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核心分享」市場走勢不應該按漲跌劃分?

今天週六,具體的消息面也沒有特別大影響力的事件。所以,今天老牛打算講講技術面,之前一直有說聊聊這塊。

但是,對於技術面的態度,老牛一直認為,不宜過於沉迷。怕聊太多了,大家太過關注,則容易倚重技術分析決定最後的買賣決策。但是,畢竟價格走勢反應了最終的客觀事實,通過技術面去擇時度勢還是很有價值的。所以,今天老牛從簡單的一些角度聊聊技術面的研究。

今天重點個大家做一個概念的理解,價格的走勢結構。單純的一聽很空洞,但是聽完可能會改變你的一些根本看法。畢竟這也融合了老牛對的市場理解。

好了,展開正題,我們從一個提問開始:你覺得市場走勢可以分為哪兩種?

對於,這個問題想必很多朋友脫口而出:這老牛不是傻嗎?走勢無非“漲”和“跌”,頂多還有個小概率的平,用得著問嗎?

但是老牛今天要告訴你,其實不然。市場的走勢,真實的劃分不應該是漲和跌,而是——趨勢和平衡。市場無非逃脫不了這兩種運行方式。

「核心分享」市場走勢不應該按漲跌劃分?

上面我們簡單的拿一個A字形的波動為例子,就可以的很清楚。而其中,上漲和下跌,都是趨勢,兩個不同方向的趨勢。說明多空雙方,一方力量主導形成的走勢。而平衡則是市場的另一種運行方式,雙方力量勢均力敵。

為何要這樣去劃分呢?因為,如果咱們僅僅是用漲跌去看市場,你的格局容易陷入一個相對小的時間段之內,比如每日每週。而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是從趨勢和平衡的角度去看待市場,你是在個相對較長的階段性格局去思考操作,已經看市場,已經分辨了市場的格局的。因為你的格局站在這個角度,你才能正確的理解市場上一些話術的意義,比如高拋低吸,比如追漲殺跌。

(上漲趨勢到平衡再到上漲)

「核心分享」市場走勢不應該按漲跌劃分?

(下跌趨勢到平衡再到下跌)

「核心分享」市場走勢不應該按漲跌劃分?

如果我們用這樣的方式看待市場,那麼不同運行方式採用不同的策略就很簡單了。大家可能聽的最多一句高拋低吸,實際上是僅僅正對平衡狀態,才能有效的,因為只有在平衡狀態才有高低點可分。

如股價在一段時間持續進入箱體整理(即我們說的平衡狀態)的時候,我們在確定了運行區間後,就可以採取高拋低吸。

「核心分享」市場走勢不應該按漲跌劃分?

但是你想,如果市場是處在趨勢結構運行,無論是上漲還是下跌趨勢,你採取高拋策略,不是飛了,就是炸了。

高點拋掉,股價剛剛起飛,你踏空了。

「核心分享」市場走勢不應該按漲跌劃分?

股價運行剛剛從平衡走出到上漲趨勢,這裡高拋低吸就是錯誤。反之,低點低吸,股價剛剛破位下行,你滿倉被套。這裡老牛就不再舉例,大家自己觀察。

那麼,如果趨勢來臨,不高拋低吸應該怎麼辦呢?其實趨勢的策略則是跟隨趨勢去追擊,說簡單點,就是追漲殺跌

所以,如果你觀察股價階段性運行結構的方式是對的,不是停留在漲跌的角度。你會發現,之前有些牛人或者專業人士給你說,“需要高拋低吸”啊,或者說“一定不要追漲殺跌啊”這樣的話和邏輯是非常片面的,只能適用於階段性的行情之下。

平衡的時候,就要高拋低吸,不追漲殺跌。

趨勢的時候,就不能高拋低吸了,反而要追漲殺跌。

所以,對於市場上,話的對錯永遠是相對的。看似萬精油般真理的高拋低吸,不一定對。看似極端操作,去追漲殺跌,也不一定錯。

而大家特別容易被這樣的話術敷衍,看不清本質,核心還是自己沒弄明白。老牛希望大家在市場上能做個明白人,什麼是明白人?看得清,看得遠。

所以,我們把自己面對K線的視野拉遠點。

不要太在意每日漲跌,而是要關注階段性的趨勢,有沒有發生變化?格局大了,自然更明白。

當然,這裡老牛同大家舉例的,比較典型。平衡有箱體,也還有很多形態,如收斂三角型或開口三角型態等等,趨勢也有很多,快速拉昇或下跌是典型的,震盪上行或下跌也是常態的。這裡不一一展開。畢竟核心的思想,已經傳授到,真正領悟進門,還要看各位自己了。真正的技術研究,是由簡到繁,再由繁到簡的一個過程。這個是老牛經過反反覆覆,給大家提煉的一些至簡之道,希望大家好好參悟。

不過最後,老牛還是想說,在通過十幾年的技術研究,大量的事實和數據回測證明,單純僅僅依靠技術面的解析,是無法決定你在市場上能夠長期獲得有效的持續收益的。做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趨勢交易,什麼是趨勢,很多時候你從技術面判斷了拐點,就能確定趨勢嗎?或者說,你確定了趨勢,但是這個趨勢展開後的能夠持續的時間和空間,是無法從技術面去真實有效的度量!而基本面通過財務和盈利的模型,則可以大概計算公司合理的未來價值。

就如開始說的,技術分析這個工具要用好,不要沉迷。

弄清技術分析,能助你看好市場形態和大勢,在把握上還是更輕鬆一點,也有助你審時度勢的去找擇時的機會。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無法留言的朋友,歡迎到昨日的文章下面與老牛探討,明天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