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毛主席流傳最廣的詩詞,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背

共 941 個字,5 張圖片,預計閱讀時長 3 分鐘

中國古典詩詞的發展歷史相當輝煌,從《詩經》開始,經歷了漢樂府、唐詩,宋詞,元曲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獨有的體系。而這個體系在現當代文學當中,依然有一個出色的繼承者。這個人就是毛主席。

毛主席流傳最廣的詩詞,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背

之前我們上學的時候,經常能夠學習到毛主席的詩詞。包括《沁園春雪》、《沁園春·長沙》、《卜算子·詠梅》、《七律長征》、《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等,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毛主席的這首《沁園春雪》,當之無愧是毛主席最好的詩詞,流傳也最廣,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背。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餘 通:餘)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原馳 原作:原驅)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紅裝 一作:銀裝)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毛主席流傳最廣的詩詞,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背

這首詞是沁園春這個詞牌名最經典的詩詞,現在大家一提到沁園春這個詞牌名,第一反應就會想到毛主席的這首詞。這就是毛主席詩詞的魅力,也充分說明毛主席詩詞在當今社會的影響力。

毛主席流傳最廣的詩詞,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背

這首詞的上片主要是寫景。“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落筆非常闊大,寫出了北方雪景之美;接下來引入長城和黃河這兩個在中國北方土地中極具標誌性的景物,“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展現出茫茫雪景。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雪花落到山上,落到平原上,落到丘陵上,會呈現出不同的姿態,作者把這些場景都能夠融入這首詞中,非豪邁之心不能也。“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這是作者的想象,雪天有如此美景,已經令人沉醉,等到雪霽初晴,這般雪景會更好看。

毛主席流傳最廣的詩詞,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背

下片書寫作者的情懷。“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承上啟下,前一句總結壯麗山河之美,後一句開啟對在歷史上建立過豐功偉績的英雄們的讚歎和超越。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作者列舉了這些雄才大略的帝王,又指出它們各自的缺點,最後回到今天,“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內心的雄闊豪放噴薄欲出,表達出了作者內心的志向。

毛主席流傳最廣的詩詞,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背

這首詞全篇並沒有什麼生僻字,但是金句頻出,氣勢豪邁,揮灑自如,辭義暢達,一瀉千里,很容易被中小學生所背誦。而在這首詞中所浸透的積極向上的情感,更能夠激勵一批批少年人勇往直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