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3 庶出的袁紹是如何出名的?他和袁術是親兄弟?他為啥非要殺宦官?

滅掉掌握禁軍的上軍校尉宦官蹇碩,又逼的前任皇太后的侄子車騎將軍董重自殺,何進外甥劉辯的競爭對手——九歲的劉協,已經失去了所有可以依靠的支持者。此時,就連自從母親被殺,帶他長大的董太后也憂憤而死。孤苦無依的劉協,命真的是苦。很快剛剛被封為渤海王的劉協,又被改封為陳留王。只是一個小小的改封,但其中卻有很強的政治意味,九歲的劉協再沒了任何依靠,只能任人擺佈。

反觀以大將軍何進為首的何氏家族,此時如日中天,只要穩妥行事,江山和天下至少在看得見的時間段內,都應該在何家掌控之下。而且,縱觀此時的天下,比一年前好太多了,雖然皇帝換了,但各處的叛亂基本都平定了。可惜無風三尺浪,有很多東漢王朝沉澱的積怨跟著要爆發,最終讓東漢完全陷入崩潰。風光無限的何進正是這個炸藥包的引線。自從上次被蹇碩召喚進宮差點被殺事,何進被嚇壞了,杯弓蛇影,以至於漢靈帝的整個喪葬過程他這個大將軍都沒參加。皇帝葬禮這樣的大事,身為朝廷掌控著者不參加,自然會有不少非議。不過也可以看到何進心頭的恐懼有多深。另一面,也能看到宦官勢力影響力在人心頭留下的陰影,畢竟外戚竇氏被滅的事離得並不遠。

庶出的袁紹是如何出名的?他和袁術是親兄弟?他為啥非要殺宦官?

圖1、何進

何進這樣,下面的人,自然少不了火上澆油的,不少人竄掇著何進去誅殺宦官。何進如今貴為大將軍,府上自然少不了招募一些能人異士,特別是豪門子弟。在何進招募的這些人中就有汝南袁家的兩位公子哥——袁紹、袁術。這位袁紹就是努力竄掇何進誅殺宦官的中堅,不斷的通過各種手段勸說何進誅殺宦官。

現在有必要詳細介紹一下,我們《十八路諸侯》的主角之一袁紹,以及他的好幾重身份。首先說他的家世,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袁紹出自“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連續四代人都做到三公這樣的高位。這樣顯赫的家族,可以算得上是東漢望族中的望族。袁家的發跡要從當過司空、司徒的袁安開始,之後汝南袁家每一代都人有做到三公。袁紹、袁術已是袁安玄孫輩了。袁紹父親一輩中,叔叔袁隗做過太尉、如今是比三公還要尊貴的太傅,生父袁逢如今是三公之一的司空,伯父袁成雖早逝也做到了左中郎將。在《後漢書》袁隗的傳記中,這樣說“故袁氏貴寵於世,富奢甚,不與它公族同”。也就是說,袁家在東漢末年的聲望和地位是其他家族比不了的,望族中的望族。

袁紹的生父是袁逢,但袁紹很早就被過繼到沒有兒子且早逝的伯父袁成名下。袁紹和袁術兩個人論血緣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倆。不過袁紹的母親是婢女,出身低微。袁紹和袁術還有一個哥哥——袁逢的嫡長子袁基。這個袁基,在袁紹、袁術集結諸侯討伐董卓的時候,一家被殺,不然袁家論血統真輪不到這哥倆。

先說袁紹,很小就被徵為郎,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就出任縣令。不久母親病逝,袁紹就辭官為母親守孝。史書裡所說袁紹的母親,很可能是袁紹過繼過來的袁成的原配。守完三年孝之後,又以從小失去父親為由,袁紹接著又守孝三年。六年孝守完之後,朝廷徵召,袁紹死活就是不出來做官,而且隱居在洛陽。

世家大族出身的人就是不一樣,別的人擠破頭皮想弄個一官半職,可袁紹卻死活找各種理由不做官。背後的原因,史書上沒說。但稍微仔細探究一下,就會發現,年輕的袁紹受了當時黨禁風潮裡士人群體的影響。

黨錮之禍,我們之前稍微提到過一些。先後發生過兩次,一次發生在漢桓帝在位的166年,一次發生在漢靈帝剛即位的168年,和漢桓帝皇后一家竇氏關聯在一起。表面上看,黨錮之禍是宦官與文人之間鬥爭,而且兩次都是文人這一邊受迫害,很多人被殺,受牽連不能出來做官、藏匿的人就更多。但如今返回頭去看,其實質是崛起的世家大族在和皇帝爭取話語權。

庶出的袁紹是如何出名的?他和袁術是親兄弟?他為啥非要殺宦官?

