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4 品讀國學詩經中的《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品讀國學詩經中的《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看到詩句“我心匪石,不可轉也”,讓人瞬間想到高中時所學的一首長詩——《孔雀東南飛》,裡面有一段流傳千古的詩句: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韌如絲,磐石無轉移。這是詩的女主人公劉蘭芝被婆婆強迫送回孃家時對丈夫焦仲卿說的,彰顯兩人忠貞不渝的愛情。而詩經中的這首《邶風·柏舟》雖然與愛情無關,但是同樣蘊含著堅貞不屈的精神。下面我們一起品讀這首詩,全詩分為五部分,以方便誦讀。

品讀國學詩經中的《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1.泛彼柏舟,亦泛其流。

耿耿不寐,如有隱憂。

微我無酒,以敖以遊。

2.我心匪鑑,不可以茹。

亦有兄弟,不可以據。

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3.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威儀棣棣,不可選也。

4.憂心悄悄,慍於群小。

覯閔既多,受侮不少。

靜言思之,寤闢有摽。

5.日居月諸,胡迭而微。

心之憂矣,如匪澣衣。

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品讀國學詩經中的《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其中,“塑”的現代寫法“訴”,“往塑”有訴苦之意。“逢”上古讀音pèng,有碰釘子之意。“選”通“巽”讀音xùn。“覯”讀音gòu。

品讀國學詩經中的《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全詩的第一部分大意是:有一官員受了一肚子氣,回家喊僕人泛舟,僕人問開往哪裡?官員回應順著漂,漂到哪裡就哪裡。回到家裡發愁失眠,心想肯定有小人惡意議論我,不然我的耳朵怎麼會整夜發燒,隱隱感到要有什麼不測的事情要發生,就算喝酒也解決不了心中的憂愁,感嘆道,只能泛舟消愁。

品讀國學詩經中的《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第二部分大意:我的心不是鏡子,什麼都可以忍受,它是沒有感情的,而我是有是非判斷的。本來想向兄弟訴說一下心中的愁苦,但是兄弟也不能依靠,為什麼呢?慌慌張張的去向兄弟訴苦,沒想到碰到釘子了,沒說幾句就向我發怒。

第三部分大意:我的心不是石頭,能讓人隨意翻轉,也不是席子,何時捲起都可以,我是一個堂堂正正的有尊嚴的的人,不會向小人屈服的。

品讀國學詩經中的《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第四部分大意:心中的憂愁無法訴說,只能悶在心裡。作為一個正直君子,當然要被奸妄小人們憎惡嫉恨,所遭遇過的憂傷已經很多了,侮辱也不少了,屈辱與憂傷無法訴說,只能悶在心裡,真是煩躁啊!氣到極點只能拍自己的胸口順氣了。

第五部分大意:太陽啊!月亮啊!為何如此暗淡無光?心中的擔憂,就像穿了一件佈滿汗水的髒衣服而不能脫下一樣,心中的屈辱與憂愁無法訴說,就像一隻關在籠子裡的小鳥一樣,不能自由自在的飛翔!

綜觀全詩,講的是一個官員在君昏,奸妄小人集聚的處境中,心中的憂愁無法訴說,藉此詩抒發心中的憤怒和不滿,還有對當前朝廷的批判。但他沒有同流合汙,仍然保持自己的堅貞不屈、正直清高的風骨。

品讀國學詩經中的《邶風·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讀詩想要記得牢固,就要聯想其中的意境、畫面,使自己置身於其中,這樣就難以忘記。這首《邶風·柏舟》也應如此,把每一部分組裝起來,一幅幅活生生的場景浮於腦海,人物也變得生動逼真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