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意境超美的古詩詞有哪些?

約翰遜Magic


意境優美的古詩詞太多了,我就從道詩、佛偈裡面選一些意境優美的古詩詞來分析一下吧。

雲在青天水在瓶

【贈藥山高僧惟儼二首】唐 李翱

練得身形似鶴形,千株松下兩函經;

我來問道無餘說,雲在青天水在瓶。


《宋高僧傳》卷十七記載:“(翱)初見儼,執經卷不顧,侍者白曰:‘太守在此。’翱性褊急,乃倡言曰:‘見面不似聞名。’儼乃呼,翱應唯。曰:‘太守何貴耳賤目?’翱拱手謝之,問曰:‘何謂道邪?’儼指天指淨瓶曰:‘雲在青天水在瓶。’翱於時暗室已明,疑冰頓泮。” (按:《宋高僧傳》集錄由唐太宗貞觀(627~649)年中至宋太宗端拱元年(988)止,凡三四三年間之高僧傳記。)

雲在青天水在瓶一句,充滿禪機意味。李翱性格急躁,來問道藥山禪師,禪師不跟他從文字語言上爭論,簡單一句“雲在青天水在瓶”,不言而教,一下點醒夢中人。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唐 杜甫《旅夜書懷》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寫景詩中,“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這兩句雄渾闊大,歷來為人所稱道。但杜甫的詩歌,並不僅僅是寫景,而是喻景及心,用空曠無垠的平野和奔流不息的長江大河,來襯托出詩人心中那種蒼涼、孤寂的心情。天地無垠,宇宙洪荒,社會又是那樣的黑暗,哪裡才是詩人的容身之處?所以末二句“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將自己比喻成天地之間的一沙鷗,飄零江湖。這一聯借景抒情,一字一淚,感人至深。

詩人漂泊無依的孤寂,卻正是對社會的批評。杜甫輾轉來到成都,卻因為嚴武的離世,被迫離開。全詩也從側面烘托了當時朝廷政治的腐敗,以及自己內心懷才不遇的憤懣與無奈。


心似閒雲任去往,休將泥爪問前因

清 葛月譚

倏然蛻去有形身,

蝶夢蘧蘧幻亦真,

心似閒雲任去往,

休將泥爪問前因。

葛月譚道長民國23年十一月申時羽化,臨終前,招眾弟子堂前囑託後事,又命弟子準備紙張筆墨,揮毫繪“蘭”一幅,題詩於上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仙搓,揮塵東溟去,雲天到處家l”他遂又喚過俗家弟子劉偉華說:“師門沒什麼東西給你,謹以此畫為吾徒存念吧。”繼續展紙題日:“倏然脫卻有形身,蝶夢蓮蓬幻赤真;心似閒雲任去往,休將泥爪問前因。”接著又索紙書橫幅“道心惟微”四大字留存道觀。然後整衣升座盤膝而坐,族然仙化。

這首詩的最後一句,化自蘇東坡《和子由澠池懷舊》

宋: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泥爪一句,即來自“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這句話後來便成為“雪泥鴻爪”這個成語,用以比喻往事遺留下來的痕跡。

葛道長辭世詩的意味與蘇東坡截然不同,蘇詩蕭瑟、悲涼,葛詩灑脫、自在。這恐怕也是蘇東坡求而不能得的境界吧!


談者無語




(1) 屈原:我國最早的大詩人

(2) 曹植:三國魏詩人

(3) 陶淵明:東晉在詩人

(4) 王維:唐朝山水田園詩人

(5) 李白:唐朝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

(6) 杜甫: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7) 白居易:唐朝大詩人

(8) 李商隱:唐末詩人

(9) 蘇軾:北宋文學家

(10) 陸游:南宋愛國詩人



而我個人覺得意境特別美的句子有: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佚名《詩經邶風擊鼓》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三五七言》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佚名《鳳求凰琴歌》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元好問《摸魚兒二首其一》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李商隱《無題》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白居易《長恨歌》

重疊淚痕緘錦字,人生只有情難死。-文廷式《蝶戀花》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若說沒奇緣,今生偏又遇著他;若說有奇緣,如何心事終虛話?-曹雪芹《枉凝眉》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李商隱《無題》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間無地著相思。-況周頤《減字浣溪沙》

尊前擬把歸期說,未語春容先慘咽。-歐陽修《玉樓春》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佚名《詩經周南關雎》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玉樓春》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唐.劉方平《月夜》

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唐.李賀《將進酒》

耶溪採蓮女,見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來。 ——唐.李白《越女詞》

砌下落花風起,羅衣特地春寒。——唐.馮延巳《清平樂》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唐·李商隱《牡丹》


尚品幽人


  1.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


2.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



3.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4.醉後不知天在水 滿船清夢壓星河

5.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6.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入,扶孤松而徘徊

7.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8.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

9.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0.娘以指口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

11.一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12.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庭院鎖清秋

13.揀盡寒枝不肯棲 寂寞沙洲冷

14.燕子不歸春意晚,一汀煙雨杏花寒

15.春水碧於天 畫船聽雨眠


鄢遇嶺南


這個說到意境超美,我想用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的幾個境界來描述


雄渾壯闊

雄渾大用外腓,真體內充。反虛入渾,積健為雄。具備萬物,橫絕太空。荒荒油雲,寥寥長風。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匪強,來之無窮。


