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泰國人的一日三餐都吃什麼?

痰盂


泰國的吃的還算豐富,對於一個經常旅遊也去過一些西方國家的我來說。畢竟這裡是亞洲飲食也比較接近。如果你是一個南方人那就更適應了。泰國有一部分吃的來自於我們潮汕,和福建。下面我慢慢給大家說說泰國一日三餐吃什麼吧。

早餐的話還是比較少的,因為泰國人比較懶早餐攤也就非常少。早餐泰國人一般最常見的是烤肉加糯米飯。作為華人還是想吃一些清淡的。還有豆漿油條。還有一些米粉,廣式麵條等。還有一部分西式早餐。就是咖啡廳蛋糕甜點咖啡等。甚至還有鹹粥,類似我們的皮蛋瘦肉粥。

是不是和我們的皮蛋瘦肉粥很像的。

早餐最受歡迎的炸雞或者烤雞

烤肉串

烤肉然後配上糯米飯

做好的糯米飯然後裝到袋子裡

裝好之後的樣子,上面的那些烤肉炸雞配著糯米飯吃。別有一番滋味。

當然豆漿油條也是泰國人的早餐,這種油條的樣子類似廣東打油條。

午餐吃的就比較豐盛了,有蛋飯,青木瓜沙拉,炒飯,各種廣式米粉,麵條,還有泰式炒菜。

這個類似我們的盒飯,可以有選擇性的幾葷幾素拼搭。

泰式炒飯一定不會讓你失望,味道也符合我們的口味。

泰式炒粉 味道還行就是有點甜

必不可少的海鮮冬陰功湯。

泰式米粉,其實是從廣東流傳過來的。

叉燒飯,烤鴨飯。很廣式,當然還有燒麥等茶點。

頗有特色的芒果糯米飯,極力推薦。

各種炸雞炸豬皮炸豬肉等 做的比開封菜還好吃。

香蕉餅,類似印度飛餅。甚至清邁有一家俏皮的叫“蔥油餅”這是向泰囧借火嗎?

蒸餃燒麥

鹽烤魚,其實挺好吃的。

椰子餅一咬一口滿滿的椰子味道。

泰式蚵仔煎,臺灣的沒有吃過雞蛋蛤蜊豆芽是主料。

泰式炸串,幾乎在每個711便利店門口傍晚時刻都會有一個這樣的攤位。味道基本都是甜辣醬。吃不慣的話可以要求不放。口味還是比較重的油也比較重。

華夫餅,外焦裡內。還不錯。

榴蓮糯米飯,這個賣的比較少。但是愛吃榴蓮的人味道絕對霸道~哈哈

海南雞飯,這個也是泰國人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都是因為華裔的關係在泰國發揚光大。

豬腳飯來自潮汕。同樣也成為泰國人必不可少的吃的。

泰式炒河粉。

青木瓜沙拉,對於這道菜的熱情好似西安人對涼皮的熱情。

好了就寫這麼多吧 歡迎大家繼續補充~哈哈 我是@泰國阿姐


泰國捷哥


到過泰國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泰國的街頭美食可謂豐富多彩,很多泰國人都把“街頭”當作他們的“食堂”,走過路過基本不會錯過,甚至很多攤檔就是每天的必須打卡之地。那麼,泰國人日常一般都吃些什麼呢?

各種炒飯、各類蓋澆飯、米線粉絲麵條、烤串/炸雞+糯米飯、涼拌木瓜絲、涼拌泡麵、魚餅、煎雞蛋餅等。其實不只早餐,這些食物在中午、晚上也同樣都還是泰國人的就餐選項。其實,泰國人的一日三餐就在其中。這既是當地的飲食文化,也是曼谷都市生活裡的常態。

比較豐富的吃法:主食是米飯,1到2道咖喱菜式,一條魚、一份湯,再來一份涼拌木瓜絲就OK。吃法亦不會講究,座位或盤膝而坐,以叉子和湯匙(有時手抓,較少用筷子)隨個人喜好取用,並無固定順序,餐後通常是點心、甜品或時令水果。

泰國人的一日三餐中,有很大的比例是食用“Khao Rad Kaeng”這種家常菜式的。其實它是一種蓋澆飯,“Khao”意思是米飯,“Rad”指的是澆或者淋,至於“Kaeng”就意義豐富了,它泛指各類湯料/澆頭形式(包括各種咖喱)的菜餚,綠咖喱雞、馬沙文咖喱、Kaeng Som其實都屬於這類。

泰式蓋澆飯通常是這樣售賣的:店家會準備各式各樣的菜餚讓人挑選,看中哪樣,用手指一下,菜就會被舀澆到預先裝有米飯的盤中,就像國內的快餐店一樣;也有事先就已經打包好了,付錢直接帶走即可。

用塑料袋和橡皮筋打包食物,估計也就只有泰國人才會想得出來並且還做得這麼漂亮呢。論打包技術,小編只服泰國,簡直絕了!

來自網友曬圖(貌似把湯打包在下面更好哦)

小編在泰有多次上街打包食物的經驗,打包好帶回家的食物(甭管你是跑步還是騎車),一般湯汁都不會灑出半滴的。回到家,兩袋一混後裝盤,一碗蓋澆飯就這麼輕鬆搞定了。25 - 40泰銖便可吃飽這一餐,果真是5元吃飽,十元吃好的典範啊。

在泰國,像“蓋澆飯”這類日常餐食,在隨處可見的路邊攤和市場上即可方便購取。泰國路邊攤並不像國內的那般單一,其售賣的食物可是種類齊全,應有盡有。對於很多上班族而言,路邊攤上的各種食物,選其一或任意組合都可以構成一頓正餐。

在日常吃飯這件事上,很多泰國人圖的是方便,習慣簡單且不鋪張浪費。這種相對簡單的飲食習慣,或許是因為“懶”。“懶”貫穿了泰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上樓只要有電梯,沒人會爬樓梯;步行5分鐘的路程,也要叫個摩托車……

泰國人較少像中國人一樣習慣或儘量在家裡下廚,有時間就弄它個三菜或四菜一湯,有模有樣地做飯、吃飯。很多泰國人的觀念是:花一小時做的飯,十分鐘就吃完了,感覺很沒必要、很浪費時間,儘管很早就已到家,儘管家裡的廚房很不錯,儘管沒什麼事情要忙,說到底還是懶癌無期(不願意做飯)。小編的泰國朋友也常會打趣說,泰國人家裡是要裝廚房的,但廚房不是用來做飯的,而只是用來欣賞的(難怪廚房基本如新)。

可能有小夥伴也會看到泰國人在菜攤買生鮮蔬菜啊,這難道不是回家開火的節奏嗎?做飯?No,No,只能說您想太多了。這些蔬菜其實是買回家洗乾淨直接生吃的,連刀叉都不需要,直接手抓送入口中。不得不佩服泰國人生吃蔬菜的能力,反正在我大中國,小編我是堅決不敢效仿的(農藥化肥什麼的,你懂滴)。

從泰國廣告視頻、歌曲MV、電影電視劇場景,再到現實社會中的街頭巷尾、住宅社區、高檔寫字樓周邊,男女老少或“堂食”或打包袋(盒)帶走,在這些屬於很多泰國人的普通“食堂”享受著美食,而這便是曼谷都市生活裡的常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