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不想被樓下鄰居投訴,衛生間防水千萬別漏這幾點,切忌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種慘痛經歷,樓上在洗澡,樓下的你家在下雨……這就是衛生間防水沒做好的下場。剛好朋友最近在搞

新房裝修,他很擔心衛生間漏水被樓下鄰居投訴,就來問求叔:想要安心洗個澡,衛生間防水要做幾層才夠?那今天求叔就來講講做衛生間防水要重點注意的問題。

不想被樓下鄰居投訴,衛生間防水千萬別漏這幾點,切忌

衛生間防水層怎麼做才穩妥?

首先要記住,衛生間牆壁地面都要做防水,通常是先做衛生間壁面,然後再做地板。關於“怎麼做防水層”這個問題,只要你去逛一下賣防水材料的官網,都能看到好幾千字的介紹。放心,求叔不會照搬過來給大家看的,我們談談最需要注意的幾個部分即可。

1,基底層要夠平、夠乾淨

防水的基底層要乾淨,水泥砂漿打底的附著力才會強。所以,施工的時候記得督促師傅清乾淨土塊和砂石

如果需要敲除原地板的,基底層會變得

凹凸不平,這個時候就得先水泥粗胚打底,再把洩水坡做好。等水泥幹了之後,再上防水層。如果水泥地板不是很粗糙,可以省去打底這一步,直接上防水層。

2,要“薄塗多層”,乾透再塗下一道

防水層就是刷防水漿料,一般地面和牆面都要刷2-3次,記住不是越多層、越厚,防水效果就越好。如果裝修公司跟你說:“我們防水做得很紮實的,做7層以上,所以收費比較貴。”千萬別聽他亂說,如果防水漿料做得太厚,表層和裡層的水分散發速率不一樣,反而容易開裂,並不是什麼好事。

不想被樓下鄰居投訴,衛生間防水千萬別漏這幾點,切忌

正確做法:薄塗多層,也就是一次均勻地塗薄薄的一層,薄才容易乾透,乾透了才能形成防水膜。每次塗的方向要相反,這次直塗,下一道就要橫塗。

注意事項:地漏、套管、衛生潔具根部、陰陽角等部位可再加強塗刷。但在這之前,水泥砂漿要在根部先做圓角,才好上防水材料。

如果在刷防水漿料時不小心流到陰角記得刮除,不然積太厚也會開裂。選防水漿料的時候,記得看生產年份,最好是一年內的新品,放置時間太久的容易受潮或結塊。

不想被樓下鄰居投訴,衛生間防水千萬別漏這幾點,切忌

3,防水漿料要真的“乾透”

怎麼才算“幹”?關於這個問題,很多裝修師傅看法不一,最普遍被認可的標準是“手摸不黏、不剝落”即可。還有一種更專業的說法,廠家認為“在地板行走時必須不會破壞表膜”才是真的幹了。

為什麼大家會這麼在意乾的標準,因為這影響到等待的時間。以手摸不黏為標準,至少要等待2-4個小時(還要看天氣,潮溼雨天要等更久)。

很多裝修師傅並不樂意等那麼久,就會以表面略凝固作為基準。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因為防水層沒有幹,防水膜就不易成形,以後漏水的幾率會比較高。

4,防水漿料塗完後,養護3-7天才能貼磚

常見的防水漿料有樹脂型硅酸質型,養護方法不一樣。樹脂型要乾燥養護,但不能用電風扇吹,有的裝修師傅為了加速乾燥會這麼做,最好親自監督或者提前跟師傅協商好。

硅酸質防水材料則要噴水養護,因為這種材質要有水才會結晶,時間越長結晶越密,填縫也越完整。

5,防水層完工後要做蓄水測試

防水層做得好不好,不在於做了多少層或是使用了多貴的防水材料,而是看有沒有確實形成防水層(膜)

因此,養護完成後要做24小時蓄水測試

,只要樓下不漏水就算完成了。

不想被樓下鄰居投訴,衛生間防水千萬別漏這幾點,切忌

測試方法:提前跟樓下鄰居打好招呼,然後把地漏關閉或者堵住,把衛生間地板放滿水或者大量水一次性倒下去。24小時內,看鄰居有沒有上樓敲你家大門。

不想被樓下鄰居投訴,衛生間防水千萬別漏這幾點,切忌

如果有漏水,還沒貼磚的話補救成本會較低。試水沒問題之後,就可以開始貼磚了。為了保險起見,貼完磚之後再重複以上方法,測試一下還會不會漏水。

如果不想樓下鄰居上門投訴,記得衛生間防水一定要做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