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重度强迫症怎么治?

卜坤波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强迫症”这个词汇,那么究竟什么是强迫症?强迫症属于心理疾病吗?该如何缓解其相关的症状呢?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的具体分析如下:

1.所谓的强迫症,在医学与心理学上,被归为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最大的特点则是有意识的强迫和强迫并存。当事人本身能够意识到这些思绪或是行为主要源于自己本身,不是外界强加给自己的,于是会极力去抵抗自己的这种思维和行为,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效果,因此常常会陷入焦虑与痛苦之中,从而影响到正常生活。题主提问到的,重度强迫症,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的症状,属于心理疾病的一种。

在医学病例上,曾经有强迫症患者,一天洗无数次手,洗到手皮都破了,依旧会觉得自己的手不干净,这给当事人带去了极大的困扰。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的强迫症状有很多,比如强迫思维:有没有关好门窗,有没有带好东西出门,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强迫行为:反复洗手,反复地做同一件事情。

2.关于强迫症的产生,目前并没有一定的定论,相关学科提出主要与心理活动、个性、周围坏境、遗传因素等有相关作用。最多的研究也表明了,一个个体会有强迫症,通常是因为遭受了一些不良生活事件,比如人际关系破裂,学习工作受挫等等,或是个体本身过分追求完美,对自己和他人有着严格苛刻的要求,责任感过强,要求自己做事尽善尽美等等,因此才会有这类强迫思维和行为的出现。

3.要缓解相关症状的,一是自我调节;二是寻求专业治疗;三是两者相结合。

既然强迫症源于个体本身,那么首先就需要有自我意识,自我调节的决心。当自己有强迫思维或是行为的时候,及时阻止自己,当然则需要比较强的意志力。

专业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强迫症作为一种心理疾病,寻求专业治疗,首要建议是心理治疗。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有精神动力学治疗、认知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及森田疗法等。其中,被认为是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方法是认知行为治疗,包括思维阻断法以及暴露反应预防。

总而言之,如果症状已经严重地影响了自己正常生活,积极寻求方法进行缓解,是至关重要的。

以上。祝生活愉快!


以上内容为【每日谈心·郑燕云】原创,转载请联系。


每日谈心


强迫症主要表现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大症状。

如果一个人既有强迫担心,强迫性穷思竭虑等强迫思维,又有强迫检查,强迫洗手,洗澡等强迫行为,则基本上可以判定其为重度强迫症了。

一旦罹患重度强迫症,病人都十分痛苦,无论是强迫思维还是强迫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明知自己这么想,这么做没道理,也没必要,但就是控制不住,也摆脱不了,有的病人甚至出现自杀的念头和行为。

对于重度强迫症患者,绝不能单纯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了,而必须要加用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治疗,或配合MECT(无抽搐电休克),经颅颅刺激等物理治疗。

对于十分严重的强迫症患者,还可以加服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之疗效。


心理医生张彦平




强迫症在生活中比较普遍,但重度强迫症并不是很多。



强迫症是焦虑症的外在表现。几乎所有的神经症(强迫症抑郁症恐怖症焦虑症)都伴随焦虑症。所以解除焦虑是治疗各种神经症的关键!



到神经科去看看治疗强迫症的药物实际上就是焦虑症的药物也可治疗抑郁症。当然发展到抑郁症就不仅仅是心理问题,而是大脑的内分泌失调。其中五色羟安严重不足,造成情绪低落,所以借助药物治疗就可大大缓解症状,辅以心理治疗和自我疗愈等方法可以治愈。



本质上抑郁症是强迫性思维,就是无论什么事情总是往坏的方面想,看不到事物积极的一面,这也是认知疗法的根据。而且总是回忆不开心的事情,让自己陷入一种不良情绪(自责自罪后悔的想死、绝望到想以死来解脱)的恶性循环之中不能自拔。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抑郁症就是表现在心理层面上的强迫症。



大多数人将强迫思维外在化的抑郁表现视为强迫症。比如反复的整理自己的房间、反复洗涤的洁癖患者⋯各种重复性的表现。

这种外在表现的根本原因是缓解自己的焦虑。因为太害怕细菌感染而不断的洗涤尤其是洗手直到脱皮。洗澡三个或五个小时。反复检查自己的房间有没有不够理想,达到一种完美的要求!



所以强迫症本质上是一种情绪固结一一情结。一句俗语说的好: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绳。是一种认知思维的问题,所以强迫症的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方法基本相同。都是缓解焦虑不安的情绪,挖掘内心深处的固着情结,改变错误的认知思维,摆脱完美主义倾向⋯



对于强迫症患者,本人建议

一、去正规医院的精神科治疗,适当用药,你会发现医生开的药可治疗抑郁症,没关系。照常服用。

二、利用巜新情绪疗法》的ABC理论和塞里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知识改变自己错误认知,解除焦虑。

三、加强锻炼。这是一种行为疗法。



四、意义疗法中的"矛盾转化法"就是放弃执念,不要执着于自己的思维模式,反向思维。例如,你特别想在夫妻关系中达到高潮,反而达不到,就专心于你的伴侣体验夫妻生活不知不觉达到了高潮(当然多为女性)。失眠的治疗也釆取这一方法,越想睡着越睡不着。就想点无聊的事情,让思维故意活跃,反而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就是你越想怎么样越不怎么样的方法。



四、森田疗法。就是不在乎强迫症什么,顺其自然。森田疗法就是日本森田正马在患上神经症后通过自身的康复过程发展出的一套疗法!



