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對不起!釣魚“空軍”也是一項技術活

《老釣翁》

竿稍挑起一輪朝陽,金輝鍍亮幸福晚年。錦綸拽出鮮活的希望,希望在漫長的等待中兌現。歲月之舟闖過急流險灘,船艙裡蓄滿酸甜苦辣。風雨鑄成額頭褶皺,浪花綻笑花開臉頰。魚裡歡跳著喜悅,註釋著夕陽的渾圓。

對不起!釣魚“空軍”也是一項技術活

釣魚,從古至今都是一項博大精深的運動,帶給釣魚人無限的驚喜,相對傳統的野釣演變出黑坑、競技比賽等,本質都是通過釣魚,但過程與結果卻各有特點。我們就來說一下黑坑中的一些事情......

黑坑由野釣演變而來,卻有著本質的不同。高密度的魚、利益關係決定著追求結果的不同。大家都關注爆護的過程,又有多少人知道“空軍”也是一項技術活。個人理解總結出兩點“空軍”的必然條件:

本文讀導

  • 自然因素
  • 人為因素


對不起!釣魚“空軍”也是一項技術活

一、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指由天氣變化、氣溫變化、魚兒本身因素等非認為導致的“空軍”。

1、天氣、氣溫變化:魚類對溫度的感應非常敏銳,陽光照射水面,溫度慢慢的升高。障礙為遮擋陽光,水溫的變化。陰天后的悶熱等都是對魚兒的一種信號,人類有時候感覺不出來的變化魚兒卻能感受到。

2、風的變化:風也是對垂釣過程中的一大因素,颳風的時候,水面由於風的因素而波動,水裡的含氧量增高,魚兒就愛活動,來回遊動尋找覓食,大家都知道氧氣的重要性,對人、對於都是一個道理,氧氣增多,活力就等增大,飢餓感增大,增加魚兒的覓食慾望。無風的時候,含氧量底,魚儘量保持不動或者慢遊狀態,覓食的慾望就沒有這麼強。

3、魚兒本身因素:魚本身有活力大的,也有活力小的。活力大代表著覓食性強,這種魚容易釣。活力小代表覓食性弱,一般屬於受過傷的魚,垂釣這種魚本身就會有難度。還有一種是“回鍋魚”,是垂釣過又被重新放入的魚,這類魚吃過虧,所以膽小、謹慎,一般吃食很小心。

對不起!釣魚“空軍”也是一項技術活


小結:自然因素不是釣魚人可以控制的,但可以根據這些因素通過釣技釣法來改變垂釣狀態,增加漁獲量。

二、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是指由人為客觀的原因導致的“空軍”,例如:釣技釣法的錯誤判斷、味型的判斷錯誤,人為對魚類的傷害等等。

1、釣技釣法的錯誤判斷:

我們去垂釣時,就應該瞭解目標魚的大概情況,不要想著我以前怎麼釣的,怎麼搭配的線組。這想法是錯誤的,我們要了解魚的體重、活性以及密度問題,做出相應的判斷,要多準備幾套不同線組搭配,由大概瞭解到具體實釣中在做微調,例如:黑坑中常釣的鯉魚,一般在2~3斤左右,首先判斷好魚的活性問題,活性好代表吃口好,可以用粗一點的線組搭配,快速回魚。活性不好,證明吃口也不好,就必須換細線小鉤來進行垂釣。如果活性不好還用粗線大鉤,那就證明你離“空軍”不遠了。

2、餌料、味型:

在餌料方面要考慮到狀態對魚兒的適口性,是否能讓它輕鬆的吸食進去,開口好對餌料狀態要求不是很嚴格,但開口差的魚,就對餌料的狀態有嚴格的要求。就比如一個人的嘴受傷了,你讓他去啃骨頭,這個可能嗎?散炮主要是誘魚跟留魚,主一個“散”字,分幹散、溼散兩種,幹散水面炸開,溼散半水一下炸開。

“無小藥,不黑坑”小藥代表著味型,味型不對對垂釣也會代表著決定性因素。魚的嗅覺也是非常靈敏的,我們稍微聞到一點味型,對魚兒來說都是屬於大味型了。味型的搭配是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的,味型可以改變又天氣因素帶來的影響。比如:天氣悶熱缺氧,可以加點果酸或者促食劑來增加魚兒的覓食慾望等等。幾種味型的搭配要考慮到味型衝突,定下一個主攻味型,搭配幾種輔助味型,輔助味型只為提高主攻味型的突出點,不要不分主次的添加。也不要用相沖的兩種味型。比如:香和臭。兩種加起來味型相沖,會起到1加1等於負一的效果。

3、人為客觀因素

黑坑垂釣放的是生口魚(養殖一手魚,沒被釣過的),有些黑坑老闆想多掙點錢,會去買一些回鍋魚(被釣過一次或者幾次的魚)來放入。回鍋魚比生口魚便宜很多。這樣就增加了釣魚人的垂釣難度。再有就是放魚數量不符,說放1000斤,才放了500~600斤,那樣魚少人多,這種情況很容易“空軍”。

對不起!釣魚“空軍”也是一項技術活

總結:黑坑中不只是爆護有技巧,“空軍”同樣也是需要技巧的,“天才跟傻瓜只有一步之遙”,爆護與空軍同樣不遠。明白了空軍的原因,就能爆護。

釣無定律,靈活運用。我是漁者靈魂,以上個人見解,不足之處評論留言。交流使人進步,關注我,一起探討釣魚之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