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新生代該如何應對成績井噴後的危險與轉機?

天下並沒有新鮮的事,只有常犯的錯。所謂的新現實,只不過是舊歷史的重演而已。——題記


隨著小威年齡的增長和狀態的下滑,女子網壇進入了戰亂時代,大滿貫得主和世界第一走馬燈似得換人,陌生面孔突然得了大滿貫,迅即又消失在人們的視野裡,美麗得如一現的曇花,短暫得又如一瞬的煙花。


而男子網壇現在還被費納德三人牢牢把控著,他們獨霸大滿貫,豪奪大師賽。上週,德約在迪拜、納達爾在阿卡普爾科連奪冠軍,巨頭們似乎連ATP500這樣不太高的賽事也不放過。難怪有人驚呼,巨頭們不僅吃了肉,喝了湯,甚至連骨頭渣都不留給其他人。


新生代該如何應對成績井噴後的危險與轉機?


兩廂對照,現如今男子網壇和女子網壇的景緻,真的差別如雲泥,冷暖若冬夏。


如果你喜歡春秋戰國,喜歡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時代,那你就看女子網球就好了。如果你喜歡強盛統一的大漢,崇尚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代,那你就看男子網壇就好了。不同歷史觀、不同價值觀的球迷,各看各的,各得其所。


新生代該如何應對成績井噴後的危險與轉機?


除了看這個或紛爭或統一的網壇,球迷們可能還會選一個球員去粉、去追隨。熱熱鬧鬧的賽事一站又一站地舉辦,慘烈的廝殺一場又一場地上演。我們看球,我們也看人;我們為某人搖旗吶喊,也為某人扼腕嘆息;我們為某人的勝利激動萬分,也為某人的失敗而心碎落淚。對於網球,對於比賽,我們一直身處其中,一刻也沒有分離過。


新生代該如何應對成績井噴後的危險與轉機?


時代的大潮浩浩蕩蕩,一直滾滾向前,從不會為誰停留。費納德三人遲早也會如小威莎娃那樣退隱,而年輕一代終究會登上舞臺的中央。那麼,今日紛亂的女子網壇,會不會成為明日男子網壇的觀照?


有人說,現在的蒂姆、西西帕斯、梅德韋傑夫、小茲維列夫這些新生代球員已處於捅破大滿貫這層窗戶紙的前夜。對於他們來說,首奪大滿貫已不是問題,問題是誰將率先打破巨頭們的壟斷。再往深處想一下,首奪大滿貫後該如何避免成為現今WTA的“水貨”?在順利搶班奪權之後,該如何迅即擴大自己的疆域,建立如費納德那樣長盛不衰的王朝?


新生代該如何應對成績井噴後的危險與轉機?


如果你讀不懂當下,就去翻閱一下過去,從過往的歷史中或許可以尋得答案。因為縱觀人類的歷史,天下沒有新鮮的事,只有常犯的錯。所謂的新現實,只不過是舊歷史的重演而已。


那麼,對於女子網壇的巴蒂、卡普、大阪、安胖、肯寧,對於男子網壇的蒂姆、西西、總理、紫薇,只要回頭翻閱一下歷史,就可以找到借鑑,就可以尋得破局之路。


這段值得借鑑的歷史就在不遠的30多年前,這個值得借鑑的人仍舊閃現在當今的網壇。


新生代該如何應對成績井噴後的危險與轉機?


你猜的沒錯,我要說的就是1988年的阿加西。


1988年,是阿加西轉為職業球員的第3年。在這一年裡,年僅18週歲的阿加西迎來了職業生涯的首次井噴。以下一組數據和事實可以說明,這一年阿加西是多麼的瘋狂。


1986年的戰績是2戰皆負,勝率為0;1987年的戰績是20戰10勝,勝率為50%;1988年的戰績是41戰33勝,勝率是80.49%,並奪得2個冠軍。


新生代該如何應對成績井噴後的危險與轉機?


1988年2月,阿加西在ATP500的孟菲斯站斬獲冠軍。3月份,在ATP1000的印第安維爾斯闖入半決賽負於貝克爾,其後又在ATP1000的邁阿密打入第3輪。5月份,在ATP1000的羅馬站進入八強,旋即在法網殺入半決賽。7月份,在ATP250的斯圖加特站獲得冠軍。8月份開始,在美網一路擊敗張德培、康納斯殺入半決賽,最終負於倫德爾。9月份,在ATP250的洛杉磯戰勝麥肯羅後闖入決賽,收穫亞軍。11月份,參加年終總決賽,收穫了1勝2負的戰績。在這一年裡,年僅18歲、剛轉入職業生涯3年的阿加西來到了世界排名第4的高位。


新生代該如何應對成績井噴後的危險與轉機?


