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提到“618”有些人會先想到天貓?

炫酷科技站


在我看來,之所以一提到618,大家都會想到天貓,甚至還有不少人將618看作是天貓的獨家狂歡,莫過於天貓618打造出了大家理想中的購物狂歡。

線上拼手速線下拼腳速不亦樂乎

參與天貓618,你可就忙起來了,真正過上了購物狂歡。線上海淘搶購完全不夠,拼手速已經是傳統的電商時代,現在還得拼腳速。

線下大潤發、銀泰、盒馬鮮生等各大門店同步加入到天貓618活動中來,另外還有70多個全國新零售商圈,各大智慧門店快閃店可以嗨購,這個端午節真的是超級忙。

據官方數據顯示,用戶在天貓618線上的“全城狂歡”活動,領取各類線下優惠券、購物津貼達600萬張,618當天更是給線下帶來了數百萬客流。線上線下場景全面打通,消費者可以盡享購物樂趣。

阿里的新零售賦能引領消費趨勢

同時,天貓618之所以如此深得人心,還是在於背後的絕殺武器——新零售經驗。

不說別的,在線上網購,你能享受到虛擬試衣鏡、口紅販賣機、雲貨架等等產品帶來的服務麼。新零售改造了傳統門店,又將網購的便利與實體店結合起來,這就打造了更便捷舒適的消費場景,而傳統電商所具有的退換貨,售後等短板也一下解決了。


在新零售的賦能下,傳統的電商轉變成新電商,線上線下的打通,使得雙方的優勢交叉融合,並且把線上的“招數”用到了線下來,線上能享受的優惠和服務,咱線下也能照樣擁有。這樣的618能不讓人愛麼,自然久而久之說到618,第一想到的就是天貓平臺了。


頂脈圈視界



就我個人而言,今年的“618”,我就沒有在天貓上購物。至於你說的“一提到618,大家都會想到是天貓”,不知道從那裡得出來的這個結論,至少我是沒有這樣想!樓主的問題,恐怕此事必有蹊蹺!


那麼你為什麼要這麼問?我想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那就讓我來猜一猜!


第一個原因可能是對京東不夠了解。因為說到網購,大多數人一定時間想到的就是上淘寶,再就是其他電商平臺,所以“618”活動,也以為是淘寶的。


第二個原因可能是受“雙11”的影響。自“雙11”活動最開始打響以來,到如今每個電商平臺都有屬於自己的專屬“節日”,尤其是這幾年來以“618”、“雙11”最為著名,一個是年中,一個是靠近年尾。但作為電商人,或網購老手來說,絕對是分得清“618”、“雙11”兩大活動的主場是誰。


第三個原因可能是“湊熱鬧”。現在的“618”、“雙11”活動已經不是某一個電商平臺的專屬節日了,其他電商平臺都可以去參與,所以各大電商平臺都會相互“湊熱鬧”,刷存在感。


總之,小編作為從事網店轉讓服務易佰店的打工仔,混跡電商多年,並沒有樓主所說的那樣“現在只要一提到618,就會想到是天貓”,相反,不管是618,還是雙十一,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控制“剁手”。


A0天貓管小東哥電商記


文|張書樂

618意味著什麼?

或許對於消費者來說,只是一次趕集。

把半年的消費慾望一次性釋放了,而已!

618意味著什麼?

或許對於天貓、京東、拼多多來說,是病變前兆。

中年焦慮、審美疲勞,以及更多電商更年期症狀,正在爆發。

隨著“618”年中購物狂歡節落下帷幕,天貓、蘇寧、京東,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都相繼公佈了各自的戰績。

天貓“618”最終數據顯示,截至6月18日11時,上百個國內外大牌成交超過去年雙11,最高增速超40倍;

蘇寧易購“618”全程戰報顯示,從6月1日到18日晚6點,蘇寧線上線下全渠道訂單量同比增長133%;

京東“618”數據顯示,從2019年6月1日0點到6月18日24點,累計下單金額達2015億元;

拼多多“618”數據顯示,截至6月18日晚間19:40,拼多多平臺在“618”期間訂單數突破10.8億筆,6月19日0點前訂單數已超11億筆,GMV同比增長超過300%。

在這場京東創造的展銷節日中,天貓繼續充當著領跑者。

618釋放了消費慾望?

於是,它也就不可避免的成為眾多電商中,第一個爆發“中年焦慮”和迎來“審美疲勞”的平臺。

就此,《國際金融報》記者蔣佩芳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618作為上半年的一次集中“展銷”,本身也是一種半年消費慾望積蓄的釋放。

沒有618、雙11,這樣的消費慾望也會在日常釋放,只是不至於如此集中,也不至於收到刺激而出現一定的過度消費。

“展銷”節慶,並不代表一種旺盛的消費需求,只是商家、平臺和消費者之間的一種各取所需的利益媾和。

本質上和昔日的“趕集”並無二致,只是時間、空間的距離不再侷限於一城一隅而已。並不能用來佐證經濟活力或產品大發展。

反之,一年的總量增長,才是最具證明功效的。

增設生產線,是個坑

有意思的是,今年618,最閃亮的名詞,不是銷量,而是生產線。

京東方面如此。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美的、海爾、海信、小米、康佳、長虹、TCL、飛利浦、萬家樂、萬和、A.O.史密斯、松下、飛科、沁園、碧然德、霍尼韋爾等在內的超過30個家電品牌,在今年618前共計為京東單獨開設了近200條生產線,專門生產超過600款獨家供貨京東的商品。

而在天貓身上,各大品牌為其專門增加生產線,早就已經不是新聞。較之過去主要集中在家電日化領域不同,今年生鮮如小龍蝦、牛排等,正在成為“增加生產線”的新生力軍。

然而,為618而增設生產線,看起來很紅火,但如此增設,618結束後,這些增設的生產線會有因閒置而出現浪費呢!

