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紅色經典柳堡鎮<一>落地嚴家舍

柳堡鎮這個地方原來叫留寶垛、留寶頭、劉壩頭等,素以沿河堤岸遍佈大柳樹盛名。當地有這樣一個傳說,有位狀元南下赴任,因大運河上匪夷為患,改走東鄉湖蕩,船行至此地突遭風雨,便在岸邊插下寶劍系船,雨後開船把寶劍遺留在岸上了,故而留寶。1943年冬,新四軍駐紮當地開展抗日遊擊戰,隨軍作家胡石言根據真人真事,打破了當時的禁區,創作了軍旅紀實情感小說《柳堡的故事》,他認為小說的風格與標題應該既是戰爭的,又是抒情的。便將“劉”改為“柳”,“柳”字多情,又考慮到“壩”沒有兵味,便將“壩”改為“堡”,所以便成了“柳堡”。1956年,小說《柳堡的故事》又被拍成了同名經典電影,隨著電影主題曲“九九豔陽天”的旋律唱響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隨著“二妹子”的扮演者國家一級演員陶玉玲的精彩表演,使柳堡鎮因《柳堡的故事》而蜚聲海內外,並正式成為永久性的地名。

紅色經典柳堡鎮<一>落地嚴家舍

另據史料記載,柳堡鎮的前身是小尹莊,其地域大致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地區原屬高郵,清末屬武寧鄉,民國時期屬第五區,抗戰期間劃入寶應;北部地區隸屬寶應,明代屬三阿鄉,清末屬白垛莊,民國時期先屬東三鄉,後屬第六區。民國32年(1943年),寶應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又分別歸屬夏集區、陶林區。1958年9月,建立柳堡人民公社。1983年,因區劃調整,撤銷柳堡人民公社,分別建立小尹莊鄉、柳堡鄉。2000年,再次區劃調整,撤銷小尹莊鄉、柳堡鄉、蘆村鄉,建立柳堡鎮。


紅色經典柳堡鎮<一>落地嚴家舍

一九六三是農曆癸卯年,屬相卯兔,是年六月十三日戌時,我出生在蘇北裡下河地區寶應縣柳堡公社任莊大隊嚴家(gè)舍兩間破敗的祖屋裡。那時候一家生三四個孩子是普遍現象,父母生了我們弟兄三個,還有個小妹,她在三四歲時出天花,因為得不到及時的救治而夭折了,那一年莊上死了好幾個同齡段的小孩,有些大人們還愚昧地認為,他們都是來討債的“討債鬼”。那時候患上發燒、咳嗽、瘧疾、拉肚子等常見病,缺醫少藥聽天由命,只能躺在家裡捱日子,燒點紙錢祈求先祖亡靈保佑。

我至今都沒弄明白,雖說誕生地叫“嚴家舍”,可週圍卻沒有一戶人家是姓“嚴”的,為什麼取地名為“嚴家舍”,始終感覺是一個謎團。而鄰近不遠的“苗家(gè)舍”卻名不虛傳,莊墩子上集中居住著許多苗氏家族各種輩份的苗姓人家。從“嚴家舍”自然村莊向四周輻射,往東鄰刁家(gè)舍~鄭(gè)渡,往南接大尹莊~趙河~郭氏橋,往西通楊小河~王通河,往北連常家(gè)莊~仁裡蕩,當時的交通及運輸均是以水路為主,旱路為輔,河流湖蕩縱橫蜿蜒,大小船隻來來往往。

可能是趕上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二個生育高峰期吧,當年只有近二百人口的村莊,癸卯年竟誕生了9個同齡嬰兒,而且僅農曆六月上半月就接連呱呱墜地了4個,分別是六月初六、初七、初九、十三,還都是清一色的男嬰。

小時候的記憶裡,一條南北向的河流穿村莊而過,似乎將自然村莊劈一為二,加上村西頭莊墩上居住的人家,故有了“河東”、“河西”和“西頭”的代指。“河東”集中了張氏、袁氏等姓氏十幾戶人家,“河西”集中了胥氏等姓氏十幾戶人家,而“西頭”則集中了徐氏、陳氏等姓氏近十戶人家。“河東”與“河西”的來往互動,全靠一座用樹木樁打入河床,樹木料刨削成形後,以鐵爬釘固定的“三沓橋”,不僅供行人或挑擔通過,也是耕作老牛的必經之路,每當這個時候橋體都會全身搖晃並吱吱作響。那時候的寒冬季節,每逢大雪紛飛再連刮兩三天西北風,河面就會全部封蓋,冰結得很厚實,能在冰面上直接行走。

嚴家舍的“福田庵”值得一提。據地方史志記載,嚴家舍福田庵,始建於清代初期康熙年間,至今已有二百九十多年的歷史。後經歷代僧人、官府多次復建修繕,至民國時期已形成了兩進兩廂16間殿堂的格局,佛教設施相對比較齊全。東、南兩面臨河,西、北兩面設圓溝吊橋,終年香客不斷香火旺盛。民國16年,現代著名的佛學大師演培在福田庵為僧,演培曾先後多次在海內外弘法、佈道、著書、立說,1963年定居在新加坡。1995年5月,隨新加坡佛教界代表團訪華,受到了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的熱情接待。“福田庵”在寶應東鄉一直流傳有“一數福田,二數寶元”的美譽,是寶應東鄉第一大佛教場所,不幸被毀於日寇鐵蹄及文革浩劫。

我還清楚地記得,公社先是在“福田庵”原址上修建了幾間“物資站”,經銷一些生產資料、建房材料和農用物資等,後又先後作為鄉辦柳編廠、預製廠的生產場地,隨著市場經濟大潮的波動,這些企業先後倒閉,原址也逐漸洐變成了一片廢墟。

近年來,隨著國家宗教政策的放開和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當地廣大佛教信眾,希望能重建一個“敬香拜佛祈太平、頌經祭祀做道場”佛教場所的願望日益強烈,承鄉鄰、鄉賢們自發地集資捐助,2018年在老福田庵的原址上,又重新復建起了新“福田庵”。


紅色經典柳堡鎮<一>落地嚴家舍

嚴家(gè)舍,我生命的衣胞之地。

2020年1月5日完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