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這位將軍若在,元嘉北伐或許就成功了

南朝宋元嘉七年,宋文帝劉義隆經過多年的準備,以到彥之為主帥,對北魏發動了大規模的北伐之戰。 開始由於北魏的戰略部署,到彥之軍不費吹灰之力便輕易收復洛陽等四鎮,並一路西進直抵潼關。宋軍將士皆大歡喜,沒幾天,北魏做好了部署後開始反擊,到顏之一路敗退,不僅四鎮得而復失,還丟掉了其他城池及許多府藏、武庫,損失極為慘重。

這位將軍若在,元嘉北伐或許就成功了

宋文帝對於失敗很不甘心,元嘉二十七年,他又命令劉義恭領銜,率領蕭斌、柳元景等人二次北伐。此次北伐與第一次一樣,開始進展較為順利,但後期北魏開始反擊,王玄謨等將領作戰失利,導致全盤崩潰。北魏在太武帝帶領下一路燒殺,甚至一度與宋文帝劉義隆隔長江而望,揚言要渡過長江,活捉劉義隆。最後雖然由於北魏長途奔襲沒有實力滅亡南宋,但是南宋也受到沉重打擊,第二次北伐再次畫上悲傷的句號。

清代著名學者王夫之評論元嘉北伐說:"元嘉之北伐也,文帝誅權奸,修內治,息民六年而用之,不可謂無其具;拓跋氏伐赫連,伐蠕蠕,擊高車,兵疲於西北,備弛於東南,不可謂無其時;然而得地不守,瓦解蝟縮,兵殲甲棄,並淮右之地而失之,何也?將非其人也。到彥之、蕭思話大潰於青、徐,邵弘淵、李顯忠大潰於符離,皆將非其人。

這位將軍若在,元嘉北伐或許就成功了

很顯然,兩次北伐的失利主要就是敗在了用人不當,當時朝堂上並不是沒有能臣干將,但是劉義隆沒能很好的進行篩選,當然如果劉裕手下第一能將王鎮惡還在,那麼北伐估計就真的會成功了。

這位將軍若在,元嘉北伐或許就成功了

王鎮惡是苻堅宰相王猛的孫子,流落到南方後投靠了劉裕,他有奪荊州、取長安之功,又助劉裕平定叛亂,滅亡後秦,在劉裕部將中是功勳最為卓著的,也可以說是整個南朝宋國最有軍事才能的將領。公元418年王鎮惡在隨劉裕次子劉義真留守長安時,被中兵參軍沈田子謀殺,長安也因此失守,劉裕在這次失敗中損失了大批一流戰將,實際上為後來北伐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