成績的猛烈井噴,排名的急劇躥升,讓阿加西瞬間成為了焦點。有極高的讚譽,也有無情的嘲諷;有極度的自信,也有卑微的迷茫;有積極的肯定,也有負面的懷疑。


囿於篇幅的限制,也為了讓讀者不至於一次讀得太累,我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將梳理阿加西與媒體、球迷、賽事主辦方、團隊等各方的矛盾與糾葛,並總結阿加西的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這些或許可以作為新生代球員的借鑑,也可以幫我們普通球迷看清其中的迷局。


新生代該如何應對成績井噴後的危險與轉機?


今天要談的是阿加西與媒體之間發生的矛盾與糾葛,分析一下阿加西在處理時的失敗教訓,汲取一些成功的經驗。


1988年的時候,作為一個還沒有什麼社會經驗的孩子,阿加西牛仔褲的穿著與胭脂魚的髮型讓“體育評論員在這點上大做文章,認為他想要出風頭,是在努力改變這項運動”。而阿加西則認為,“自己在盡力保持低調,一直在試圖阻止這項運動改變我,他們稱我是一個叛逆者,但事實上我並沒有興趣當什麼叛逆者,我不過是像所有的青少年一樣經歷著叛逆期。”為進一步解釋清楚,阿加西在自傳裡寫道,“心底裡,我只不過是想做我自己而已,但是因為我並不完全瞭解我自己,我想要弄清楚我是誰的嘗試是盲目而笨拙的,而且必然也是矛盾的。我現在所做的和我在波利泰尼網球學校所做的事並沒有什麼不同——挑戰權威,尋求自己的位置。我做的一切都沒有改變,只是現在的我站在了一個更大的舞臺上。”


新生代該如何應對成績井噴後的危險與轉機?


對於記者來說,他們以為的真實客觀就是忠實地記錄下採訪者說的每一句話。而我們都知道的,說什麼話跟前言後語有很大的關係,並且還與一定的語境有關。從中截取一句話雖然真實無誤,但卻容易被大眾曲解甚至誤解,於是被訪者不停地再次作出解釋,而越解釋可能越亂。


阿加西在自傳裡描述了當時的困惑,“當我說話的時候,記者們總是嚴格地記下我的每一字每一句,好像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報道的真實性和可靠性。”而阿加西卻想對他們說:“等等,這句話不要記,我只是在大聲地思考而已。你在問我不瞭解的領域——我自己。讓我好好想一想,組織一下語言,剛剛的說法是不確切的。”但是卻沒有時間。在阿加西看來,記者們需要的答案非黑即白,非好即壞,只需要寫出幾百字有情節的報道,然後他們就將注意力轉向下一件事了。


新生代該如何應對成績井噴後的危險與轉機?


我想,阿加西當時的迷茫和困局,現代的網球運動員也同樣在遭遇著,差別僅僅或許程度稍好一些而已。如果當時的阿加西成績稍微差一些,你是不是會聯想到現在的克耶高斯?


這樣的困局到底應該怎麼破?若干年後的阿加西在自傳裡才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新生代該如何應對成績井噴後的危險與轉機?


那就是,在應對媒體的質疑和採訪時,寧願讓發佈會沉悶乏味一些,也不要試圖去營造幽默輕鬆的氣氛;寧願說一些沒有意義的話,也不要對很多事情發表明確的態度。因為,沉悶乏味不會激發別人與你論戰的興趣,也不會傷害到別人;而幽默輕鬆卻容易“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你以為你的幽默沒有惡意也沒有針對任何人,但別人卻很容易用惡意來揣度你的話,並對號入座,說你傷害了自己或別人。發表明確的態度,固然落得一時嘴爽,但其實不管你說什麼,總有人會出來反對你,進而上綱上線,再不斷引申到其他方面,讓你百口難辯。


新生代該如何應對成績井噴後的危險與轉機?


事實上,現在的網壇巨頭們表現也正是如阿加西所言那樣,他們在發佈會說的那些話簡直如外交辭令一般,滴水不漏、中規中矩,雖然在有些人看來很乏味無趣,但最起碼很安全,最起碼不會引火燒身。不要談高超的球技、強大的心理了,單單就應對媒體這一點,巨頭們的聰明就足夠年輕一代好好學習了。


新生代該如何應對成績井噴後的危險與轉機?


好了,今天暫且就說到這裡,明天咱再換一個角度慢慢聊,敬請持續關注。(來源:網球之家 作者:雲捲雲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