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統戰史話(8)國民革命聯合戰線」國民革命聯合戰線是怎麼破裂的?

建黨初期和大革命時期的國民革命聯合戰線

(1921年7月—1927年7月)

中國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後,中國在西方列強侵略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為了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國各民族的人民大眾,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其他愛國人士,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勢力進行了英勇鬥爭,並從鬥爭中覺醒和團結起來。中國共產黨成立後,中國革命面貌煥然一新。為了打倒勢力強大的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中國共產黨聯合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同國民黨實行了第一次合作,建立了國民革命聯合戰線,掀起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

國民黨是一個複雜的混合體,成員中相當一批人雖曾追隨孫中山參加過反清革命,但始終反對社會革命,反對工農運動,反對國共合作,是國民黨中的右派。伴隨革命運動的迅速發展,革命陣營內部的反共逆流也在滋長。

國民黨二大與蔣介石地位上升

國共合作建立後,國民黨右派利用“黨團”等問題破壞國共合作,因共產黨人和國民黨左派的堅決反擊而未能得逞。1925年3月,孫中山逝世,8月,廖仲愷被刺,右派的反共活動趨於猖獗。11月,老右派分子組成西山會議派,非法另立國民黨中央,在國民黨中搞分裂活動。1926年1月,國民黨在廣州舉行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由於各地選出的代表中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佔多數,因此,大會繼續堅持反對帝國主義和軍閥勢力的主張,堅持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革命政策,並對參加西山會議的國民黨老右派分子分別給以黨紀處分。但蔣介石在這次會議上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國民革命軍總監,在國民黨和國民革命軍內的地位都大大提高了。

中山艦事件

1926年3月20日,已經成為新右派代表的蔣介石製造了中山艦事件,藉口共產黨陰謀暴動逮捕海軍局代理局長、共產黨員李之龍,在廣州實行緊急戒嚴,拘捕黃埔軍校和第一軍中的共產黨員,調動軍隊包圍省港罷工委員會和蘇聯顧問辦事處。蔣介石通過這一事件,一方面逼走擔任國民政府主席的汪精衛而攫取了國民黨的大權,另一方面是公開進行反共活動的重要試探。事件發生後,在妥協政策指導下,中共中央接受了蔣介石的無理要求,撤回了第一軍中的共產黨員。共產黨員被擠出第一軍,蔣介石在政治上、軍事上的地位大大加強。

整理黨務案

同年5月15日,在國民黨召開的二屆二中全會上,蔣介石又拋出所謂《整理黨務案》,提出:共產黨員在國民黨高級黨部任執行委員的人數不得超過全體執行委員的1/3;共產黨員不能擔任國民黨中央各部部長;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員名單須全部交出;中國共產黨及第三國際對參加國民黨的共產黨員的指示,須事先交國共兩黨聯席會議通過等。實際上把共產黨人排除出國民黨領導崗位之外。共產黨再一次讓了步,使決議案獲得通過。擔任國民黨中央部長和代理部長的共產黨員譚平山、林祖涵、毛澤東等只得辭職,所留空缺大部分由國民黨右派分子取而代之。共產黨人被擠出國民黨領導崗位,蔣介石當上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長兼軍人部長,隨後又當上了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和國民革命軍總司令,成為一手控制國民黨、國民政府和國民革命軍的黨政軍最高權力的人物。

蔣介石攫取了國民黨最高權力後,為了繼續得到蘇聯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幫助,沒有立即與共產黨公開分裂,甚至還作出了一些緩和的姿態。但隨著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行,蔣介石實力迅速增強,便加緊同帝國主義、封建買辦階級勾結,籌劃反革命政變,反共面目越來越明顯。

1926年10月,北伐軍攻克武漢,11月26日,國民黨中央決定遷都武漢,並令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國民政府委員分兩批北上。次年2月21日,在武漢的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和監察委員聯合舉行擴大會議,宣佈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即日起在漢口和武昌開始辦公。此時,蔣介石以國民黨黨、政、軍5個最高領導機構首領的名義,在南昌自稱“中央” ,公開反動面目。

