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鎖骨在生物學上的意義是什麼呢?

夢痕無忌


鎖骨,喙狀骨和肩胛骨,共同組成肩胛帶,這一身體結構在爬行動物、哺乳動物以及鳥類中具有共性。有了肩,前肢或翅膀才能和身體相連,或者說有了肩,動物才能自由自在的去演化出各種前肢。


人類鎖骨的生物學屬性

人的鎖骨為一根呈S狀彎曲的細長骨,位於頸與胸的分界線上,它是上肢與軀幹之間唯一的骨性鏈接,具有維持肩關節位置,增加上肢活動範圍的重要功能。而且上肢的大血管和神經均在鎖骨中段的後方通過,它們被鎖骨保護。但兒童的鎖骨容易發生骨折,一旦鎖骨骨折,肩關節就會失去支撐,表現為下垂、內移和向前移位。由此,也能知悉鎖骨的重要性和基本功能。男性鎖骨比女性鎖骨更大更長也更重,受法醫判斷男女性別的可靠標準,通常情況下,左邊的鎖骨更長,但右邊的鎖骨更加強壯。


具體而言,鎖骨有以下幾項功能:

  • 它起到剛性支撐作用,肩胛骨和上肢懸掛於其上;讓上肢遠離胸部,因此使得手臂具有更大範圍的運動能力。而且,鎖骨就像一個靈活的起重機狀的支柱,使得肩胛骨能在胸壁上自由移動。
  • 覆蓋頸骶管,保護供應上肢的神經血管束。
  • 傳遞從上肢到中軸骨的物理衝擊力。


其它生物的鎖骨

鎖骨的歷史相當古老,它的雛形在硬骨魚那裡就能找到。


鎖骨首先出現在原始硬骨魚的骨骼中,與胸鰭的運動有關。 在這種魚中,成對的鎖骨出現在鰓後下方,並且在硬骨魚的下側聯合而彼此牢固連接。硬骨魚身上的這對骨頭,日後會演化為爬行動物身上的鎖骨。


圖示:爬行動物的肩膀結構。紅圈文字所指的就是鎖骨


最早的四足動物保留了類似硬骨魚中安排,然而,在現代動物中,原始模式發生了許多變化。例如,鱷魚和蠑螈就完全缺乏鎖骨,而在海龜中,鎖骨變成了龜殼的一部分。甚至在許多哺乳動物中,鎖骨也變短甚至完全缺失,這讓肩胛骨有了更大的運動自由度,對快速奔跑的動物,這一變化可能有用。

圖示:貓科動物中萎縮的鎖骨,而且它是一塊自由的骨頭,這就是為什麼貓的頭能過的地方,它身子就能過。


在鳥類中,鎖骨和間鎖骨已經融合形成了一塊單一的Y形骨,見下圖紅色部分。


鎖骨在許多史前動物中都有發現,但靈長類有幸成為保留它的人之一。其他動物,如松鼠,熊和貓,它們與人類不同,它們有的是自由浮動的鎖骨(這就是為什麼貓可以擠入頭部可以放置的任何地方),這些動物也保留了鎖骨。


鎖骨對於靈長類動物的爬樹動作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靈長類中它被保留了下來,人類雖然早就從樹上下來了,但我們依然保留了鎖骨,這讓我們仍然可以爬上樹木,岩石和其他物體。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比狗更擅長爬梯子的緣故。而現在,鎖骨也正在幫助著許多猴子的生存,鎖骨保護它們免受地面上那些不會爬樹的掠食者的傷害呢。


圖示:人的鎖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