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穗康”不只預約口罩,背後還有這些故事……

“穗康”不只預約口罩,背後還有這些故事……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黃啟兵 通訊員王甜甜 何靖治

圖/“穗康”小程序手機截圖

現在出門都要戴口罩,廣州很多街坊紛紛通過“穗康”微信小程序來預約口罩。最近一段時間,不少人在朋友圈裡紛紛曬出了預約成功的截圖。根據3月5日穗康發佈的數據,目前中籤率已經達到了9.37%,比初期3%左右的中籤率大大提高了很多,並且普通口罩和N95口罩的單價從3月4日開始略有下調。

但穗康不僅僅預約口罩這麼簡單,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深入採訪獲悉,為穗康最初“搭架子”的工程功不可沒。多方通力合作,保證了平穩運行。

“穗康”不只预约口罩,背后还有这些故事……

“穗康”小程序已成為廣州市民必備

“搭架子”、建模型,既有方案迅速配套

1月下旬疫情開始之後,口罩購買需求激增。不僅如此,從政府到社區一系列的管理手段,都需要藉助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對疫情進行防控、分析和預判。1月27日,由廣州市政府主辦,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多個部門與騰訊公司聯合開發的穗康微信小程序上線運行。

綜合看起來,穗康主要涵蓋了三方協作:廣州工信局協調各路技術支持方,其中主要是廣州供電局旗下的全資子公司穗能通公司,協助穗康在數據下發、監控、分析方面提供技術支撐;騰訊方面主要負責小程序運營和各種數據處理;廣藥信息科技公司主要做好數據統籌對接和口罩線下發貨等業務。

“騰訊公司有他們的技術優勢,但是在政務數據對接方面,還需要有進一步的支撐。首先要有整體架構的模型,小程序裡面產生的大量數據,需要找到能夠對接的出口,才能發揮最佳作用。”穗能通公司創新孵化中心主任袁超介紹說。他打了一個比方,相當於“搭架子”,先要把各種框架搭起來,建立起業務模型及界面原型設計,以便於將穗康運行產生的數據有效分配到各條線上。

1月31日,穗能通公司接到了廣州市工信局的技術需求。此前,穗能通公司剛剛協助了廣州市工信局開發出“散亂汙”場所排查治理的大數據系統。該系統可以實現疑似場所大數據排查、工單精準派送、業務過程跟蹤等功能,通過科技化手段助力政府管理。以穗康為代表的疫情排查業務場景,與“散亂汙”場所排查業務場景有著共通之處,各種數據能夠與政府管理機構快速對接。因此,廣州市工信局的指導意見認為,由穗能通公司利用前期“散亂汙”治理系統的設計開發經驗,可快速為穗康業務模型分析提供技術保障。

“穗康”不只预约口罩,背后还有这些故事……

“穗康”口罩預約中籤率提升

時間緊、任務重,開發團隊緊鑼密鼓

“時間太緊迫了!”穗能通公司創新孵化中心項目經理張仙梅回憶說。按照正常工序,這得需要一個月,但該項目只有短短几天時間。項目團隊白天開會討論業務範圍和需求,晚上加班加點同步編制設計方案,有的時候幾乎徹夜不眠。

2月2日上午,穗能通團隊按照既定時間完成了穗康調查表的業務指導原型設計方案初稿。2月5日下午,原型方案通過了審定。2月7日,系統之前存在的諸多問題得到徹底解決,運行科學合理。從功能上看,系統具備上報整體情況、調查上報趨勢、症狀情況、區域情況等多個模塊,具備數據分析、工單下發等功能,這將為政府部門的疫情防控工作添磚加瓦,也為市民的健康安全保駕護航。

記者還了解到,廣藥信息科技公司主要針對口罩預約業務,設計團隊也是加班加點,儘快完成模式設計、數據收集和接入、信息排序等環節,對於口罩預約信息蒐集、口罩供貨門店名單以及配送信息等全方位加速打通,完善口罩預約全流程。

“穗康”不只预约口罩,背后还有这些故事……

“穗康”功能進一步升級

功能多、版本新,“穗康”平臺不斷完善

到目前為止,穗康已經運營了一個多月,期間不斷更新版本。最初上線的第一版,具有健康自查上報、疫情線索上報、口罩預約購買模塊;2月5日,穗康接入廣州本地醫院及第三方聯合問診平臺,展開線上免費問診服務,發揮互聯網醫院醫療遠距離、非接觸的優勢,有利於疫情進一步防控。

此外,穗康除了中文版,還支持英語、日語、韓語三種外語,平臺還在不斷地完善和更新中。

實際運行中,政府各個部門通過穗康採集到的數據,掌握市民健康情況和疫情線索,掌握疫情發展的第一手資料,為合理分配醫療物資和疫情控制提供基礎數據;普通市民通過小程序預約口罩,近期中籤率已經大大提升;穗康生成的二維碼,已經成為社區、寫字樓等多個場景下互認的“健康通行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