中共中央於1927年2月中旬發出通告,指出“現時蔣介石已成為右派反動勢力的中心”,提出共產黨應勇敢地站在主體地位,與國民黨左派聯合起來開展鬥爭。國民黨左派也公開主張讓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員參加國民黨中央以及一切政治組織、民眾組織。由於共產黨和國民黨左派的鬥爭,蔣介石不得不以“中央”名義宣佈全體國民黨中央委員赴漢口出席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

武漢國民政府

在1927年3月召開的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上,在共產黨人吳玉章、毛澤東、董必武、林祖涵、惲代英和國民黨左派宋慶齡、何香凝、鄧演達等共同努力下,通過了一系列鞏固黨權,制約軍事獨裁,堅決贊助工農群眾運動,堅持孫中山三大政策和旨在加強集體領導的決議。會議決定,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和軍事委員會,中央政治委員會、國民政府,均改為主席團制或常務委員制,實行集體領導,不設主席。全會選舉還在國外的汪精衛擔任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的主要領導人。3月20日,武漢國民政府正式成立。共產黨人譚平山、吳玉章擔任政府委員,譚平山、蘇兆徵分別擔任農政、勞工部長,毛澤東等分別在政府有關部會任職。此時的武漢國民政府成為國共聯合政府。

對於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的決議,蔣介石表面通電錶示擁護,實際上卻加緊了反共活動。在他的指使下,贛州、九江、安慶等地發生了殺害共產黨人和搗毀總工會、國民黨左派控制的黨部等嚴重事件。3月24日,北伐軍佔領南京。當天下午,遊弋在長江江面的英、美軍艦藉口保護僑民,猛烈炮轟南京,造成中國軍民嚴重傷亡。南京事件後,蔣介石加快了勾結帝國主義實行反共的步伐。4月初,蔣介石等人在上海舉行秘密會議,決定用暴力手段實行“清黨”。

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破裂

4月12日凌晨,蔣介石突然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瘋狂的搜捕和屠殺共產黨人與革命群眾,到4月15日,上海工人300多人被殺,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蹤,中共江浙區委領導人陳延年、趙世炎、汪壽華等英勇犧牲。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前後,在重慶、廣州、南京、無錫、寧波、杭州、福州、廈門、汕頭等地也相繼發生以“清黨”為名,大規模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的事件。與此同時,北方的奉系軍閥張作霖也捕殺大批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4月28日,李大釗等在北京英勇就義。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是大革命從高潮走向失敗的轉折點,它使中國政治風雲突變,造成國民革命聯合戰線內部的巨大變動與分化。國內政局迅速逆轉,除在北京張作霖控制的北洋軍閥政府外,4月18日,蔣介石在帝國主義和江浙財閥的支持下,在南京另行成立南京“國民政府”,與武漢國民政府相對抗。中國一時形成了三個政權對峙的局面。南京“國民政府”從軍事上對武漢形成包圍之勢,在經濟上給武漢國民政府製造困難,在政治上策動破壞武漢國共合作局面,聲稱只反共不反武漢政府,力圖緩和武漢的反蔣運動。以左派領袖面目出現的汪精衛打著反蔣旗號,迅速取得對武漢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的領導權後,日益暴露其反革命面目,加緊了反革命活動。

「统战史话(8)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国民革命联合战线是怎么破裂的?

