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7 村民的事,大家一起定——記江西省南昌縣向塘鎮劍霞村黨總支書記劉偉平

近處是溝渠清水、遠處是田園風光,江西省南昌縣向塘鎮的劍霞村,白牆黛瓦的江南民居一字排開,村內乾淨整潔,景緻如畫。然而,就在幾年前,這裡的環境還是“髒亂差”:小學校舍是危房,村民出門就是垃圾堆,打開大門看見的是臭水溝……

村民們說,村子大變樣,村黨總支書記劉偉平功不可沒。

劉偉平是土生土長的劍霞人,曾是贛菜知名品牌“向塘土雞店”的老闆。2012年2月15日,懷揣著“要富大家富,要好大家好”的想法,他回到農村老家挑起了村支書這個擔子。

劉偉平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變劍霞村的面貌。他帶領村幹部跑政策拉贊助,為村裡爭取了近億元資金,重建了劍霞村小學和衛生院,修建了水泥路,大力開展環境整治。

在劍霞村改變面貌的過程中,劉偉平最注重的是“村民的事,大家一起定”。村裡曾有十幾戶村民搭建違章建築妨礙了道路通行,經村民理事會牽頭,召集各方代表協商,最終成功說服那些村民自願拆除違章房屋。“從前村裡開個會都難,現在大家坐下來開誠佈公,把一項項民生工程的細節談妥。”村民告訴記者,這與劍霞村深入開展協商民主、創新基層治理密不可分。

近年來,劉偉平在劍霞村總結出了“協商民主四定四解工作法”“新農村建設四四工作法”“創新基層社會治理‘3211’工作模式”。在他的倡導下,村裡成立了村務監督委員會、家鄉發展委員會、村民理事會,破解“要為群眾做哪些事、錢從哪裡來、群眾說不說好”三大問題。

劉偉平說,村民理事會的成立,可以讓村小組的民生工程在陽光下低成本運行,讓廣大群眾切實地感受到村兩委在用心用意、公平公正地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

村務監督委員會由村裡德高望重的五位老黨員組成,在監督村幹部是否認真履職的同時,幫助村幹部共同謀劃村裡的發展,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家鄉發展委員會則通過鄉賢的力量,為劍霞村爭取資金、資源,解決民事糾紛。

為改善村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劉偉平在村委會成立指揮部,號召村民成為理事會“理事”,村裡籌建江南民居的項目得以順利進行。理事成員之一劉茂世說:“當時,大到村民需要幾層樓,小到電瓶車停哪裡,我們都充分聽取村民的意見。”最終方案是,按照286平方米、260平方米兩種戶型建設,有宅基地的村民“拆一還一”,面積不夠補償差價1500元/平方米;無宅基地、房屋的劍霞村村民,按照2250元/平方米計算。劉偉平說:“當時,心裡沒有底,村民也持觀望態度,所以選擇先期建設50套。”如今,這50棟江南民居已經建成,從高處俯瞰,就像是江南風景畫一般。村民劉仁勇說:“如果是村民自己去造,錢可能不夠,也肯定沒這麼好看。”

“配套設施全面升級,新房還特別考慮了安全、綠色、環保。”劉偉平介紹江南民居的“新功能”:進戶門是鋼質、防火級別的;雨汙水分流排放,可以減少雨天時對周邊水體的汙染。看到功能齊全的江南民居,其他村民們開始坐不住了,盼著建設江南民居二期。68歲的劉仁榮,家住劍霞村老街,兒子、女兒雖然都成了家,但一大家子仍居住在一個屋子裡。他希望第二期拆遷輪到自己,換套江南民居的新房。

為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劍霞村申請註冊了“向塘”瓜果蔬菜商標,並以商標為抓手成立了劍霞錦繡蔬果有限公司等三家農業企業。三家企業採取“公司+農戶”的模式,統一把村民種植的瓜果蔬菜收集起來包裝加工後賣給超市。目前,這三家公司解決了劍霞村剩餘勞動力600多人,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了上萬元。

如今,劉偉平正籌劃把劍霞村升級成綜合示範村以促鄉村旅遊。根據規劃,村裡將圍繞相國故里牌樓、尚書亭、揚波橋、三曲橋、烏龍井等景點進行高標準建設。“我們將謀劃好劍霞村的可持續發展,把劍霞打造成具有歷史文化底蘊,又能得以傳承的千年古村。”他說。(記者 胡曉軍 見習記者 馬榮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