在這重境界裡的詩句頗多,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衝煙逆折之回川”、“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星垂平野闊,江入大荒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為妖嬈”、“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光萬夫莫開”、“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輪臺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鬥,隨風滿地石亂走”、“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自然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如逢花開,如瞻歲新。真與不奪,強得易貧。幽人空山,過雨採蘋。薄言情悟,悠悠天均。

雄渾壯闊的,讓人熱血沸騰,境界開闊,生出豪邁之氣。再來個“自然”的,讓人恢復下平靜和隨順。自然境界的詩詞也是數不勝數“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垂縷飲清露,流響出疏桐”、“楊柳岸,曉風殘月”、“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喬木萬餘株,清流貫其中”、“屋上春鳩鳴,村邊杏花白”


我覺得《二十四詩品》的二十四種境界已經將詩詞的已經進行了高度的概括和精準的描述。依照這二十四種境界來構建美學境界,足以。


李藝泓


1.《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宋 · 蘇軾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餘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2.《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3.《離思五首·其四》唐 ·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

還有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等等。我最喜歡的是蘇軾的這首《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也無風雨也無晴。”


韋大先生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山無稜,天地合,才敢與君絕。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結髮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陳鳳3976


說起古詩詞中,印象最深刻之詩詞有五,依次如下:

一.【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其為初唐盛讚滕王閣之佳句,詩人把落霞、孤鶩、秋水、長天四個景象交互對應,明暗對比,朗朗上口,意妙、博遠、浩瀚的大自然頃刻間在人們心中形成了一副絕妙的畫卷。

二.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出自唐代王維《使至塞上》,此句亦是千古名句,對杖工整,浩瀚沙漠中孤煙直上,無盡黃河上落日渾圓。一閉眼,其意境一副大漠奇觀自然景象就豁然心中,更不用說作者寄情與景,用“孤、圓”形容亦景亦情,不僅蒼茫感傷,亦勁拔溫暖。

三.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出自唐代李白《望天門山》,字面意思可解:兩岸的青山相對聳立巍峨險峻,一葉孤舟從天地之間飛速而來,實者這兩句是詩人描寫目睹名山美景,目接不暇、心曠神怡之心情;其意境好似你我,有一種輕快、新鮮、喜悅之心情乘舟順流而下,欣賞著天門山的一座座山嵐。

四.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同上出自唐代李白,這精妙的兩句詩詞源於《早發白帝城》:猿聲還回蕩在耳邊,輕快的小舟已“飛過” 萬重山。比起上首詩詞,從“輕”可看出,其意境更加明快,據史載:此詩出自詩人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乘舟出三峽,即景亦情,表達作者歷經艱險,將進入順途之感受。

五.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出自唐代王維《山居秋瞑》:明亮的月光照映著松林,泉水從石頭上潺潺而流。明月清泉,用“照、流”生動形象地描寫,有聲有色,有靜有動,構畫出一幅清新和美的秋山圖,其境讓人怦然心動,為之憧憬。

小結

一首首意境優美之詩詞,讓我們回味無窮,遐想連篇,如臨其境。上下五千年,偉大的先祖留給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數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些千古絕唱、經典名篇傳承下去,留給我們的後代更多的精神財富!

以上為個人感受,歡迎熱愛詩詞歌賦的您一起留言討論,推薦及分享一些您認為意境不錯的詩詞。

注:圖源網絡,侵刪。


別人家的博士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詩人用凝鍊的語言,通過一幅秋郊夕陽圖的描繪,委婉地刻畫出旅人飄泊的辛酸悲涼的心境。這與人們對旅遊的崇憬、美好向往形成鮮明的對照。

之所以說此令的意境超美,是因為:五句詩的前三句,用九個並列的實詞,把九種不同的景物巧妙地交織在一起。乾枯的藤繞在一棵無葉的大樹上,一群烏雅在黃昏夕陽下,圍繞這枯藤大樹咶噪哀啼,在一條大道上大漠西風起,一旅人牽著一匹瘦馬,飢餓難耐地走來,殘陽西墜,暮色蒼茫,在蕭瑟晚秋,只有投奔那小橋流水處的人家了。旅人的孤獨、悲涼、哀愁之感襲上讀者心頭,不由為之一顫。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悲劇美,才得以讀者產生心境共嗚。有獨特藝術魔力。另外,小令語言節奏、音節和諧,融入秋節夕陽旅人悲涼圖,實顯作者嫻塾表達技巧的獨到。

上述淺見,不當處望友斧正。











mqy147258


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王維

其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聯意境雄渾,畫面開闊。王國維謂之‘千古壯觀’,乃千古名句。

邊疆沙漠,浩瀚無邊。一個大字,攤開畫卷。一個孤字,顯出景物之單調。一個直字,表達出堅毅,挺拔之美。後句 長 圓 二字,皆為大漠之景增添壯麗,讓人歎為觀止。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乘長風破浪


王昌齡的《出塞》,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晏幾道的《臨江仙》,蔣捷的《一剪梅》,張炎的《,念奴嬌.洞庭青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