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共產黨人同國民黨左派聯合發動了聲勢浩大的討蔣運動。4月20日,中共中央發表宣言指出:“蔣介石業已變為國民革命公開的敵人”,號召人民群眾為“推翻新軍閥”而奮鬥。4月22日,宋慶齡、鄧演達、何香凝、譚平山、吳玉章、林祖涵、毛澤東等39人,以國民黨中央執監委員、候補執監委員名義聯名通電討蔣;周恩來、趙世炎等致電中共中央,建議武漢政府趁蔣介石在滬寧地區立足未穩之機,迅速出兵東征討蔣,但沒有被採納。同日,國民黨左派的傑出代表、孫中山夫人宋慶齡寫成《為抗議違反孫中山的革命原則和政策的聲明》,隨後在漢口公開發表。聲明指出:

如果黨內領袖不能貫徹他(孫中山)的政策,他們便不再是孫中山的真實信徒;黨也就不再是革命的黨,而不過是這個或那個軍閥的工具而已。

她號召國民黨員和廣大民眾起來同違反孫中山革命原則和政策,把革命引上歧途的人作堅決鬥爭。

7月15日,汪精衛召開“分共”會議,悍然宣佈與共產黨決裂,並提出“寧可枉殺千人,不使一人漏網”口號,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武漢地區大批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慘遭殺害。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持續了三年多的大革命失敗了。

大革命失敗的教訓

1924年至1927年,一場以推翻帝國主義在華勢力和北洋軍閥為目標的革命運動,席捲了中國大地,人們通常將其稱為“大革命”或“國民革命”。國民黨在大革命中有了威望,而中國共產黨更以其最為積極、奮鬥和犧牲的精神,在全國人民中贏得了信譽和信任。

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雖然失敗了,但它仍然具有深遠的意義,並留給共產黨人深刻的經驗教訓。

(一)必須建立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參加的廣泛的統一戰線。這是中國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雙重艱鉅任務,取得革命勝利的一大法寶。

(二)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權。這是由中國革命的性質和特點決定的,也是由中國無產階級的優點和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所決定的。中國無產階級只有通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組成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為實現革命的綱領和任務而奮鬥。共產黨在合作中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對資產階級要實行既聯合又鬥爭的政策,特別是要警惕資產階級右翼的叛變活動,要進行堅決鬥爭,決不能妥協退讓。

(三)必須結成鞏固的工農聯盟。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是統一戰線的最基本力量,農民階級是工人階級的可靠同盟軍,農民問題是實現無產階級領導權的中心問題。以工農聯盟為主體的工人階級同其他勞動人民的聯盟,是統一戰線基本的、主要的基礎。它的鞏固和發展,決定著統一戰線的鞏固和發展。工人階級只要團結了農民階級,獲得農民的支持,就基本實現了自己的領導權。否則,統一戰線就不能鞏固,自己的領導權就沒有保障,資產階級一旦叛變,自己就會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同時,必須堅持用無產階級的先進思想對農民進行教育,不斷鞏固工農聯盟,擴大統一戰線。

(四)必須建立黨和人民直接掌握的革命軍隊。中國革命的特點是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無產階級要領導中國革命,組織統一戰線,也必須有革命武裝。當資產階級破壞、分裂統一戰線,用暴力鎮壓工農群眾時,無產階級應用革命的武裝予以反擊。如果無產階級沒有自己的軍隊, 在統一戰線中就沒有地位,就會失去領導權,就無力制止資產階級的叛賣,自然也就無力鞏固統一戰線。

(五)必須制定和實行正確的政治路線和政策策略。實現共產黨的領導,必須把馬克思主義普遍真理與中國實踐相結合,制定出符合實際的正確的政治路線和政策策略。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依靠工農勞動群眾,爭取中間派,揭露、孤立和打擊右派,鞏固統一戰線。

點擊下列標題,查看精彩內容

徵稿動員令

開門搞統戰,新語大家辦。歡迎各路達人踴躍投稿,統戰時評、學習感悟、人物新風、典故新知、詩詞漫畫……小編的要求就12個字——聚焦統戰、文風清新、正向引領。

投稿請發至[email protected],並附個人基本情況。

您的新語,我們的家園。

統戰嬗變

新聞自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