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潘麟先生《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連載五

編者按:有著“經中之王”之稱的《金剛經》,屬於般若類經典。《金剛經》與種族、年齡、性別、愛好、職業沒有任何關係,尤其與信仰沒有任何關係,它超越了信仰,不是佛教宗教信仰者的專屬。它是哲學經典、修行經典、智慧經典,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學習《金剛經》並從中汲取人生的智慧。

2012年,潘麟先生在淨土宗祖庭終南山香積古寺,講授千古第一經《金剛經》。《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一書即由先生此次授課錄音整理而成。本書內容深入淺出,首次從生命科學角度,引領讀者直探《金剛經》之本義,重新認識東方文化的內涵與本質。2017年1月,此書由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

《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正在“生命與國學”頭條號專欄連載中,敬請關注。

到彼岸與何謂經典

潘麟先生《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連載五

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與般若,此六者名之曰“六度”(古文中,“度”與“渡”通用)——六大類從此岸到達彼岸的途徑或舟船。此“六度”以最後一度——般若為核心,前五度皆為般若的眷屬(即化身)。此“六度”又名“六波羅密多”或“六波羅密”。

“波羅密”,有時候翻譯成“波羅密多”,是梵文Paramita的音譯,意為“到彼岸”。這“彼岸”也無確切所指,比如說,陷於生死是此岸,出離生死就是彼岸;陷於六道是此岸,超出六道就是彼岸;無明(愚痴)是此岸,光明(般若)就是彼岸;煩惱、痛苦是此岸,斷煩惱、證涅槃就是彼岸……

那麼,怎樣才能到彼岸呢?即怎樣才能實現波羅密多呢?佛陀教導我們:有六種方法,總名六度,即六波羅密多。這六波羅密多又以般若波羅密多最為重要。故成佛,說到底是智慧(般若)的成就。

無論是佈施、持戒、忍辱,還是精進、禪定與般若,六波羅密皆是一個目的——達到無我,或曰實現無我。無我又分為“人無我”和“法無我”兩類。“人無我”是對治我執的,“法無我”是對治法執的。不僅要達到人無我,還要達到法無我,這才是真正達到無我之境。達到無我之境是六波羅密的最終目的,也是修行六波羅密成功與否的標準。比如說,修行佈施波羅密,修到什麼程度為修成呢?標準是什麼呢?修到在佈施時,真切地達到三輪體空,真切地達到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無畏佈施(為法忘軀,為道忘軀,為義忘軀,為國忘軀,為眾生忘軀),那麼達此境地,即名之曰佈施波羅密成就。非達此境,則不名佈施波羅密成就。持戒、忍辱,還是精進、禪定與般若,亦復如是。

凡是與人、與六道、與眾生相對的那一方都叫彼岸。要想到達彼岸,必須經過六度——六個種類的修行,才能將你渡到彼岸。就相當於六條船把我們從此岸渡到彼岸,這叫六度。六度中般若(即智慧)最重要,因為佛法說到底就是智慧之學,沒有智慧就沒有佛法,佛法就是智慧。所以覺悟智慧是佛法的根本之根本,核心之核心。

《金剛經》是般若類經典,就是開啟、顯化我們內在與生俱來的般若的一部重要經典。所以《金剛經》是經中之經。它始終圍繞著“般若”二字來進行教誨。因為般若是六度中的核心,是六度中的重中之重,《金剛經》就抓住這個重中之重。通過如金剛般的般若智慧摧毀一切顛倒夢想,破除一切貪嗔痴慢疑而達到彼岸的一部經,就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金剛般若波羅密經》的“經”字,梵文為Sutra,音譯為“修多羅”,意譯為契經——契入經藏之義,簡稱為“經”。“經”字共含五義,分別如下:

潘麟先生《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連載五

貝葉經

1.貫穿義

在東南亞、印度及我國西雙版納等熱帶、亞熱帶地區,生長著一種常見的棕櫚科木本植物——貝葉棕,古代梵文稱之為“Pattra”,漢譯為“貝多”或“貝多羅”。這種樹的樹葉狹長,不怕潮溼,耐久性強,兩千多年前就有人將它作為書寫材料。印度及我國西南某些地區都曾流行過這種貝葉書籍。印度的貝葉書籍(以佛經居多)很早就使用貝葉為書寫材料,稱為“貝葉書”或“貝葉經”。在中國的造紙術未傳入印度之前(現在缺少確切的記載,但最晚不遲於隋末唐初時,我國造紙技術就已傳入印度。推測傳入的原因,應與商旅沿絲綢之路往返於中印,或中印高僧往返於兩國有關),古印度就以貝多羅葉記載佛經經典以及宮廷文獻資料,現今南印度及南傳佛教地區仍有人繼續使用。

