為平臺,屋艙上下二屋,有樓梯相通。製作精巧,造型逼真,細部花飾古色古香,臨近觀摩一種歷史厚重感撲面而來。

這個巨型石舫起初是為了紀念天津建城六百年所建,“天津衛,天子渡津必經之地,天子賜名,天石舫”,這些條件,讓天石舫的存在充滿了必然性和優越感。

海河有座不繫舟,80後可能還記得,這是天津渡口的最後遺蹟

每當夜幕降臨,不遠處天津之眼的粉色光暈光彩溢目,海河兩岸燈火通明,交相輝映的燈光為船體增添了不少光彩,讓這棟老建築煥發了新的活力。

海河有座不繫舟,80後可能還記得,這是天津渡口的最後遺蹟

有歷史,更是網紅,一個碼頭的過往,一座城市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