圖2、袁紹

黨爭是熟悉歷史的人都非常瞭解的事。唐朝晚期的牛李黨之爭,北宋末年變法的新黨和舊黨之爭,都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但黨爭的源起還要算東漢末年這“黨錮之亂”。縱觀歷史,結黨為派的事,最早是從東漢末年的這次黨錮之爭中開始的。

原本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就因為相互的認同或不認同,就結成了不同的派別,然後相互攻伐聲討,這在東漢之前是沒有的事。春秋戰國時候諸子百家也相互攻擊,但畢竟不是在一個集權制的體制之下。

黨錮之爭中的這些黨人,都打著正義的旗號,一開始針對的都是皇帝最親近、信任的人。而這些人本質上代表的是皇帝本人。如果你是皇帝,你會怎麼辦?漢桓帝當初的處置,看似昏聵,其實是在宣誓皇權至高無上。皇權面對結黨的黨人這個全新的事物,不知道如何應對,就拼命打壓,也算是正常反應。皇帝的鎮壓反應過激,不自覺的擴大,自然會牽連到很多無辜的人。黨人,不像家族,有明確的血緣關係可以辨認,自然少不了有人藉機公報私仇,乘機打壓對手。類似的情景,想一想五六十年代的相互盤咬就知道了。

當時被打壓的,多是名聲很好,有清譽的士人,年紀輕輕的袁紹在不少場合會接觸到受打壓黨人的士人。年輕氣盛,強烈的同情心,然後袁紹選擇避世不做官,也都在情理之中了。反正他們家也不缺他這一個當官的。

回到洛陽居住的袁紹,要名聲有名聲,要風度有風度,論容貌長的又不賴,而且喜歡結交名人、收容士人。再加上袁家高貴的地位,袁紹一時成了京城名流。不僅這樣,袁紹本人還沒有世家大族貴公子的架子,甘願降低身份結交各類江湖豪傑、風聞袁紹的名聲,京城的名流無不前來結交。一時間,袁紹家門前面的街巷停滿了車馬。所有的車馬,無一例外全是來找袁紹的

庶出的袁紹是如何出名的?他和袁術是親兄弟?他為啥非要殺宦官?

圖3、成為京城名流的袁紹

袁紹這麼一弄,轟動京城,皇帝身邊掌權的大宦官都聽說了。當時,宦官中地位最高的趙忠聽說袁紹的事情之後,反感立馬湧上心頭,立即找來問袁家的家長袁隗問話,問:“袁紹這樣抬高自己的名聲身價,又豢養門口,結交死士,他這是想幹什麼?”袁紹的叔叔,已身為太傅的袁隗受了訓斥之後,立馬把袁紹找來。袁隗很嚴厲的訓斥說袁紹:“你再這樣下去,是要讓我們袁家家破人亡呀。”可袁紹不為所動,依然我行我素。

趙忠這個宦官,政治嗅覺確實靈敏,袁紹心中的鬼胎,被他摸得一清二楚。不知道此時的袁紹,絕非等閒之輩。以通過拒絕朝廷徵用來吸引士人關注,又這樣大張旗鼓的結交名流,袁紹一下把自己的身價抬高到最高層必須關注的地步。此時,正好又遇上大將軍何進剛剛得勢,急需人才。袁紹看到了出山機會,立馬進入到何進的大將軍府。在何進的保舉下,袁紹步步高昇,速度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了的,先後做過侍御史、虎賁中郎將。在漢靈帝設置西園八校尉的時候,袁紹成了八校尉其中之一——佐軍校尉。

回頭在看一下袁紹的多重身份,世家大族出身,同情黨人,自己又有野心。這樣的袁紹不鬧出來點事,是不會罷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