貝葉經根據書寫的方式又可分為“貝葉寫書”和“貝葉刻書”兩類。“貝葉寫書”即是用筆墨在貝葉上書寫抄錄的書籍,而“貝葉刻書”是使用鐵製的針形筆把文字刺寫到貝葉上,正反兩面均刻上字後,塗以炭粉,加油抹擦揩淨,使墨跡陷入刻痕之內,經久保存而不消退。用貝葉刻寫的書籍,能防水、防腐、防蛀,可保存數百年之久。

“經”最原始的意思是貫穿於各貝葉之間的線,這條線就叫“經線”,簡稱為“經”。不久,經的含義就被用來指稱貫穿文句之間的基本精神。每本典籍中都有一個基本宗旨貫穿於全文。用我們中國人的觀點看,凡是被稱為“經”的典籍,必須有一個形而上的“道”貫穿其中。不然,則不能被稱之為“經”。如《心經》與《金剛經》,貫穿始終的是“般若”,也即“空智”——自空性中顯化出來的生命中本有的佛(神)智。貫穿於《論語》的是“仁”,貫穿於《道德經》的是“無為”,貫穿於《聖經》的是“神性”和“神啟”等等。故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什麼“道”貫穿著孔子的人生和全部的言行呢?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即仁義之道)。”

2.湧泉義

經文與一般文字有很大差別。經文全部是從聖賢的見地中、生命中自然流顯出來的智慧金言。這些智慧言語,字字發人深省,句句啟發闇昧,故研習經典不可如閱讀一般文字,僅需一遍兩遍即可,但凡經典,皆須反覆玩味,一生相伴。如四書五經,我們中國人從兒童一直讀到老,還是感覺讀不透,每讀一遍,就有一遍的收穫和啟發。經典給人的啟發是無窮無盡的,就像一眼泉水那樣源源不斷。經典的深度來自經典作者的生命和智慧的深度,因這些經典的作者皆為聖賢,已得生命究竟圓滿,已融入無限和絕對之中,故他們的言語和教導自然也是來自這個無限和絕對的源頭。因來自無限和絕對之境,其所含智慧和啟發,自然也就泉湧不斷,無有枯竭。

3.生化義

經典是聖賢的生命化現,是聖賢的智慧結晶。深入經典就是深入聖賢雄沉博大之生命聖境之中。此聖境可令經典之研習者、修學者和唸誦者滌盪身心,提升境界,開啟生命,重獲新生。經典是聖賢的第二生命,或者說是聖賢生命的另一種存在形式。故走進經典就是走進聖賢生命。老子《道德經》曰:“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經典如同無形的“玄牝之門”——一個巨大的、抽象的、生生不息的“子宮”,將我們的健康、純潔、智慧、解脫和整個天地萬物等,悉數生化出來,一次又一次地生化出來,永遠生生不息。

4.標準義

標準者,不易之法則也,是非對錯之參照也。經典是人文世界的參照標準,每當我們臨事難決之時,當參照相關經典,以為準繩。在印度古代邏輯學(又名正理學,或因明學)中,事物的是非對錯之評斷標準,在符合邏輯學中的三大根本定律——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的基礎上,還承認有四種途徑,皆能讓我們達到真實地認識和評判事物。現量:直接感知,如眼睛看見太陽。惟有佛陀等聖人,獲得了生命和存在的真相在無需努力的前提下皆可真實無隱地呈現出來。比量:合乎邏輯或經驗常識的推理。譬喻量:通過“像……一樣”來加強和拓展人們對事物的理解與認識。聖言量:通過聖賢的教導和經典的啟示,來認知事物和判斷是非。“量”即衡量、丈量或考量之義。經典就是四種正確認識和評判事物途徑之一的“聖言量”。

5.實踐義

經者,經過、經由、經受之義,也即踐行之義,合稱“經行”。佛教傳入中國後,僧侶們依經修行時,仍呼之為“經行”。“經行”即約身心以合經義之謂也,或依經而行之謂也。經典不僅是用來閱讀和思考的,它們更是用來實踐和經歷的。以中印為代表的東方文化,無比注重身心實踐和依教奉行,空言一丈,不如實行一尺,我們先輩們很不喜歡泛言經典而不切實際,將此斥之為“清談”或“戲論”。清談誤國,戲論誤己,此為東方傳統的學者之大忌。自古修行者,均提倡少言多行,避免空談戲論。

潘麟先生《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連載五

《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的作者:潘麟先生

潘麟先生《到彼岸賞月——〈金剛經〉的智慧》連載五

關聯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