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重度強迫症怎麼治?

卜坤波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聽到“強迫症”這個詞彙,那麼究竟什麼是強迫症?強迫症屬於心理疾病嗎?該如何緩解其相關的症狀呢?對於這些問題,我們的具體分析如下:

1.所謂的強迫症,在醫學與心理學上,被歸為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是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最大的特點則是有意識的強迫和強迫並存。當事人本身能夠意識到這些思緒或是行為主要源於自己本身,不是外界強加給自己的,於是會極力去抵抗自己的這種思維和行為,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效果,因此常常會陷入焦慮與痛苦之中,從而影響到正常生活。題主提問到的,重度強迫症,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已經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的症狀,屬於心理疾病的一種。

在醫學病例上,曾經有強迫症患者,一天洗無數次手,洗到手皮都破了,依舊會覺得自己的手不乾淨,這給當事人帶去了極大的困擾。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見的強迫症狀有很多,比如強迫思維:有沒有關好門窗,有沒有帶好東西出門,太陽為什麼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強迫行為:反覆洗手,反覆地做同一件事情。

2.關於強迫症的產生,目前並沒有一定的定論,相關學科提出主要與心理活動、個性、周圍壞境、遺傳因素等有相關作用。最多的研究也表明了,一個個體會有強迫症,通常是因為遭受了一些不良生活事件,比如人際關係破裂,學習工作受挫等等,或是個體本身過分追求完美,對自己和他人有著嚴格苛刻的要求,責任感過強,要求自己做事盡善盡美等等,因此才會有這類強迫思維和行為的出現。

3.要緩解相關症狀的,一是自我調節;二是尋求專業治療;三是兩者相結合。

既然強迫症源於個體本身,那麼首先就需要有自我意識,自我調節的決心。當自己有強迫思維或是行為的時候,及時阻止自己,當然則需要比較強的意志力。

專業治療包括心理治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強迫症作為一種心理疾病,尋求專業治療,首要建議是心理治療。常用的心理治療方法有精神動力學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支持性心理治療及森田療法等。其中,被認為是治療強迫症最有效的方法是認知行為治療,包括思維阻斷法以及暴露反應預防。

總而言之,如果症狀已經嚴重地影響了自己正常生活,積極尋求方法進行緩解,是至關重要的。

以上。祝生活愉快!


以上內容為【每日談心·鄭燕雲】原創,轉載請聯繫。


每日談心


強迫症主要表現為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兩大症狀。

如果一個人既有強迫擔心,強迫性窮思竭慮等強迫思維,又有強迫檢查,強迫洗手,洗澡等強迫行為,則基本上可以判定其為重度強迫症了。

一旦罹患重度強迫症,病人都十分痛苦,無論是強迫思維還是強迫行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明知自己這麼想,這麼做沒道理,也沒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也擺脫不了,有的病人甚至出現自殺的念頭和行為。

對於重度強迫症患者,絕不能單純做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了,而必須要加用抗焦慮和抗抑鬱藥物治療,或配合MECT(無抽搐電休克),經顱顱刺激等物理治療。

對於十分嚴重的強迫症患者,還可以加服小劑量抗精神病藥物治療,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療效。


心理醫生張彥平




強迫症在生活中比較普遍,但重度強迫症並不是很多。



強迫症是焦慮症的外在表現。幾乎所有的神經症(強迫症抑鬱症恐怖症焦慮症)都伴隨焦慮症。所以解除焦慮是治療各種神經症的關鍵!



到神經科去看看治療強迫症的藥物實際上就是焦慮症的藥物也可治療抑鬱症。當然發展到抑鬱症就不僅僅是心理問題,而是大腦的內分泌失調。其中五色羥安嚴重不足,造成情緒低落,所以藉助藥物治療就可大大緩解症狀,輔以心理治療和自我療愈等方法可以治癒。



本質上抑鬱症是強迫性思維,就是無論什麼事情總是往壞的方面想,看不到事物積極的一面,這也是認知療法的根據。而且總是回憶不開心的事情,讓自己陷入一種不良情緒(自責自罪後悔的想死、絕望到想以死來解脫)的惡性循環之中不能自拔。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抑鬱症就是表現在心理層面上的強迫症。



大多數人將強迫思維外在化的抑鬱表現視為強迫症。比如反覆的整理自己的房間、反覆洗滌的潔癖患者⋯各種重複性的表現。

這種外在表現的根本原因是緩解自己的焦慮。因為太害怕細菌感染而不斷的洗滌尤其是洗手直到脫皮。洗澡三個或五個小時。反覆檢查自己的房間有沒有不夠理想,達到一種完美的要求!



所以強迫症本質上是一種情緒固結一一情結。一句俗語說的好: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繩。是一種認知思維的問題,所以強迫症的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方法基本相同。都是緩解焦慮不安的情緒,挖掘內心深處的固著情結,改變錯誤的認知思維,擺脫完美主義傾向⋯



對於強迫症患者,本人建議

一、去正規醫院的精神科治療,適當用藥,你會發現醫生開的藥可治療抑鬱症,沒關係。照常服用。

二、利用巜新情緒療法》的ABC理論和塞裡格曼的積極心理學知識改變自己錯誤認知,解除焦慮。

三、加強鍛鍊。這是一種行為療法。



四、意義療法中的"矛盾轉化法"就是放棄執念,不要執著於自己的思維模式,反向思維。例如,你特別想在夫妻關係中達到高潮,反而達不到,就專心於你的伴侶體驗夫妻生活不知不覺達到了高潮(當然多為女性)。失眠的治療也釆取這一方法,越想睡著越睡不著。就想點無聊的事情,讓思維故意活躍,反而不知不覺就睡著了。就是你越想怎麼樣越不怎麼樣的方法。



四、森田療法。就是不在乎強迫症什麼,順其自然。森田療法就是日本森田正馬在患上神經症後通過自身的康復過程發展出的一套療法!