想要知道更多治疗方法关注夏虫不可语冰2008可以看到前面各种神经症的自我疗法。


夏虫不可语冰2008


强迫症就是心理疾病,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就能好转!

首先不要听风就是雨,随便给自己胡乱扣个病帽子。

如果正规专业医疗机构给出了明确诊断,那么,强迫症就是心理疾病。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得病不必惊慌失措,因为好起来的办法还是有很多的。


1、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神经症。

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两者的尖锐冲突使病患焦虑和痛苦。

奇特的是病患体验到观念或者冲动来源于自己,但却违反他的意愿,就去极力地抵抗和排斥,但没有办法控制。

换句话说就是,病患意识到强迫症状是异常的,但无法摆脱,就以仪式化动作减轻痛苦,比如频繁地洗手,但这个时候的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2、强迫症的发病原因

正常人偶尔会有强迫观念,但并不持续,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所以不必挂怀。

但在生活环境改变、责任感加重、要求过分严格、处境困难、家庭不和、性生活不协调、怀孕分娩等造成的紧张,或者是在政治上遭受冲击、工作危机、商业破产等,容易使强迫观念强化,促发强迫症。

关于遗传因素,家系调查的结果表明,在强迫症病患的一级亲属中焦虑障碍的发病危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一级亲属,但他们患有强迫症的危险率并不高于对照组。

3、强迫症的临床表现

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别:一是强迫观念,就是对自己言行的正确性反复产生怀疑,明知道毫无必要,但又不能摆脱。比如怀疑煤气是否关紧,窗户是否关好,反复检查。以及强迫性穷思竭虑,和强迫联想等。

二是强迫情绪,就是担心在接触某些事物或者某些特殊情境中,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做出不理智的甚至违法的行为。比如害怕自己失去控制,担心自己会伤害他人等。

三是强迫意向,这是一种即将会行动起来的冲动感,具有伤害性质,而且能够感到是违背自己意愿的,但无法摆脱。比如抱着自己的孩子,却有一种想把孩子扔掉的冲动感。

四是强迫动作和行为,就是为了减轻强迫观念引起的焦虑,而不由自主地采取的顺应行为。比如强迫检查、强迫询问、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主要采取解释心理治疗,提高病患对疾病的认知,分析病患的人格缺陷,引导其正确对待疾病,减少精神上的负担和焦虑。

关键是要让病患明白,强迫症既不会演变成为其他精神疾病,也不会失去自我控制,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强迫症状是可以得到缓解或者改善的。

其他的治疗方法还有暴露疗法、松弛疗法、认知疗法等等,都对强迫症有不错的疗效。

当然还有药物治疗了。药物治疗要从小剂量开始,一般服用数周才开始显效,最大疗效通常在两三个月的时候达到。可惜的是,有一部分病患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

5、当事人需要做的

对于当事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在完善人格方面入手,遇事不要死钻牛角尖,要想办法让自己看得开些,不断注意完善自己的人格,逐步提高自己抵御困难的能力,努力战胜强迫行为和思维,便可逐步见效。

感谢您的关注!心身健康问题可以问舒言!


舒言


遭遇抑郁的人,是对能量异常敏感的人群,因为现在这个世界需要释放的负能量太多了,从而非常容易引发这部分人的负面情绪。解决方法是放缓头脑思考,多回归自己内心,跟随内在的喜悦,慢慢学习看到事物的美好面向。医学上治疗抑郁症的药物都是通过延缓神经和思维反应速度,从而延缓人对外界的反应来舒缓病情,但化学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很大。民间有实证坚持念心经能治愈。这些方法都是放缓头脑,回归内心。总的来说,这都要靠个人努力的。

另外,有一些个人层面的习惯需要去确立:保持每天充足睡眠,多喝水,适度节食,多食用天然有机食物,多接近大自然,随时随地观呼吸,练习放松和放缓生活、工作节奏,追寻心中喜悦,回到当下……

当你遭遇抑郁,请明白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彻底超越自我陈旧部分,迎接新生的机会。


Gary嘉利


重度强迫症是心理疾病吗?该如何缓解相关症状?

如果是被确诊的重度强迫症,首先会很痛苦,天天战战兢兢,睡眠、饮食都有严重影响,不能正常工作学习,甚至完全丧失。

所以的严重,就是怕某些东西怕到了极点,实际并没有那么可怕,这些可怕源于他不合理认知和免敏感多疑的个性,需要修正那些不合理认知,培养自信,还要配合运动、深呼吸等辅助方法,只要焦虑降下来,症状就会缓解。


霍体清


心理疾病包括强迫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可引起躯体疾病,如心慌、胸闷、头疼等,强迫症患者多数失眠。

有心理疾病患者,面对自己的症状束手无策,多方治疗无效果,失去信心。

关键是不懂心理疾病形成的原因,不知道正确的方法。

强迫症形成的原因是对抗,自己和症状的对抗。

方法是停止对抗,无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