某種意義上,“生產線”宣發,就是一種飢餓營銷的新變種。有所增加很正常,指數級增加則反襯平時銷量的疲軟。

這種炒作,頗有些“細思極恐”。

被擠壓在“成長焦慮”裡

作為此次618的大贏家,天貓卻並沒有太多喜悅。

早在4月份,天貓提出三年翻番的目標,天貓提出這個目標,就是要幫助品牌商家繼續高速增長,去解決商家的“成長焦慮”。

此次618大戰的戰果,似乎並沒有真正帶來這樣的焦慮解決。

反而,天貓自己也在陷入“成長焦慮”之中。

畢竟,對於天貓來說,其線下市場正在面臨商超的反攻、O2O的分割,線上市場則在渠道下沉中被拼多多擠壓。

儘管在體量、交易額乃至其他,天貓都巨型到可以藐視這些擠壓。

但未雨綢繆計,要保證自己的持續優勢,依然還是要讓商家,特別是以天貓為生的商家們,從物美價廉進階到品牌層面。

這一點,當初的“淘品牌”為淘寶到天貓的全面轉型打下了基礎。

而海納百川的天貓如果不能讓開店的商家品牌升級,則將進入和對手過度鏖戰性價比的泥潭中。

因此,天貓的成長焦慮,比商家更甚。

怎麼破,迫在眉睫!

張書樂 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互聯網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張書樂


今年的天貓618可謂是看點多多,驚喜多多吶!從它的交易額中,吃瓜群眾也能感知到些什麼吧!截至6月13日,天貓線上成交額已超去年618整體18天的業績,雖然具體的交易額數據,天貓暫未透露,但是想必後面也是數不清楚的零吧!




用戶網絡


就我個人來說,提到618就會聯想到天貓的原因在於它的存在感的確太強了啊!

對於我等貧民窟女孩來講,買東西自然是經濟實惠才最吸引人,今年天貓618的優惠力度簡直是親媽無疑了,數學成績不好的我也不用愁怎麼去計算各種折扣,反正一個勁兒疊加使用就完了。

而且這次618不用打開手淘APP,也能時刻感受到它的存在,昨天上海中山公園龍之夢購物廣場可以說要擠爆了好麼。最開心的是線上的各種紅包,購物津貼門店也能用。可以說,線上線下的同步火爆,讓天貓在我心中默默地成為了618的代言人。


阿李隨想


怎麼都把天貓618的功勞歸功在新零售身上麼?難道不是我們廣大的消費群體的功勞麼?沒有我們一群死忠粉沒日沒夜的搶券,翹班去線下瘋狂的採購,哪有媒體所說的成交額,成交量的紀錄啊,有沒有一種感覺是消費者們成就了新零售。




KTV打滴滴


在天貓618活動期間,我嘗試到了新的消費升級的體驗,就拿大潤發來說,剛剛進入新零售後,就趕上了618的大潮,除了線上的紅包,線下用以外,還開通了極速達的服務,足不出戶,也能享受極致的物流體驗,狠狠抓住了消費者的痛點問題啊!





電話商雲


首先其品牌影響力,其產品的多樣性和豐富性還有就是天貓對於618的符號塑造,更能加深對於產品的認知的,拉動終端用戶對於618的好奇心和購買慾望,價格實惠。結合線上引流線下,再到線上,達到雙豐收效果。

就我個人而言沒什麼感覺,是天貓還是京東618,想買平時也就買了,確實對於物質也沒有什麼過多的乞求。就像我月初剛剛在開門紅盛典就是在京東上買的當貝F1投影儀,就因為不天貓上便宜,物流更快。其實我平時更多的是使用的淘寶購物的。


當貝f1投影儀


但是現在拼多多的出現對於我個人購物習慣還有一定的影響的,這3家,淘寶天貓,京東,拼多多都得搜索一下,比較比較,你買的知道,同一個產品同一個店鋪基本上拼多多更便宜的。所以現在拼多多也是網購選擇很多的。


這小夥子挺好的


如果說玩天貓逛淘寶的都是我們一群年輕人,像長輩們還是很少能夠接觸到線上購物的,而此次打通線下後,線上的購物津貼可以拿來被線下使用,還不趕快帶著自己的爸媽好好體驗一番,天貓618正真成為了全民討論的熱點和話題!





Angel2019發發發


提到618就自然而然的想起天貓,這也是天貓的神奇所在,如果拿以前的天貓618和現在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可以說是全民的狂歡購物節也絲毫不為過啊!這次創新的一點是,線上結合線下,這大概可以說是電商界的“跨界”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