想要知道更多治療方法關注夏蟲不可語冰2008可以看到前面各種神經症的自我療法。


夏蟲不可語冰2008


強迫症就是心理疾病,只要積極配合治療就能好轉!

首先不要聽風就是雨,隨便給自己胡亂扣個病帽子。

如果正規專業醫療機構給出了明確診斷,那麼,強迫症就是心理疾病。根據我們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得病不必驚慌失措,因為好起來的辦法還是有很多的。


1、什麼是強迫症

強迫性神經症,是一種以強迫症狀為主要臨床相的神經症。

其特點是有意識的自我強迫和自我反強迫同時存在,兩者的尖銳衝突使病患焦慮和痛苦。

奇特的是病患體驗到觀念或者衝動來源於自己,但卻違反他的意願,就去極力地抵抗和排斥,但沒有辦法控制。

換句話說就是,病患意識到強迫症狀是異常的,但無法擺脫,就以儀式化動作減輕痛苦,比如頻繁地洗手,但這個時候的社會功能嚴重受損。

2、強迫症的發病原因

正常人偶爾會有強迫觀念,但並不持續,不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所以不必掛懷。

但在生活環境改變、責任感加重、要求過分嚴格、處境困難、家庭不和、性生活不協調、懷孕分娩等造成的緊張,或者是在政治上遭受衝擊、工作危機、商業破產等,容易使強迫觀念強化,促發強迫症。

關於遺傳因素,家系調查的結果表明,在強迫症病患的一級親屬中焦慮障礙的發病危險率顯著高於對照組的一級親屬,但他們患有強迫症的危險率並不高於對照組。

3、強迫症的臨床表現

主要有以下幾個類別:一是強迫觀念,就是對自己言行的正確性反覆產生懷疑,明知道毫無必要,但又不能擺脫。比如懷疑煤氣是否關緊,窗戶是否關好,反覆檢查。以及強迫性窮思竭慮,和強迫聯想等。

二是強迫情緒,就是擔心在接觸某些事物或者某些特殊情境中,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做出不理智的甚至違法的行為。比如害怕自己失去控制,擔心自己會傷害他人等。

三是強迫意向,這是一種即將會行動起來的衝動感,具有傷害性質,而且能夠感到是違背自己意願的,但無法擺脫。比如抱著自己的孩子,卻有一種想把孩子扔掉的衝動感。

四是強迫動作和行為,就是為了減輕強迫觀念引起的焦慮,而不由自主地採取的順應行為。比如強迫檢查、強迫詢問、強迫洗滌、強迫性儀式動作等。

主要採取解釋心理治療,提高病患對疾病的認知,分析病患的人格缺陷,引導其正確對待疾病,減少精神上的負擔和焦慮。

關鍵是要讓病患明白,強迫症既不會演變成為其他精神疾病,也不會失去自我控制,只要積極配合治療,強迫症狀是可以得到緩解或者改善的。

其他的治療方法還有暴露療法、鬆弛療法、認知療法等等,都對強迫症有不錯的療效。

當然還有藥物治療了。藥物治療要從小劑量開始,一般服用數週才開始顯效,最大療效通常在兩三個月的時候達到。可惜的是,有一部分病患不能耐受藥物的副作用。

5、當事人需要做的

對於當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在完善人格方面入手,遇事不要死鑽牛角尖,要想辦法讓自己看得開些,不斷注意完善自己的人格,逐步提高自己抵禦困難的能力,努力戰勝強迫行為和思維,便可逐步見效。

感謝您的關注!心身健康問題可以問舒言!


舒言


遭遇抑鬱的人,是對能量異常敏感的人群,因為現在這個世界需要釋放的負能量太多了,從而非常容易引發這部分人的負面情緒。解決方法是放緩頭腦思考,多回歸自己內心,跟隨內在的喜悅,慢慢學習看到事物的美好面向。醫學上治療抑鬱症的藥物都是通過延緩神經和思維反應速度,從而延緩人對外界的反應來舒緩病情,但化學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很大。民間有實證堅持念心經能治癒。這些方法都是放緩頭腦,迴歸內心。總的來說,這都要靠個人努力的。

另外,有一些個人層面的習慣需要去確立:保持每天充足睡眠,多喝水,適度節食,多食用天然有機食物,多接近大自然,隨時隨地觀呼吸,練習放鬆和放緩生活、工作節奏,追尋心中喜悅,回到當下……

當你遭遇抑鬱,請明白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徹底超越自我陳舊部分,迎接新生的機會。


Gary嘉利


重度強迫症是心理疾病嗎?該如何緩解相關症狀?

如果是被確診的重度強迫症,首先會很痛苦,天天戰戰兢兢,睡眠、飲食都有嚴重影響,不能正常工作學習,甚至完全喪失。

所以的嚴重,就是怕某些東西怕到了極點,實際並沒有那麼可怕,這些可怕源於他不合理認知和免敏感多疑的個性,需要修正那些不合理認知,培養自信,還要配合運動、深呼吸等輔助方法,只要焦慮降下來,症狀就會緩解。


霍體清


心理疾病包括強迫症、抑鬱症等。心理疾病可引起軀體疾病,如心慌、胸悶、頭疼等,強迫症患者多數失眠。

有心理疾病患者,面對自己的症狀束手無策,多方治療無效果,失去信心。

關鍵是不懂心理疾病形成的原因,不知道正確的方法。

強迫症形成的原因是對抗,自己和症狀的對抗。

方法是停止對抗,無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