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野釣“空軍”,百分之八十以上就是這些方面沒有做好

俗話說:“釣魚打窩,越打越多”。這句話講的一點也不錯。你想多釣魚,就要想辦法把魚兒誘進窩,這是能釣好魚重要的第一步。縱使你釣技再高,窩子裡沒有魚,也一樣無用武之地。從這麼多年垂釣經驗來看,野釣“空軍”很大程度上就是窩子沒有打好造成的。

我們都知道野釣有很多不確定因素。比如水底情況不明,水廣魚稀,魚兒種類多少,魚類個體大小不明等等,當然這些不確定因素也是野釣的魅力所在。還是那句話:野釣想釣好,如何誘魚,如何打窩很關鍵。

野釣“空軍”,百分之八十以上就是這些方面沒有做好


我們常見的誘魚方式有以下幾種:

先誘後釣

這種方式是我們常採用的方式之一。先誘後釣,顧名思義,就是先打窩,再去施釣。我們先把窩料打到釣點,通過窩料的顏色,氣味,狀態等誘使魚兒發現窩料從而進窩達到垂釣的目的。這種方式又可分為提前布窩和垂釣當天布窩。

提前布窩

一般提前布窩有兩個目的。1,守大魚。2,釣點以備長久窩點使用。

守大魚:

我們知道越是體型大的魚,警惕性越高。往往大魚在進食時很謹慎的,不會像小魚一樣,看到餌料就毫無忌憚的去進食。而大魚發現餌料一般會經過多次試探,確認沒有危險才會大膽進食的,這也是大魚難釣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我們提前布窩就是為了讓它們放鬆警惕性,從而達到釣獲的目的。

釣點以備長久窩點使用:

這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養窩”。我在以前就有這樣的經歷,自己開闢的新釣點,在不斷補窩,養窩一星期後,這個釣點後面一直為我們所用。因為我們通過養窩的方式,就是為了使魚兒養成了覓食習慣,讓它們一感覺到餓就會想到來到這個窩點。

垂釣當天布窩

我們達到一個釣點時,首先是先把窩料打下去,接著去準備餌料,再去調試線組。這個順序是比較合理的。

由於窩料誘魚時間的長短是受到氣溫,魚情,水情等條件限制的,所以,我們在當天垂釣也是需要提前布窩的。一般在氣溫高時,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左右就能上魚。而在氣溫低時,可能一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上魚。當然,如果你的窩子打在了魚窩或者魚兒迅遊的道路上,那就另說了。


野釣“空軍”,百分之八十以上就是這些方面沒有做好


邊誘邊釣

這種方式一般用於麵食或者商品餌居多。這類的餌料可以霧化成霧化帶,粉狀的物質會隨著水流向窩邊四周擴散。而窩料本身的氣味能夠傳的更遠,這也是很多釣友用這類餌料提前抽窩的原因所在。

邊誘邊釣時,往往誘餌和釣餌相同(當然通過不斷補窩也屬於這種方式),這樣更能夠讓魚兒放鬆警惕從而達到咬鉤的目的。

這種方式有一個好處是:在不斷拋竿提杆過程中,魚兒會不斷的聚集,從而達到長時間作釣的效果。

野釣“空軍”,百分之八十以上就是這些方面沒有做好


先釣後誘

先釣後誘的方式就是尋找魚兒,選擇釣點的過程。有經驗的釣魚師傅運用這種打窩方式的很多,並且用的很精。

他們通過這種方式判斷哪裡適合作為釣點(適合作釣點,不一定就有魚)。方式很簡單,在認為可以選作釣點的水域,先掛上餌料,一個地方待上十幾分鍾,看看有沒有魚星,有沒有魚兒咬鉤。如果有魚咬鉤,他們就會打窩。但這時打窩就需要注意方式了,因為窩子已經有魚了,在打窩的同時千萬不要驚嚇到尋找到來之不易的魚兒。

這樣的打窩方式一般會選擇多個釣點。在一個釣點打上窩料後,同樣的方法再繼續尋找下一個窩點。我曾經遇到過一個釣魚老師傅,野釣同時打5個窩子。這樣的話,一個窩子沒有魚了,就趕緊到另外一個窩子裡繼續垂釣。

這種誘魚方式可能在很多釣友看來,比較費時,比較麻煩。但這是在野釣中,選擇新釣點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最少可以大幅度避免“空軍”現象的產生。

引申一點:

這種先釣後誘的方式在線組選擇上還是有些講究的,我在此分享一下:

我們在製作線組的時候,可以在線組的最上面多穿幾顆太空豆,每個太空豆(最好不同的顏色)定位一個窩點的水深,這樣有兩個好處:不用來回拋竿調整浮漂,減少驚魚的幾率。當然你也可以用記號筆標記位置,但記號筆做位置的線組在下次使用就顯得不合適了(除非你每次的釣點和水位相同)。

小結:

以上幾種誘魚方式的目的就是誘使魚兒進窩,這個是釣魚的重中之重。具體怎麼選擇我們是可以根據垂釣時間的長短,垂釣目的來具體選擇的。

野釣“空軍”,百分之八十以上就是這些方面沒有做好



上述介紹了幾種打窩方式,那我們在實際垂釣中,窩量選擇上有什麼參考的依據呢?

通過這麼多年的垂釣經歷,可以根據以下幾點來選擇窩量的大小:

1.根據目標魚來選擇窩料的大小投放量:

魚種不同,其體形不同,食量當然也是不同的。比如我們常見的幾種魚類:鯽魚的食量比草魚、鯉魚的食量小,而草魚、鯉魚的食量又比不上青魚。如果釣鯽魚,每次投放的窩料50-150克就足夠了。因為誘餌量過大,魚會吃飽,吃飽了就對釣餌不感興趣。若釣體型大一點的魚種那就需要投放的多了。比如:青魚、鰱魚,誘餌的用量就應大得多,少則幾斤,多則可一次投放數十幾公斤。

2.根據魚兒活性高低來選擇窩料的大小投放量:

魚兒的活性直接影響著魚兒的胃口大小。在魚兒活性高時,對食物的需求就大。魚兒活性低時,魚兒對於食物的需求就小。

我們知道魚兒活躍最好的氣溫在15-25攝氏度之間。也就是可以說在氣溫區間,我們窩料可以稍多一點,在低於15攝氏度或者高於25攝氏度就可以適當少一點。具體要多多少或者少多少,根據這些年來的垂釣經歷來看,百分之20-30之間就可以了。當然,氣溫越高越活躍的魚種除外:比如草魚和鰱魚鱅魚,因為他們在30攝氏度也較為活躍。

野釣“空軍”,百分之八十以上就是這些方面沒有做好


3.根據魚的需求來選擇窩料的大小投放量:

比如:我們常說的一年之中兩個“釣魚黃金季節”,暮春和中秋。暮春是魚的發育排卵期,魚體需要大量的食物來進食保持體力,這時釣魚,我們就需要增加窩料的投放量。到了中秋,這時候魚兒為了越冬,急需進食大量的食物來“養膘”,這時我們在垂釣時,投放的窩料也需要增大投放量的。

4.根據垂釣具體水情來選擇窩料的大小投放量:

根據水面大小來投放窩料大小

如果在大的水面垂釣。比如湖庫,由於是魚稀水廣,我們投放窩量就需要加大。如果垂釣於小水面,比如小溝小河,我們就不需要投放太多的窩料了。

根據水域的水質來分

水質有肥水和瘦水之分。肥水的意思就是這個水域的水生物較多,水中的微生物、小昆蟲、小軟體動物多,水中的腐殖質多,這裡面生活的魚兒根本就不用很費勁就可以得到足夠的食物。在這裡面垂釣,我們就沒必要投放窩料過大了,並且窩料以素餌為主最好。比如:豆餅,芝麻餅,花生餅等。

而瘦水就和肥水剛好相反。這裡面的魚兒因為食物不充足,食物往往需要費很大勁才能找到,並且魚兒還常常處於飢餓的狀態。所以,這時我們就可以加大窩料了。

5.根據是不是老釣點來選擇窩料的大小投放量:

由於現在野釣資源匱乏,一般適合釣魚的位置常常被其他釣友光顧過,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釣點。老釣位是有優勢的;食物豐富,魚兒會形成習慣,甚至會形成魚窩。在這些釣點作釣,我們就不需要打大窩了。

6.根據水域的狀態來選擇窩料的大小投放量:

水分動水、靜水兩種狀態。動水也就是流水。在動水區施釣,窩料少了,易被水流衝散流失,所以窩料就需要多。而在風平浪靜的水中作釣,可減少誘餌用量,適當加些粉狀物質。粉狀物質在水中易霧化散開,四周擴散,更有利於誘魚進窩。

小結:

窩量的多少選擇也是很重要的。窩料少留不住魚,窩料多魚兒容易吃飽,放棄咬鉤。具體在布窩是如何選擇,根據上述幾種情況我們來實際選擇的。

野釣“空軍”,百分之八十以上就是這些方面沒有做好



那怎樣才算是一款不錯的窩料呢?

窩料主要是有三種狀態餌,實餌和味型餌。

比如:麥麩,糠粉,雪花粉等這類物質就屬於狀態餌。由於自重比較輕,在水流或者其他外力的作用下能夠輕易的四周擴散,擴大誘魚的範圍。而魚兒發現這些物質後,會隨著這些物質擴散的路線來到窩點從而達到誘魚的目的。這類物質也被我們常稱之為:“虛餌”。

比如:小米,碎大米,碎玉米粒,麥粒等這些屬於實物。實物是魚兒真正能吃到的物質。這類物質個體較小,在水底呈現散落的狀態。有的在石縫中,有的水草下,有的在泥土中,魚兒想要吃到它們,想要吃飽,就需要時間停留,這就起到了留魚的作用了。

味型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添加劑。是靠氣味擴散起到誘魚的作用,比如:我們常說的果酸,中藥液,各類香精等等。

當然還有顏色也是可以誘魚的。紅,黃,白三個顏色在水底魚兒比較敏感,也就是說魚兒能夠能及時發現。我們在窩料顏色選擇上也是可以考慮這一點的。

小結:

一般具備以上四點就是一款不錯的窩料的。窩料的作用就兩個:快速誘魚,留魚。我們能不能釣到魚,能釣多少魚,窩料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引申一點:

我們常見的打窩方式有:用手拋灑式,打窩勺打窩,吊籃式打窩,打窩船,直接下水等等方式。個人認為這些打窩方式各有各的優缺點,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就行了。但有前提是需要注意的:1,釣魚人的自身安全。2,在補窩時不要“驚窩”。

野釣“空軍”,百分之八十以上就是這些方面沒有做好


寫到最後:

對於誘魚的方式,窩量多少的選擇,窩料類型的選擇,及打窩方式這幾種的關係是相輔相成的,往往一個環節做不到位就會影響到其它環節。就像我們釣魚調漂一樣,你不知道鉤餌在水底的狀態,對於漂像的把握常常會做出判斷上的失誤。所以,窩子能不能打好,這也是我們漁獲能不能得到保障的前提。

碼字不易,如果您感覺我說的在理,就請點個贊添加個關注唄!我會繼續分享自己的釣魚心得。謝謝您的閱讀。

野釣“空軍”,百分之八十以上就是這些方面沒有做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